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怒怼精神美丽奸


黄巢曾经写过三首诗,恰好这三首诗就代表了他的人生。

第一首诗叫:《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他小时候写的,首先说明小黄巢是很有才气的,而且很有志气,我们知道,菊花在现在代表身体器官,但在古代,它是高雅的象征,宋朝大士周敦颐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这说明,菊花是退休老干部拿着花洒摆弄的东西,比如陶渊明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在黄巢这里,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东西,就是志向,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起开,这是一种非常高远的志向,甚至要改天换地的志向,因为要改变自然规律了。

黄巢家本来是贩私盐的,地位不高,黄巢也是偶尔读书,这一读就读出了希望,将来有可能中进士,光宗耀祖啊。

所以,老黄家就开始刻意栽培黄巢,黄巢的心中也播下了中举的种子,但这个世界最残酷的是给你希望,然后在你面前亲手掐破。

如果黄巢不是很小就显露才气,并进而产生了科举的梦想,他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熟知的那个黄巢吧。

黄巢的第二首诗最有名,叫: 《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数次赶考,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时候的他开始成为了一个满怀怨恨的人,因为他相信凭自己的实力,是足以中举的,不中举,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不公。所以,他出长安之后,就写了这首特别反动,特别有情绪的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就是杀气横盈了。

后面,黄巢果然是反了,并且是杀进了长安,真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了。

黄巢写的第三首诗叫:《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疑似是他写的,说是疑似,是因为不能确定。

黄巢称帝后,因为自身的原因,还是没办法坐住江山,最终是被沙陀雇佣军打了出来。后面,黄巢逃到了老家泰山狼虎谷。这时候,他的侄子林言斩下了他的头,然后送给了唐朝,但因为是夏天,头送到的时候已经烂了,根本看不清。

所以,就有了一个传言,说黄巢没死,逃了出去,后面当了一个和尚,还成了住持。

这首自画像就是黄巢讲述自己出家的形象。

想来,一个沾满鲜血的起义者,一个被形容杀了八百万的人,最后成为了和尚,大概也是万事皆空的意思吧。


脑洞历史观


真正令黄巢名垂千古的不是诗句,而是其

惊天动地、企图逆天改命的壮举。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出生于唐末,家中世代经商贩盐,家境极其富裕。

黄巢自年幼时便展现出其才华,据闻其五岁之时,随口赋菊,便成诗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其父责备黄巢不知轻重,黄巢又作一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由此足见,黄巢年幼之时便隐怀大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由于少有敏才,黄巢自负可取功名,实现建功立业之志。但在成年之后,屡次考进士科皆落榜,此事对黄巢打击很大,也彻底改变了其志向,愤而回乡继承家业。

唐人有一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进士皆是隋唐科举考试科目。历来考明经科容易,三十岁才考过已属过晚;而进士科五十岁前能考过,实属年轻。

还有一点,唐人考进士科前,通常会将自己的作品递交给朝中大臣,俗称通榜,如果得到其青睐,会事先推荐给主考官“温卷”,更容易上榜。

如此一来,唐朝进士及第者,除了极少数天纵之才,大多还是看其背景。这让黄巢十分厌恶反感,甚至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并作诗为证。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果黄巢仅是作诗发泄牢骚而已,那也不足以载入史册,今天更是无人听闻。

关键是他有此志向,也有此胆量,由此掀开了唐朝覆灭的序幕。这当中有一部分是唐朝自己造成的。

公元874年,唐僖宗即位,改国号为“乾符”。随后几年,各地不是水灾便是旱灾,庄稼欠收,民不聊生。而各地灾情多被隐瞒,此时朝廷却仍加催赋税,致使饿殍遍野。

于是,以王仙芝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揭竿起义,时称“草军”。一时间各地纷纷响应,随即攻陷僕、曹二州,声势大振,不久黄巢率领数千人投奔王仙芝的队伍。

而后在与唐军的镇压对垒中,草军采用流动战术,避开围剿主力,来回穿梭于黄河上下,不少城池或不战而降,或战而不敌,草军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之众,令朝野震惊。



一朝称帝留青史

在王仙芝误信朝廷招安,血战而亡之后,黄巢被推为首领。义军所到之处,无不闻风而逃。

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狼狈出逃咸阳,时群臣不知其去向,纷纷投降。随后黄巢登基即位,改国号为大齐,大赦天下,还推行高层轮流换届制度。

好景不长,次年正月唐僖宗发布诏令围剿义军。辗转征战两年之后,黄巢部下朱温叛变,李详欲降被杀,又次年黄巢身亡,随后农民起义画上句号。而经过这次起义之乱,才发现原先的大唐王朝只是外强中干,之后更是千疮百孔。




明代王夫之有一句评语十分独到:

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

相比黄巢敢作敢为,《水浒传》中宋江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果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诗词补习班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五岁便可对诗,但屡试不第,《全唐诗》录了黄巢的诗共三首。第三首 风格和流传度不及前二首佳,后人怀疑非黄巢著。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透过前两首,可以看出黄巢是有野心之人,颇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概,反映出其思想抱负,力图以一己之力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参加起义后,采用流动战术,将大唐王朝送进了坟墓的边缘。前几年超火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摘录于黄巢诗句。






唐诗宋词集


黄巢流传于后世的诗总共有三首,最著名的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黄巢这个“反贼”啊。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真不是这一句,《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才是真有气势,本来,这菊花就是九月重阳前后才开的,可黄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战,今后我要是当了主宰春天之神,非要把这一现象改过来,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看看,这得有多狂妄,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反映出黄巢敢于向威权挑战的宏伟气魄,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倒有几分相似。而事实证明,黄巢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只不过自然规律说说而已,任谁也改变不了,但他却建立了大齐政权,并在长安称帝,直接动摇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灭亡。

虽然黄巢的最终结局是败亡自杀,但其敢于抗争的精神和气概,却为后人称颂,完全对得住“冲天大将军”这个称号。

黄巢留下的三首诗,前两首都是借花言志,充满“反意”。

1、《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红枫文史娱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随意昌烨


黄巢(820-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全唐诗》录黄巢三首七言诗:

1.《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象绮丽,气势宏伟——秋天八、九月间,菊花怒放,“杀”得百花凋零。整个长安,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

2.《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言物咏志,豪情万丈——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他日我若成为司春之神,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3.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物是人非,触景伤怀——想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现如今,铁甲变了僧袍,行走在人来人往的桥上,竟没有人认出,只能独自靠在栏杆上,看着夕阳落下最后的光辉……


静水笑沧笙


黄巢存诗不多 , 《 全唐诗 》仅收三首,《题菊花》,《不第后赋菊》、《自题像》 ,其中《自题像》一般认为伪托 , 而其他两首均是咏菊花的 。

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末农民运动的领袖 , 黄巢的菊花诗。

其一 《题菊花》

有关这首《题菊花》, 史料上有这样的记载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云:

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 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 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 但未知轻重, 可令再赋一篇。 ”
黄巢便咏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张端义作了评注 : “ 跋扈之意 , 已见婴孩之时。 ”有人便以此认为黄巢在五岁的时候,作出了《题菊花》。但这历史上不予考证,以常识来看,五岁能读书识字便是神童中的神童。而作出这首内涵如此丰富的诗来,怕是以讹传讹或者是黄巢自个美化自个罢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青帝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大天帝之一 , 其主东方,又称东方之神和司春之神。诗人不满,为什么菊花就生长在深秋,蕊寒香冷,连蝴蝶都以陪伴,而桃花在万物生长的春天开放,惠风和畅,风暖气清。所以,黄巢想成为“青帝”,把春天的温暖均分给万物,这样,不管是“菊花”还是“桃花”,都能被公平的对待。


其二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屡举进士不第”,这首诗是他落榜后愤慨写下的。所以,并非是咏菊。而开篇“待到”二字,我想,他是要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举事。“九月八”只是为了协调音律,“九月九”略加变通而来,并非是在重阳时节咏菊,且唐代科举放榜在春天二三月。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我花开” 与“ 百花杀”, 形成鲜明对照, 强调了菊花的威力,突显出它独占风光的精神品质。也表明诗人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暗喻,更是诗人黄巢的畅想 。当黄巢攻破长安 , 建立大齐时 , 幻想了现实, 诗人便也成了英雄。

题外话

同样是由农民起义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一首咏菊诗——— 《菊花》

“百花发时我不发, 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

明显是模拟黄巢之作, 但扫平天下, 成就霸业的雄心壮志是一脉相承的。


神秘事件录


黄巢本是一介儒生,家父做卖买盐生意,家中兄弟八个,黄巢排老大。唐朝未年朝廷外犯内忧。朝政腐败,根基摇动。虽然欣科举制度,形色摆设,实为内虚。有志之士考中不得中举,不能为官。黄巢算其中一个!参加科举鲁试不第。实为伤怀,难免心生不满。为此

题菊诗日;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它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挑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入,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诗可见士儒手笔!现鸿雁待飞之!

古代的男士如此看重科举考试!还有“李自成,洪秀全“跟黄巢一样在科举考试不第才走上不归路的!


快乐人生166747061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诗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何秋云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过我相信大家对另一首夸奖黄巢的诗更有兴趣: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还有击败黄巢的那个将领,李存孝只用了18人就攻克黄巢都成,让黄巢自焚。后人说“王不项,将不过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