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本文仅仅发表个人对中西医的个人观点,不吹捧不贬低任何一方,引战勿扰。本人非医学专业背景人士,观点仅代表个人,不具权威性,其中如有失当处还请多多包涵。

4月24日,以岭药业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药品“连花清瘟”正式获得厄瓜多尔卫生部签发的“天然药物”批文。此前,该产品已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获得注册许可,也是我国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的官方用药选择之一。就在前段时间,远在海外的留学生们陆续收到了大使馆发放的健康包,其中口罩和连花清瘟是标配。一瞬间,连花清瘟火遍全球,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老外药店门口排队抢购的景象。


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根据新闻资料,目前准许连花清瘟上市的几个国家/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厄瓜多尔。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区的药品注册身份上,连花清瘟被冠以了“食品补充剂”和“天然健康产品”。虽然国内一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反映了连花清瘟的抗病毒功效,但是作为外来的中草药,在海外上市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人对中医的偏见和恶意诋毁更是让本就处于国际弱势的中成药雪上加霜,而这也正是众多中药在国际上面临的困境。

1.中药汤剂往往较为难喝,且组成成分复杂,一些药的有效性及潜在副作用缺乏现代医学验证

对于老外来说,喝一副难以下肚的中成药的同时还要跟他普及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自然是非常困难的。他们需要的是短平快,一剂药下去得立马管用,而中医的治疗中包含了复杂的哲学辩证思想,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观念,很多小病在中医看来是整个机体运作失常,因此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造成很多人觉得生病去看中医吃中药麻烦。

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2. 中医辨证施治,用药千人千方,难以标准量化,治疗效果难把握

中医治疗讲究的是一个证,其中这个证包含了人体的不同阶段,疾病发展的不同过程,阴阳气血的不同变化等,而“望” “闻“ ”问“ ”切“ 四字正是反映了这种辩证论治的思想。但也正因为此,其治疗方法难以被现代医学标准所接受,由于缺少对照试验组,千人千方的这种做法让人很难判断谁是吃中药好的,谁又是自愈的。同时由于辩证治疗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医生的判断和病人的反馈都会影响到诊疗的效果。

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3. 中医理论太过复杂深奥,能刻苦学几十年下来出师的寥寥无几,医生的稀缺也限制了中医药走出国际

相比于西医学生7-8年的学制(含临床),中医学生在5+4(5年本4年硕博)后还需要做长达十年的临床才能有些心得在手,光这一关怕是就能劝退不少同学,更不用说后期还考验个人对于经验的把握和运用,让人觉得学中医得有些天赋才行。。入门容易,精细比登天还难是对中医治疗的普遍印象,这也就造成了无法大量培养中医生,名医更是万里挑一了,国际上缺乏影响力。

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还是偏向于中医的。尽管个人的经历在现代医学标准中并不能算作药物疗效,但是必须意识到中医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医学,诞生于那个时候的东西必然更多依据于经验而不是现代科学。经验主义的东西就该被一棍子打死吗?你可以说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的衡量标准,但是万万不能说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标准就都是迷信跳大神就应该被取缔。

诚然,目前多数的疾病治疗方案是无法脱离现代医学体系的,每个病,每种药的有效成分都需要掰开揉碎了进行分子层面的剖析,而其中所重点依赖的就是测量器械精度的提升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进度。对于一些顽固,人类现有水平下不明原因的疾病现代医学则进入了瓶颈期,很多时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在治疗研究上取得突破。而此时中医的介入治疗相当于从另一个侧面切中要害,一招制胜。

中医,西医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搞清楚了这个就会明白中西结合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医我们不应当生搬硬套现有的科学体系来做评价,更多的应是借用现代科技辅助中医在用药上做到更精准,同时做好中药的副作用研究(参见过量小柴胡伤肝)。对于中医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疗效的不稳定,当然这不一定是理论的问题,由于中药多数是草药,采集方法,使用配比等都会影响到疗效,但是疗效差会同时打击医生和患者的信心,从而导致看中医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当前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中医如何在现代与时俱进,发扬自己。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中成药连花清瘟和清肺排毒汤都对轻型患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重症,配合上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28省市的1262名患者试验中,无一例患者由轻转重。

连花清瘟获得多国上市许可,中医走向国际为何这么难?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宣传小偏方,养生等披着中医外衣行骗的一伙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应该被取缔的“伪科学”,是应当严厉打击的,这些乱象的出现极大的损害了中医在海内外的声誉,可以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造成的误会也不少,也正是这些“污名化”让中医在很多人眼里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因此中医的去伪存真也是未来中医发展所必须要做的。

中医和西医一样在治病上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与其对立争吵,不如优势互补让百姓看病更加容易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