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上週,我去參加孩子幼兒園組織的運動會,沒想到目睹了一場“戰爭”

事情是這樣的:

運動會由很多遊戲環節組成,在遊戲中獲勝的小朋友會得到獎品,因此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其中一個遊戲是“搶椅子”,小朋友們跟著音樂繞著椅子轉圈,音樂停的時候,需要迅速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椅子並坐下。椅子的數量是少於小朋友人數的,所以,總會有沒有坐到椅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淘汰進入第三輪的時候,有兩個小朋友坐向了同一個椅子,只是一個坐了大半,另一個坐了小半的,由於坐不穩,自己滑坐到了地上,被宣佈淘汰。這個小朋友聽說他被淘汰時,“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生氣地看向和她競爭的小朋友,抓起她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下去!大家趕緊上前分開兩個小朋友,哭嚎聲、勸阻聲,現場一片混亂。

看到這種情況,旁邊的家長議論紛紛,覺得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一點都輸不起

還有個家長無奈地說,孩子在家吃飯都要當第一名,如果誰比他先吃完,他就要鬧,有一次還說:“我決定了,吃得慢的人才是第一名,我就要當第一名!”,胡攪蠻纏,讓全家人哭笑不得。

其實,孩子這種“輸不起”的行為,正是由於他太想贏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他太想贏

有競爭才有輸贏,孩子輸不起的背後,是家長對“競爭”的誤解和錯誤引導。

一、到底什麼是競爭?

競爭是個體或群體間力圖勝過或壓倒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是一種對抗性行為。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存的競爭史,遵循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可以說,競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但競爭其實是個中性詞。

它既可以是促使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性競爭

心理學家特里普利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實驗者分別在三種不同的條件下騎自行車。

第一種情況,實驗者單獨騎行。
第二種情況,實驗者在別人跑步伴隨的情況下騎車。
第三種情況,實驗者與其他人一起騎行。
三種情況下,實驗者騎行的時速分別是:25公里/小時、31公里/小時、32.5公里/小時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社會促進:他人在場造成行為效率提高

同一個實驗者,在不同的條件下騎行,速度差異卻如此之大,正是由於他的競爭心理被充分釋放,這種他人在場而造成的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叫做社會促進。

也可以是使人變得自私、狹隘、嫉妒、退縮的惡性競爭:

企業管理中,有一個螃蟹效應:

使用敞口藤籃來裝螃蟹時,如果只裝一隻,它很容易就會爬出來,解決的方法就是多裝幾隻。在有兩隻或兩隻以上螃蟹的情況下,只要有一隻螃蟹爬到簍口,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大鉗子抓住它,把它往下拖,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它們只顧著自己在競爭中獲勝, 相互扯後腿。

競爭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複雜而微妙,要想把控這種變化,需要對競爭有充分的認識。很多家長,正是由於對競爭的認識過於片面、主觀,讓孩子踩了坑。

二、家長對競爭的誤解有哪些?

過早培養競爭意識

很多家長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的好勝心,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更好地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

現在各種課外輔導班、強化班屢禁不止,給孩子的減負計劃,越減越重,正是基於家長們越來越提前的競爭心理。前段時間很火的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香港媽媽Irene更是喊出了“贏在子宮裡”的口號。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香港媽媽Irene想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起跑線越提前,孩子就越可能成為人生贏家嗎?當然不是。

紀錄片中,一位過關斬將,最終考入名校的學生這樣描述自己的現狀:本應該是熱血沸騰的大好年紀,他卻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那種累,是一種心態上的厭倦。他形容自己所受的教育,是用短跑的方法,去跑馬拉松,可能跑到中段,已經累死了。

這樣從小讓孩子和別人較勁,有意無意地灌輸弱肉強食的概念,後果有三個:

1、打擊孩子的自信

童年並不是培養競爭意識的階段。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逐漸形成自己的競爭力。在孩子還沒有形成競爭力的時候,強迫孩子去競爭,不僅會浪費孩子本來擁有的潛力,也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

家長一味地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衡量自己的孩子,並不能激勵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敗感,甚至會自暴自棄。

2、讓孩子“怕輸”

過早強調競爭意識,會讓孩子只注重結果,強烈想贏的需求背後其實是內心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孩子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就成了成功的奴隸,害怕失敗讓他們畏手畏腳。

著名作家Elizabeth Gilbert寫出了超級暢銷書《一輩子做女孩》,但這本書卻成了她繼續成功的障礙,因為她會擔心自己無法重現往日輝煌,而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

對“贏”沒有把握,就寧願不去嘗試,很多孩子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就是這樣被破壞的。

3、損壞孩子的競爭力

過度的競爭意識會損害競爭力。

一是因為當孩子沉浸在競爭意識中,就會只注重結果,盯著對方的的優缺點,力求一舉戰勝對方,卻忽略了競爭過程中,那些能讓他得更優秀、更發散、深入的思考。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一個高二的孩子,總是失眠,成績也下滑得厲害。媽媽為了找原因,翻看了他的日記,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孩子原來的數學成績,在班裡一直是第一名,結果高二的時候,班裡來了一個轉學生,從小學奧數,數學特別好,搶了他第一名的寶座,因此孩子這半年的日記中,都在想著如何“滅”掉對方。孩子的心思全都用在盯著“競爭對手”,完全忽略了學習。

二是因為用競爭意識來推動孩子向前,是一種短期且不可持續的行為。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發現,當兒童處於“工作”狀態時,通過自身努力完成“工作”,會獲得巨大的內在成就感,這就是促使孩子前進的內在動力,而由獎勵與懲罰、競爭產生的動力就是外部動力。外部動力很快就會消退,只有內部動力才是持久的。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孩子沉浸在“工作”中,會獲得巨大的內在成就感

家長應該在不打擾孩子自我發展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助推力,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發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讓孩子有幸福感。這些才是發掘孩子的內在潛力,塑造未來競爭力最重要的手段。

尹建莉老師說:“兒時不競爭,長大才能勝出,過早地強調競爭意識反而會危害孩子的發展。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競爭力,而不是一味強化競爭意識。

過分強調競爭

有些家長認為,認為人生就是賽場,處處需要競爭,因此,他們經常這樣激勵孩子:

“你看貝貝的英語,說得多好,咱們也要抓緊練習!”
“這次考試,你如果拿了第一名,媽媽就帶你去迪士尼樂園玩!“
“我們來比賽,看誰第一個吃完飯!”

但人生不是比賽,無需時刻比較。

一個吃飯很快但是撒了一地的孩子,和一個吃飯慢但是細嚼慢嚥,吃得很乾淨的孩子,該怎麼進行比較呢?

一個愛看書的孩子認真看書學到的知識,和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自己獨立完成模型搭建學到的能力,也是無法量化比較的。

兒童心理學博士陳忻說:“毋庸置疑,未來的社會一定是全球競爭的社會,我們當然要讓孩子做好競爭的準備。但是怎麼讓孩子做好準備呢?首先父母要做到一點,淡化不必要的比較,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

就像一張弓一樣,拉太滿會把弦繃斷,只有張弛有度,才能射得更遠。

三、家長應該怎樣為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

心理學教授約翰·陶爾說:“消除競爭,是不現實的。不是每個想成為醫生的人都可以成為醫生,不是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能成為歌星,你無法遠離競爭。”

我們無法脫離真實社會,家長應該做的,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1、關注過程,而非結果

引導孩子關注事情本身,注重過程,而不是把眼光盯在別人身上。

要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要把眼光放長遠。

爸爸給婷婷報了芭迪熊英語啟蒙課,但婷婷在課上的表現並不好。老師規定,在課堂上每主動起來回答一個問題,就得到一顆小紅星,小紅星最多的小朋友是本節課的冠軍,可以拿到獎品,婷婷一次都沒有拿過獎。

但爸爸並沒有急著要求婷婷去舉手爭當第一,他告訴婷婷:“英語是一個神奇的工具,可以帶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帶著婷婷聽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片《字母工廠》,26個字母的故事逗得婷婷哈哈大笑。

婷婷的關注點放在了英語學習本身上,她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不斷地吸收,進步,不用爸爸催促,自己就主動願意回答問題了,不但得了小紅星,在期末的測評中,還被評為“英語小明星“。

不把“贏”作為唯一目標,只有關注過程,才能真正拿到結果

關注過程,是打造孩子競爭力系統的前提條件

2、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較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鼓勵孩子競爭,對孩子進行比較,其實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目標和榜樣,難道不是一個好事情嗎?

但是這樣的“比較”,有一個後果,就是當他超越了競爭對手,或者達到了既定目標以後,他可能就會懈怠,不願意再努力了。

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較。

  • 當孩子面臨的挑戰非常困難,想要放棄時,自己和自己的比較可以讓他看到進步,增強信心。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雖然我們還沒有完成挑戰,但是你一直在進步,你看,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做得更好,所以,困難是暫時的,堅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面對困難,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

  • 當孩子已經成為勝者時,自己和自己比較,可以讓他擁有更廣闊的視野。

陳忻博士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她的大兒子,學業很突出,她有時候會擔心孩子沾沾自喜,不好好學習。在一次聊天中,陳忻讓孩子用“非常好、好、不錯、差、很差”來評價自己,結果孩子說:“我覺得我的數學不錯”。她問孩子,為什麼沒有用“非常好”,因為他的數學成績在班裡是第一名。孩子說:“你看,可汗學院裡有這麼多技能,我現在只會一點點,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自己和自己比較,是相信自己的潛力和可塑性,發現自己可提高的空間,並努力去提高,這是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

打造成長型思維模式,是打造孩子競爭力系統的基礎。

3、從競爭中學會合作

  • 競爭是本能,合作是天性

約翰·陶爾博士用 五年時間,通過一系列研究,觀察年齡為9-14歲的孩子們,在三種情況下進行投籃的表現:

第一種情況:一名球員對抗另一名球員(直接競爭);
第二種情況:兩名球員一起合作得到綜合最高分(合作);
第三種情況:兩名球員聯手對抗另一對球員(合作結合競爭)。

最後他得出結論:合作與競爭的結合導致了更高的滿意度,通常得分也更高。

陶爾博士說:“孩子們喜歡競爭和合作相結合。從中獲得的享受得到顯著提升。”

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家長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合作中抱團成長

  • 學會共贏

有這樣一場辯論賽,題目是:“曹操和劉備誰更適合現代職場?”

正方熟讀三國,細數曹操各項超高的個人能力,認為以一代梟雄的領袖才能,在現代職場必然可以呼風喚雨。

但是反方的一句“曹操“寧讓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單邊思維,在現代職場的“共贏時代”難以生存”,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最終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是的,競爭不可避免,但現代社會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叢林法則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追求共贏。

在競爭中追求共贏,是打造孩子競爭力系統的核心目標。

參加團體類體育運動是讓孩子學會合作共贏的一種有效途徑。

比如足球運動,要贏得比賽,需要進球,但雙方的人數是11:11,因此進球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各個位置的隊員必須各司其職,緊密配合。一個球可能需要在場上來回傳很多次,才能找到進球的機會,一舉拿下。最後進球的時候,大家都不會認為功勞只是進球的球員。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真正明白,合作才能發揮團隊的力量,贏得比賽,這就是共贏。

同時,孩子通過一場場的比賽,也可以直觀地認識到,“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乃成功之母”,變得更加豁達和堅韌。

孩子“輸不起”是因為太想贏:學會這3點,構建孩子的競爭力系統

告訴孩子人生有輸有贏,坦然接受每一種結果

看到孩子每一個“輸不起”的行為背後,想要找到自我價值的心理需求,陪著孩子一步一步構建自己的競爭力系統,才是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父母給孩子的“金鐘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