早期腸癌症狀輕!醫生:3類人要定期做腸鏡,腸癌不至於拖到晚期

錢麗今年43歲,因為腹痛到醫院檢查,做腸鏡的時候,醫生髮現有息肉,接著又在口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見到多枚大小不等息肉。隨後在結腸肝曲又發現一處結腸癌,腸腔狹窄,腸鏡已無法通過,腸鏡下判斷已經是晚期腸癌。

醫生在錢麗的兩處癌變部位取活檢,結果3天后證實是結腸腺癌合併肝轉移、遠端淋巴轉移。“發現得比較晚了,已經多處擴散,五年生存率不是很樂觀。”醫生惋惜道。

早期腸癌症狀輕!醫生:3類人要定期做腸鏡,腸癌不至於拖到晚期

錢麗知道結果後,非常崩潰,認為這是家族的“詛咒”,“我二大爺、姑姑是因為直腸癌死的,我哥哥也是得了直腸癌!這是我們家的命啊!”

醫生向她解釋,這不是“詛咒”,是因為直腸癌的“家族聚集性”。

結直腸癌發病率趨於年輕化

近日,美國癌症學會(ACS)研究團隊在CA刊物(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上發佈了 2020 年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

數據顯示,在近5年,結直腸癌發病率是每10 萬人38.7,死亡率是每 10 萬人13.9,男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結腸癌的發病率高於直腸癌

另外,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在20歲-34歲的成年人中,直腸癌的發病率將分別上升90%和124%!顯示出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趨於年輕化。

在中國,直腸癌也成為了繼肺癌、胃癌之後,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有超過 19萬人因大腸癌而死亡,腸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47.2%。

早期腸癌症狀輕!醫生:3類人要定期做腸鏡,腸癌不至於拖到晚期

直腸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

腸息肉是腸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也就是腸道上凸起一些圓形或橢圓形的“肉疙瘩”。我們要明確並不是所有腸息肉都會發生癌變,病理學上,腸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腫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此類腸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可在炎症治癒後自行消失。

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這三種。腺瘤性息肉會不會癌變?這就要看息肉的大小、病理結果及息肉的數量。一般來說,息肉越大、絨毛成分越多,那麼癌變的可能性越大。

低危險:1-2個;小於1cm的管狀腺瘤;增生性息肉。

高危險:3個及以上;大於1cm的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

是否進行腸息肉切除手術,就要看腸鏡檢查結果。若體內發現高危險的腺瘤,建議立即採取手術切除,以防癌變。像黑斑息肉或增生性息肉這類癌變幾率小的,就可不用切除。

直腸癌高危人群建議定期腸鏡檢查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首席專家任東林教授指出,中國人大腸癌有著年輕化的顯著特點,高危人群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年齡在30歲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規律等下消化道症狀者;

·40歲以上;

·直系親屬中有直腸癌患者,患過結腸癌、息肉或者有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

早期腸癌症狀輕!醫生:3類人要定期做腸鏡,腸癌不至於拖到晚期

結直腸癌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息肉到增生再到癌變,至少經過8~10年。這也就意味著,腸癌早期有非常長的一段無明顯症狀的潛伏期。

結直腸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早期癌變的有效治療,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就目前腸道腫瘤效果來說,結腸鏡是最直接、有效的檢查腸道腫瘤篩查,45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是否有症狀,都應做一次結腸鏡檢查。#健康科普排位賽##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易患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40歲要做腸鏡》.羊城晚報. 2016-10-20.

[2]《腸鏡檢查可降低72%的結直腸癌死亡風險!40歲以上的人群必須要做!》.人民醫院普外一科.2019-03-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