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4月17日,盐城首个12348公益律师志愿服务团入驻园区

日前,江苏省司法厅制定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方案,要求8月底前公共法律服务全面进驻园区,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为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方案明确,公共法律服务进驻重点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新区和自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文化产业园。进驻模式可根据园区规模、产业特点及法律服务资源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包括:

  • 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力量深入园区,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贴身式”“保姆式”服务;

  • 建立法律服务产业园,集聚一批有一定规模、专业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较高、自愿到园区发展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委、司法鉴定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形成法律服务业集聚效应;

  • 组建法律服务团,与园区开展结对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劳动保障等制度,为企业重大经营活动提供周密细致的法律论证,参与民商事纠纷调解,对企业重大法律问题提供“集体会诊”,进行案件代理、法治宣传、法治体检、培训研讨等。

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方案要求,在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司法行政服务指引的同时,重点开展好以下法律服务:

  • 为园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参与园区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为对外招商和重大经济项目谈判提供咨询论证和风险评估,在园区项目规划、土地交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投资融资、房屋拆迁等方面提出法律建议。
  • 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围绕企业设立、发展、成长、成熟、破产等不同阶段以及投资融资、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提供针对性服务。
  • 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权利创造、管理、实施、转让、许可、交易等环节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创新法律激励机制。
  • 加强涉外法律服务。组织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政策研究,为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商业零售等企业走出去提供定制服务。
  • 开展法治体检。每年为园区企业开展不少于1次的“法治体检”,通过调查问卷、上门问诊、集体会诊等方式,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为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民商事合同、劳动雇佣关系等领域提供全面专业法律建议。
  • 组织法治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研讨、以案释法等形式,定期为园区企业及员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常见法律问题,针对性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 规范管理、合规发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来源: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8月底!江苏将实现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