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城山,為《禹貢》名山,歷史悠久。區內高山峽谷,縱橫交錯。核心景區

聖王坪屬亞高山草甸,典型的溶岩漏斗群地貌是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景觀。


析城山的位置與名稱來歷

01

析城山的位置

文獻講析城在濩澤。《禹貢指南》卷三,“析城山,《水經》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括地誌》卷二,“析城山在澤州(濩澤縣)西南七十里。”《水經注》卷四十,《圖書編》卷三十,《稗編》卷五十六,《說郛》卷一百八下的記載與之文字相同。《禹貢會箋》卷首,正文與前同,注字雲:“漢志同。應邵曰:有濩澤在西北。括地誌:析城山在澤州西南七十里。”在這裡註文講的“濩澤”,不是縣名,而是澤名,濩澤在析城山的西北方向。《後漢書》卷二十九:“濩澤侯國有析城山,前志曰在縣西南。”東漢時,濩澤縣成為濩澤侯國。《水經注》卷九“沁水”篇,專門講濩澤水:“又南注濩澤水,濩澤水又東南,有上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輔山,東經銅歷崖,南歷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析城山在濩澤湖的南邊,這些水與源發析城山有關,而後注入沁河。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陽城是濩澤縣後來的名稱。《尚書地理今釋》:“析城山,在今山西澤州陽城縣西南七十里。”《明一統志》卷二十一記載與之相同。《元和郡縣誌》卷第十五,澤州陽城縣有“析城,在縣西南七十五里。”《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七:“析城山,在縣西南。《尚書·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山西通志》卷三十二:“盤亭河源出析城山麓,會諸澗水注於西南,兩岸石田可資灌溉,繞王屋入濟源境則水利興焉。”析城山確有源發的多條河流,在太行山下可資灌溉農田。

陽城在今山西東南部,屬山西晉城市。《元和郡縣誌》卷第十五,陽城縣“本漢濩澤縣,屬河東郡。因濩澤為名也,隋改屬澤州。天寶元年,改為陽城縣。”唐代始知名的陽城縣的前身,就是濩澤縣。濩澤在上古為名澤。《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三,“《墨子》曰:舜漁於濩澤。”說明這裡為早期帝舜的活動地。《輿地廣記》卷十九:“陽城有《禹貢》析城山、王屋山、濩澤水。”《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三:“陽城縣。……漢河東郡濩澤縣也,晉屬陽平郡,後魏屬安平郡,隋屬澤州。唐武德初,置澤州於此,八年移澤州治端氏。貞觀初又移州治晉城,縣屬焉。天寶初改為陽城縣。”自唐開始,陽城名稱至今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析城山陽城說與濩澤說為一回事,析城山在今山西晉城市的陽城。

02

析城山的得名

山以城名,是因為山如城形。《元和郡縣誌》卷六:析城山,“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故曰析城。”《太平寰宇記》卷五,也有“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的記載。“其形如城”,“有南門”的記載,還見於《詩地理考》卷六,《欽定佩文韶府》卷十五之二等。《山西通志》卷二十三有“析城,方七百里,高萬仞,是連王屋山言也。”《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七,也有析城山“高大峻迥”的說法,反映析城山,山體較周圍要高大,四周類似城牆,而在“南牆”正中有缺口,類似於城的“南門”。不過,在《山西通志》卷二十三對“析”有解釋,“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這也是唯一對“析城”之“析”的解釋。但在《禹貢會箋》卷十對析城山的解釋為“山有二水東西流,故名析城也。”也就是說,二條發源於析城山的河,從城內析分而出,這是析城的得名所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從實地考察者,析城山山體高大,四面如城,呈方形狀,而析出的河流使峰體有所變化但城南的缺口,尤如南門,使人彷彿來到了一高大莫測的城內一般,而從外邊看,山體如城的效果更加明顯。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城山的獨特地理與文化

01

獨有的“天池”與草甸現象

關於析城山頂的天池,《水經注》卷九雲:“山甚高俊,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數十步外多細竹。”《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專記有池的名字;“應邵注《漢書》雲:‘析山在陽城西南’,即此山也。山嶺有湯王池,俗傳旱祈雨於此。今池四岸生龍鬚綠草,無林木。”《記纂淵海》卷二十三,“析城山,在陽城境七十五里,下有神池,其深莫測,即成湯禱雨處。”《山西通志》卷二十三,“山頂有湯王池,土人傳湯旱祈雨處,今池四岸生龍鬚草。”析城山頂確有一個水池,池水常年不幹,從不斷流,池周邊從不長樹,僅有“龍鬚草”,依照民間的說法,這個池叫“湯王池”,也是當年成湯禱雨之處。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02

天池為成湯禱雨處

成湯建立商朝後,遇到的一件大事是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周易爻燮易縕》卷三:“成湯禱雨有曰苞苴。”關於商湯禱雨處,《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應劭注《漢書》雲:析山在陽城西南,即此也。山嶺有湯王池,俗傳旱祈雨於此。”另如《禹貢錐指》卷十一上:“山頂有湯王池,俗傳湯旱祈雨處。”《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六十:“小析山在縣西北九十里,乃析山之麓,舊有成湯廟,俗呼聖王坪。”這裡的小淅山,實指析城山的一部分,固此稱之為“析山之麓”。《山西通志》卷二十三:“桑林河,在縣南四十一里,一名大河。源出麻樓諸山,歷西冶,合龍洞川水,東北入於沁。地多桑,名曰桑林。相傳成湯禱雨於桑林,即此。今湯廟前,瀦水澄泓不竭。”《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六:陽城“成湯廟,在西南七十五里,相傳成湯禱雨於此,有二泉,亢旱不竭,與濟瀆通。”今陽城境內,桑樹種植延續於今,在山坡上隨處可見桑樹,而這裡專有桑樹河,似應為商湯“桑林禱雨”後而形成的特定地名。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值得注意的是在析城山湯池東,現存有湯帝廟一座,該廟為進深二進院落,正南為大門,向內側為雙層樓房,典型的山西戲樓。大殿面闊五間,單簷懸山式建築,頂部已毀,後院主殿及兩側建築,均為雙層樓房,整個院落佈局緊湊,結構完整。院內所存宋政和六年(1116)徽宗“敕封碑”和元至元十七年(1280)“湯帝行宮碑記”,最具價值①。其中,宋代敕封碑有“言念析山,湯常有禱,齋戒發使,矢於爾神,雨隨水至,幽暢旁浹,一洗旱沴,歲用無憂。”②說明在宋代的敕封碑中是承認析城山為商湯禱雨之處的。

03

天池為濟水源頭之謎

天池常年不涸,極具神奇性。《禹貢會箋》卷十,“析城山在王屋北,下有神池,其深莫測,世傳與濟瀆相通。”《尚書稗疏》卷二,“沇水出今澤州之陽城縣析城山,下有神池,伏流地下至懷慶府濟源縣復出為濟。《水經》以為出垣縣者,析城在漢隸於垣,而後割入於陽城也。”《山西通志》卷二十三,“《王屋山志》:析城之山升白氣於天,落五斗峰,化為溼雲,自竇中滴水降太乙池。”天池與文獻所記的濟水源頭太乙池,相距數十里,如何與濟溝通,一是地下伏流至太乙池,二是化為溼雲滴入太乙池。《水經注》確有濟水源於垣縣之說,而這裡則將濟水源頭與析城山天池連在一起,所敘兩種聯溝方式,目前還無法從科學上證實。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城山的天池,確實神奇,一是奇在常年不涸,而在山頂上保留有一汪清泉。二是奇在形成了獨有的山頂草甸景觀。三是將天池與濟源王屋山頂太乙池連在一塊,以地下伏流與空中滴水的神奇方法,成為濟水的源頭,除了第三點目前還 無法從科學上證實外,前二條為北方少有的山區地貌景觀,獨特而神奇。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城山的祈雨文化現象

01

析城山為國家公祭的山神

析城山是上古名山,名載《尚書·禹貢》,在早期文獻中佔有一席之地。《禹貢錐指·略例》雲:“《漢書·地理志》郡縣下舉山水之名,凡言《禹貢》者三十有五,如夏陽之梁山、龍門山,褱德之北條、荊山,美陽之岐山,新安之澗水、上洛之水,濩澤之析城山,垣縣之王屋山及沇水。”析城山之名,名在《禹貢》,可以說在早期山水格局中,析城山還有具有地標意義的。

古代對名山大川的祭祀,是關係到執政的合法性與社稷安危的大事。析城山,也曾在歷史時期列為中央政府正式的祭祀對象。《通志》卷四十二:“北齊制圓丘方澤並三年一祭,謂之禘祀,以夏至之日禘崑崙皇地衹於方澤,以武德皇后配其神社稷岱嶽、沂鎮、會稽鎮,云云山、亭亭山、蒙山、羽山、嶧山、嵩嶽、霍嶽、衡鎮、荊山、內方山、大別山、敷淺原山、桐柏山、陪尾山、華嶽、大嶽鎮、積石山、龍門山、江山、岐山,荊山、嶓冢山、壺口山、雷首山、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所列山數量較多,但析城山名列其中。《五禮通考》卷三十八:“右北魏祭地”專門講到“北齊方澤三年,一祭謂之禘祀為壇,在國北郊,廣輪四十尺、高四尺,面各一陛,其外為三遺,相去廣狹同圜丘,遺外大營廣輪三百二十步,營壍廣狹同圜丘,遺外大營廣輪三百二十步,營壍廣一十二尺,深一丈,四面各通一門,又為瘞坎於壇之壬地中遺之外廣深一丈二尺,以黃琮束帛,夏至之日諦崑崙,皇地祗於其上,以武明皇后配其神州之神社稷岱嶽、沂鎮、會稽鎮、……秦嶽鎮、……析城山、……並從祀其神州位。”以上所舉名山,與前引基本相同。這裡更詳細介紹了祭壇的具體情況,使我們對當時山川祭祀的國家大禮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隋書》卷六“禮儀志”,則是較早記錄相關祭祀的文獻之一,這裡“雷首山、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等,所列名山與前述相同。而《山西通志》卷二十一,“陳方澤神州之位,隸山西者太嶽鎮、龍門山、壺口山、雷首山、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梁山、恆嶽、陰山、白登山、太行山,……而封龍山亦在列焉。”山西的相關名山,位列“神州之位”也是數量不多的,析城山位列其中,反映了析城山所具有的獨特價值與作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02

五代北宋時析城山的祭祀及影響

五代和北宋時期,對析城山禱雨的認識達到了神話的地步,析城山也因此成為皇家禱雨祈福的重要場所。《州府元龜》卷一百四十五,清泰元年“七月己亥分命宰臣百僚諸祠廟祈雨。甲辰,幸龍門佛寺禱雨,至晚還宮。又詔,以京畿旱,遣供奉官賀守圖湯王廟取聖水,澤州西界有析城山巔有池,水側有湯王廟,土人遇旱取水禱雨多驗,先是帝憂旱甚,房暠言聖水可以致雨故也。”又,三年“七月丁亥,同華言自夏不雨,京畿旱,遣供奉官杜紹懷,往析城山取聖水。”這是後唐末帝李從珂時期(934-936),皇家因旱祈雨,而以析城山湯王廟一側的天池之水為聖水。

北宋時,析城山再次受到重視。金李俊民《莊靖集》卷八收錄有“陽城縣重修聖王廟記”,其中有“宋熙寧九年河東路旱,委通判王伾親詣析城山祈禱,即獲休應。十年五月某日,牒封析城山神為誠應侯。政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析城山殷湯廟可特賜廣淵之廟為額。誠應侯可特封嘉潤公。”這些也見於《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六:陽城“成湯廟在西南七十五里,相傳成湯禱雨於此,有二泉亢旱不竭,與濟瀆通。宋熙寧九年河東路旱,遣通判王伾禱雨獲應,奏封析城山神為誠應侯。政和六年詔題殷湯廟額曰廣淵,晉封山神為嘉潤公,勅書勒壁。宣和七年,重葺合嘉潤公祠凡二百餘楹。金時,廟存九楹,盡於火,民間即行祠祭之。元元帥延陵珍重修,狀元李俊民撰記,後陝西副使石風臺、邵武知府原體蒙建祠山上,大司冠白胤謙撰記,一曰成湯東廟在立平坊,宋熙寧間建,宣和中重修,紹聖中縣令張之才辭湯廟作詩,邑人溫光刻石,元至元間,都元帥高平郡公鄭甫暨子都元帥霄昂增拓,元貞初建戟門三楹,大德甲辰建析城山神高謀祠於翼室,淮西江北道廉訪使宋翼撰記,一曰西廟在懷古坊;一曰南廟縣東南二里,土人名南神廟;一在桑林河南四十里,廟前瀦水,旱禱多應。”北宋時,不但還有中央專門的禱雨祈福取聖水儀式,而且還將析城山神,晉封為“誠應侯”,後升為“嘉潤公”,金之時形成了成湯東廟、成湯西廟,成湯南廟(南神廟)等湯王廟群。值得注意的是,析城山湯王廟有“宋代勅封碑”,碑文雲:“政和六年四月一日,勅中書省、尚書省,三月二十九日奉聖旨,析城山湯王廟可特賜廣淵之廟為額,析城山神誠應侯可特封嘉潤公。”③這塊碑文中所記與史料是相對應的,宋代析城山神地位的提升,與湯池“聖水”有關。據考察,在湯廟向南山坡頂,有宋代柱礎的遺石,至今還保留有多塊,說明當時這裡有較大規模的建築群,依次可環視“析城”,亦可俯視湯池,似應為當時官方正式的祭祀建築。

析成山與商湯祈雨


03

析城山的禱雨文化

析城山禱雨歷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禱雨文化積累。如金代李俊民《莊靖集》卷十有“丘和叔析城山祈請聖水錶”、“馮裕之析城山祈請聖水錶”。丘和叔表雲:“東作西成方著舜耕之土,春祈秋報必因禹奠之,蓋以享者克誠,豈有求而不應,臣伏念本境土兼冀壤儉襲晉風,小人知稼穡之艱,大旱有云霓之望,神或不佑,歲何以登,肆堅懇禱之,悰冀速休徵之,應緬惟靈監荅是精衷雨不失時,以畢三農之務,祀有常典,仰酬一溉之恩。”此外,《莊靖集》卷九,還收錄有“馮裕之析城山祈水設醮青詞”,這些都是析城山禱雨文化的重要遺產。

析城山也成為歷代文人詠詩的對象。宋代大學士陳廷敬在《午亭文編》卷八中,專門有“析城山”詩,其中有“禹貢山川連底柱,唐風宮室盡茅茨。”卷十五收錄有“八月十四夜石閭見月感成”的詩,有“明天村燈沁河水,依微野燒析城山。”明代宋訥的《西隱集》卷一收錄有“松雲軒賦為前進士王公勉作”的古賦,有“過析城山而彌節訪松雲軒之主人”等句。另外,《山西通志》卷二百三十,還收錄有奇事,如“崇禎庚長秋,陽城析城山中諸樹忽枝頭遍掛人形,長三寸,綠色衣冠襟袖宛然兩腋下穿黑絨線,如傀儡繩系狀,山人取以贈人懸之室內,至春時緣殼開裂,中出一蝴蝶飛去,竟不知為何物,石巖之下亦磊磊然。”這些奇趣之事,為析城山文化多了更多的趣味。

04

陽城湯廟數量極多為全國罕見

陽城數量眾多的湯廟,在全國其他地區極為少見。“據史料載,宋元以來,陽城裡裡皆有湯廟,總數達到380多座,目前尚存百餘座。這些湯廟或立於名山峻嶺之巔,或建於高巖大龕之下,或設於大邑重鎮之地,或佈於里社村莊之中,幾乎凡有人居住之地,皆有湯廟或祀有湯王。”④最新調查並輯錄的湯帝廟,有析城山湯帝廟、封頭湯廟、南留湯帝廟、下交湯帝廟、澤城湯帝廟、郭峪湯帝廟、南流成湯廟、中寨成湯廟、盤龍湯廟、上伏湯帝廟、羊泉湯廟、桑林湯廟等95個⑤。根據析城山湯帝廟所見元至元十七年(1280)“湯帝行宮碑記”所錄在山西陽城、澤州、沁水、高平、翼城、文喜、虞鄉、太原、垣曲、文水、平堯、祁縣,河南武陟、濟源、河內、修武、溫縣、鞏縣、偃師等地的“湯帝行宮”來看⑥,湯廟作為禱雨抗旱的特定祭祀場所,在晉南豫西北,有著較廣泛的分佈,但像陽城那樣數量之多,分佈較為集中,尤其是析城山特有的湯池等地理景觀,反映了這裡與早期商湯禱雨有著特定的聯繫。這裡還有湯池盈竭兆吉凶,道士點羊運鐵瓦、龍鬚落地為草、湯王廟裡三結義、聖王坪上米粉花、湯王禱雨聖王坪、湯王祈雨析城山等大量的與商王成湯、桑林禱雨有關的傳說⑦,反映了以析城山為代表的禱雨文化,應該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