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固市的来历,与这位蒲城名将有关


渭南固市的来历,与这位蒲城名将有关


蒋世杰像


二军时期的将领蒋世杰,在现存关于民国初年诸多史料中都有提及,如驻扎固市,征战豫西,苦战南阳等历史事件其作为当事人都被记载于多种史料之中。时至今日,作为蒲城人中的一员,在翻阅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性格鲜明的猛将,在收集各方史料的同时,也希望故乡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故乡的这位民国将领,更多的了解这位猛人。

蒋世杰,字朗亭,蒲城龙阳寨人,龙阳寨是蒲城明初屯军的军寨之一。其家庭属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蒋世杰幼年沉毅寡言,好交游,与岳维峻、李干丞最为交好。三人读书习武,皆同事一师,情同手足。1905年,井勿幕自日本归陕,在蒲城宣传革命思想,蒋世杰经岳维峻介绍加入同盟会,遂开始从事反清活动,追随岳维峻在蒲城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在蒲城起事。后来靖国军兴起,其跟随胡景翼为靖国军为岳西峰部第三支队营长,驻守临潼相桥。据史料记载,民国8年(1919)正月,陈树藩命北洋军第四混成旅旅长张锡元攻打相桥,蒋营枪不满三百,顽强阻击,坚守48日,使对方伤亡800多人而退,为此他即升任第三支队司令。

固市渭阳楼

渭南固市与蒋世杰

传说渭南固市的叫法与蒋世杰将军也有一段渊源。1921年,身为靖国军团长的蒋世杰驻守渭南固市。当时固市写为故市,一到故市,他就安排手下就发电报给总司令部,说:“蒋公临故”,司令部收到电文,以为蒋世杰在故市突然病故了,就大为惊骇,派出将领专人过来吊唁。没想到了到了固市,见到了蒋世杰本人,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是“故市”的“故”多意造成了误会。后来就行文给渭南县行政公署,要求将“故市”改为“固市”。后来的固市中学按公文改了,基本一直使用“固市”,而故市街道一些单位和商店,却习惯使用“故市”,一直未改。这就是现在固市街上造成“故市”与“固市”两种写法的由来。据《渭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沿革》一文记载,1922年“固市高等小学校”成立,“十二年增设单级级师范班”,“当时靖国军主政渭北,汲汲焉以提倡教育为急务,于是在固市驻军首领蒋朗亭(名世杰)囊赞之下,黄君(舒泰)力谋设立初中……”说明1924年渭阳中学的创办,与蒋朗亭驻防故市期间大力支持教育是分不开的。蒋朗亭驻军故市期间,主政一方,全力支持创办了渭阳中学(固市中学),固市中学一直沿用“固市”这一名称,一是按照当时官方文件执行了,另一方面恐怕也有纪念这位开明将领的意思。 

转战河南

因为蒋世杰与岳西峰自小关系比较好,所以他的军旅生涯也基本跟这个发小关系比较密切。据史料记载,1925年2月,蒋世杰跟随豫督、二军军长岳西峰西征刘镇华镇嵩军,攻克洛阳以后,继续向西追击。行至新安,忽听到报告说洛阳又失守了。手下各位将领多主回救,他认为若回救洛阳,敌人一定会反攻,自己将腹背受敌,于是置洛阳于不顾,继续西进,直趋陕州(今陕县),猛攻刘镇华大本营。刘镇华猝不及防,全军覆没,只身逃往山西。他又立即挥师东指,与田生春(即蒲城六井田葫芦)部和杨瑞轩部(富平庄里人)会师于洛阳城下,克复洛阳。时刘镇华所属之憨玉琨部王老五盘踞汝州(今河南临汝),他奉命往剿,一鼓而擒,后憨玉琨失败后逃回老家,服毒自尽,这一仗大大稳定了河南战局。

吴佩孚

苦战信阳 

豫西战役结束后不久,1925年10月,吴佩孚在武汉自任十四省联军司令,通电讨贼,兵锋直指河南的国民军二军,当时二军主力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开封一线。岳西峰收到通电和吴佩孚攻豫的情报后,命令十一师蒋世杰(字朗亭,蒲城龙阳人)部在信阳设防备战,并派田生春、杨瑞轩两旅增援豫南。后蒋世杰驻守信阳四十五天,一战成名。刚开始田生春和杨瑞轩两旅被困于豫北,后来通过迂回,终于二月中旬抵达信阳城下,与蒋世杰汇合。最后三月中,二军已经整体溃败,岳西峰被俘并押往太原。城内外籍神父出面调停,讲洛阳郑州已经失手,岳西峰,邓宝珊,李虎臣等二军将领在洛阳一带已经被红枪会杀害。蒋世杰闻讯大哭:“我守信阳不退者,为大局也,为西峰及众友也。今大局已去,西峰及众友遇害,我为谁守?若再涂炭百姓,我不忍也。” 遂于三月十五日缴械退出信阳城,时守军尚余七千。

其后蒋世杰、田生春以及杨瑞轩被押赴汉口,吴佩孚亲自为这些败军之将设宴压惊。席间有客曰:“信阳之役,想阁下不知吴大帅之神威。若知,不至今日也。”蒋世杰回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在信阳,只知有岳督办,不知有吴大帅。即吴大帅亲来,我亦战也!”蒲城冷娃这一回答让吴佩孚闻之拊掌大笑:“山海关若有蒋世杰一人,我失败必不至此!”极口称赞蒋世杰忠勇可嘉,要聘任其担任联军总部的参谋,对于田、杨两人也均委任为参议,这也成为北洋时期军阀混战的少见场面,尊老尚勇不失为军阀本色中的一抹亮色。后吴佩孚欲任命蒋世杰为师长,遭蒋拒绝,后委任其为武昌警备司令,又被拒绝,最后只得聘之为总部参赞,在武汉休养。

英雄末路

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蒋介石邀请蒋世杰出任豫北招讨使,蒋世杰遂招集旧部,开往鄂北随县整顿队伍。1927年4月,冯玉祥决定向东进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中原。他发布讨奉檄文,对鄂、豫、察、绥等地三路出师,自兼中路军总司令。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旋率部东出潼关,鏖战中原,与北伐军唐生智部会师郑州。冯玉祥在西安任命岳维峻为国民联军南路军总司令,岳维峻到豫南后,又一次想起他的这位发小,任命蒋世杰为国民联军南路军第四军军长,其部队再度回到信阳。不久蒋世杰身患重病,离职赴武汉治疗。1928年3月6日,终因肝癌病逝于武汉,时年45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蒲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尤其民国,名人达200多名,其中不乏彪炳史册的名将,如被人称颂的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被叶剑英元帅称为“夏伯阳”式的英雄包森将军,二军时期的蒋世杰将军也是蒲城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笔,希望更多故乡人能够了解和纪念他!

说明:

参考文献:《蒲城县志》

《北洋军人史话》

网络等

二军时期的将领蒋世杰,在现存关于民国初年诸多史料中都有提及,如驻扎固市,征战豫西,苦战南阳等历史事件其作为当事人都被记载于多种史料之中。时至今日,作为蒲城人中的一员,在翻阅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性格鲜明的猛将,在收集各方史料的同时,也希望故乡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故乡的这位民国将领,更多的了解这位猛人。

蒋世杰,字朗亭,蒲城龙阳寨人,龙阳寨是蒲城明初屯军的军寨之一。其家庭属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蒋世杰幼年沉毅寡言,好交游,与岳维峻、李干丞最为交好。三人读书习武,皆同事一师,情同手足。1905年,井勿幕自日本归陕,在蒲城宣传革命思想,蒋世杰经岳维峻介绍加入同盟会,遂开始从事反清活动,追随岳维峻在蒲城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在蒲城起事。后来靖国军兴起,其跟随胡景翼为靖国军为岳西峰部第三支队营长,驻守临潼相桥。据史料记载,民国8年(1919)正月,陈树藩命北洋军第四混成旅旅长张锡元攻打相桥,蒋营枪不满三百,顽强阻击,坚守48日,使对方伤亡800多人而退,为此他即升任第三支队司令。


渭南固市的来历,与这位蒲城名将有关


固市渭阳楼

渭南固市与蒋世杰

传说渭南固市的叫法与蒋世杰将军也有一段渊源。1921年,身为靖国军团长的蒋世杰驻守渭南固市。当时固市写为故市,一到故市,他就安排手下就发电报给总司令部,说:“蒋公临故”,司令部收到电文,以为蒋世杰在故市突然病故了,就大为惊骇,派出将领专人过来吊唁。没想到了到了固市,见到了蒋世杰本人,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是“故市”的“故”多意造成了误会。后来就行文给渭南县行政公署,要求将“故市”改为“固市”。后来的固市中学按公文改了,基本一直使用“固市”,而故市街道一些单位和商店,却习惯使用“故市”,一直未改。这就是现在固市街上造成“故市”与“固市”两种写法的由来。据《渭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沿革》一文记载,1922年“固市高等小学校”成立,“十二年增设单级级师范班”,“当时靖国军主政渭北,汲汲焉以提倡教育为急务,于是在固市驻军首领蒋朗亭(名世杰)囊赞之下,黄君(舒泰)力谋设立初中……”说明1924年渭阳中学的创办,与蒋朗亭驻防故市期间大力支持教育是分不开的。蒋朗亭驻军故市期间,主政一方,全力支持创办了渭阳中学(固市中学),固市中学一直沿用“固市”这一名称,一是按照当时官方文件执行了,另一方面恐怕也有纪念这位开明将领的意思。 


渭南固市的来历,与这位蒲城名将有关


转战河南

因为蒋世杰与岳西峰自小关系比较好,所以他的军旅生涯也基本跟这个发小关系比较密切。据史料记载,1925年2月,蒋世杰跟随豫督、二军军长岳西峰西征刘镇华镇嵩军,攻克洛阳以后,继续向西追击。行至新安,忽听到报告说洛阳又失守了。手下各位将领多主回救,他认为若回救洛阳,敌人一定会反攻,自己将腹背受敌,于是置洛阳于不顾,继续西进,直趋陕州(今陕县),猛攻刘镇华大本营。刘镇华猝不及防,全军覆没,只身逃往山西。他又立即挥师东指,与田生春(即蒲城六井田葫芦)部和杨瑞轩部(富平庄里人)会师于洛阳城下,克复洛阳。时刘镇华所属之憨玉琨部王老五盘踞汝州(今河南临汝),他奉命往剿,一鼓而擒,后憨玉琨失败后逃回老家,服毒自尽,这一仗大大稳定了河南战局。


渭南固市的来历,与这位蒲城名将有关


吴佩孚

苦战信阳 

豫西战役结束后不久,1925年10月,吴佩孚在武汉自任十四省联军司令,通电讨贼,兵锋直指河南的国民军二军,当时二军主力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开封一线。岳西峰收到通电和吴佩孚攻豫的情报后,命令十一师蒋世杰(字朗亭,蒲城龙阳人)部在信阳设防备战,并派田生春、杨瑞轩两旅增援豫南。后蒋世杰驻守信阳四十五天,一战成名。刚开始田生春和杨瑞轩两旅被困于豫北,后来通过迂回,终于二月中旬抵达信阳城下,与蒋世杰汇合。最后三月中,二军已经整体溃败,岳西峰被俘并押往太原。城内外籍神父出面调停,讲洛阳郑州已经失手,岳西峰,邓宝珊,李虎臣等二军将领在洛阳一带已经被红枪会杀害。蒋世杰闻讯大哭:“我守信阳不退者,为大局也,为西峰及众友也。今大局已去,西峰及众友遇害,我为谁守?若再涂炭百姓,我不忍也。” 遂于三月十五日缴械退出信阳城,时守军尚余七千。

其后蒋世杰、田生春以及杨瑞轩被押赴汉口,吴佩孚亲自为这些败军之将设宴压惊。席间有客曰:“信阳之役,想阁下不知吴大帅之神威。若知,不至今日也。”蒋世杰回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在信阳,只知有岳督办,不知有吴大帅。即吴大帅亲来,我亦战也!”蒲城冷娃这一回答让吴佩孚闻之拊掌大笑:“山海关若有蒋世杰一人,我失败必不至此!”极口称赞蒋世杰忠勇可嘉,要聘任其担任联军总部的参谋,对于田、杨两人也均委任为参议,这也成为北洋时期军阀混战的少见场面,尊老尚勇不失为军阀本色中的一抹亮色。后吴佩孚欲任命蒋世杰为师长,遭蒋拒绝,后委任其为武昌警备司令,又被拒绝,最后只得聘之为总部参赞,在武汉休养。

英雄末路

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蒋介石邀请蒋世杰出任豫北招讨使,蒋世杰遂招集旧部,开往鄂北随县整顿队伍。1927年4月,冯玉祥决定向东进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中原。他发布讨奉檄文,对鄂、豫、察、绥等地三路出师,自兼中路军总司令。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旋率部东出潼关,鏖战中原,与北伐军唐生智部会师郑州。冯玉祥在西安任命岳维峻为国民联军南路军总司令,岳维峻到豫南后,又一次想起他的这位发小,任命蒋世杰为国民联军南路军第四军军长,其部队再度回到信阳。不久蒋世杰身患重病,离职赴武汉治疗。1928年3月6日,终因肝癌病逝于武汉,时年45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蒲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尤其民国,名人达200多名,其中不乏彪炳史册的名将,如被人称颂的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被叶剑英元帅称为“夏伯阳”式的英雄包森将军,二军时期的蒋世杰将军也是蒲城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笔,希望更多故乡人能够了解和纪念他!

说明:

参考文献:《蒲城县志》

《北洋军人史话》

网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