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虽有强悍的骑兵,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或许是澶渊之盟的伏笔

与其他游牧民族类似,辽国实行部落兵制,有尚武传统和善战习俗。“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以畋渔为生。”平时,契丹统治者也以狩猎作为习武的手段。辽太宗曾说:“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练习武事也。” 辽军是一支非常善于野战的部队,拥有丰富的战马资源和成熟的骑兵野战战术,宋军之所以在野战中连连败北,原因就在于此。但是辽军也并非无懈可击,落后的后勤保障体系和孱弱的攻坚能力成为它的致命弱点,而这些弱点也冥冥之中成为后来能够达成澶渊之盟的某种条件

辽军虽有强悍的骑兵,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或许是澶渊之盟的伏笔

成熟的骑兵野战战术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牧业是契丹部落民的生活来源,也是辽朝武力强盛、所向克捷的物质条件。羊是契丹主要生活资料,战争和射猎中马匹是不可缺少的装备。

据苏颂记载:“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有役则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骑。……视马之形皆不中法相,蹄毛俱不剪剃,云马遂性则滋生益繁。”宋人对辽国所制马鞍赞不绝口,“契丹鞍,夏国剑,……皆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

由于辽国丰富的战马资源,辽军士兵一般会有两三匹战马,“每正军一名,马三匹。”这一资源优势在他们的战术中得到了较好运用。“

未遇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乘新羁马,蹄有余力。” 使辽军骑兵的战斗力总能保持在最佳状态,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在战时得到充分发挥。

辽军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威力巨大的骑兵野战战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骑兵集团作战规程。为了避免在行进中和敌人突然遭遇,辽军一般都会派出小股侦察部队,能够较好地完成侦察、预警任务。“军马前后左右有先锋。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后二十余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中虚实,动必知之。” 对于在野战中已经列好阵势的敌方主力兵团,辽军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敌方薄弱环节进行突击,一旦取得成功,便乘机扩大战果。“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后于阵四面,列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

如果一次突击没有奏效,辽军会“更退迭进”,实施连续突击。“

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粆。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如果连续突击不能奏效,就采取其它办法,使敌人饥疲困惫,在敌方阵势动摇退却时,再乘机发动进攻。“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下马施变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视,可以取胜。……成列不战,退则乘之。

辽军虽有强悍的骑兵,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或许是澶渊之盟的伏笔

在岐沟关之战中,辽军善于骑兵集团作战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辽军主将耶律休格率领骑兵追击撤退中的曹彬大军,宋军用粮车环绕布阵防守。耶律休格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以轻骑绕到宋军侧背切断了宋军粮道,造成宋军阵势的动摇,然后再用精骑对溃散的宋军进行连续突击,取得大胜。类似的战例在宋辽战争中还有许多。

薄弱的攻坚能力

辽军南侵过程中,城池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军、雄州、霸州各一……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后进后兵。……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乃退亦然。……军行当道州城,防守坚固,不可攻击,引兵过之。”对于县镇之类规模相对较小的城池,辽军一般都会毫不犹豫发动进攻,而对于州城之类规模相对较大的城池,辽军的攻城行动会比较谨慎,一般先进行侦察,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攻城还是绕道而过。

为了防止守城宋军之间互相应援,辽军采取孤立措施。“恐敌人出城邀阻,及围射鼓噪,诈为攻击。敌方闭城固守,前路无阻,引兵进,分兵抄截,使随处州城隔绝不通,孤立无援。”一面假装攻城,对宋军进行吓阻,同时分兵抄掠,割断各城池之间的相互联系。

为了防止守军乘夜偷袭,辽军每晚都派出部队,前出至城门附近进行警戒。“所过大小州城,至夜,恐城中出兵突击,及与邻州计会军马,甲夜,每夜以骑兵百人去城门左右百余步,被甲执兵,立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驰还勾集众兵与战。左右官道、斜径、山路、河津,夜中并遣兵巡守。

由此可见,这些规模较大,不宜攻取的城池对辽军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落后的后勤保障

辽国军事体制在后勤方面相对薄弱,集合出征的军队一般没有固定的后勤供应。辽太祖征阻卜、回鹘时,曾“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充军食”,此后行军“六百余里且行且猎,日有鲜食,军士皆给”。辽太宗西巡时,也曾“选轻骑数千猎近山”。这是在远征时糗粮不继的情况下,以渔猎所获充军食的情况。

如果不具备渔猎的条件,则全靠军队中负责后勤供应的“打草谷骑”四处抄掠和抢劫。“

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除了抢劫物资外,辽军的“打草谷骑”还掳掠人口作为攻城时的前驱。“其打草谷家丁,备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斫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擂木并下,止伤老幼。

辽军虽有强悍的骑兵,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或许是澶渊之盟的伏笔

当辽军顿兵于坚城之下,持续时间较长时,单纯依靠抢掠就很难保障十几万大军的需要。如果宋军在战争中实行“坚壁清野”政策,就更难实现对大军的有效保障,这是辽军军事后勤体制薄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辽军无法持久作战,即使取得了一两次大会战的胜利,也无法扩大战果,乘胜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从而给宋军以喘息的机会。这也使得部分宋朝君臣认为只要坚守不出,辽军过不了多久就会自动退去。

总结

在封建社会,骑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兵种。“骑兵适宜于平原旷野的远程机动作战,是封建时代军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一般来说,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封建军事强国。”对于以农业立国的汉民族来说,对付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最佳手段是“以骑制骑”,象汉、唐时期那样,组建一支大规模的精锐骑兵集团,以攻势立国,长驱千里,主动出击。

辽军虽有强悍的骑兵,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或许是澶渊之盟的伏笔

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冀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虽然辽有强悍的骑兵,但是他们也有很多致命的弱点。这些弱点也成为了宋能够与之抗衡的条件,或许这些是后来能够达成澶渊之盟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