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二十九)

商丘網——京九晚報

染絲之變

“染絲之變”這一成語,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典故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今商丘)人墨翟的著作《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青色),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指所投入絲的顏色改變了),其色亦變(絲的顏色也隨著改變)。五入必(通“畢”),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舜(傳說中的古代部落聯盟首領)染於許由(唐堯時人,不接受堯讓天下,有名的隱士)、伯陽(傳說為舜七友之一),禹(傳說中繼舜之後的部落聯盟首領,夏朝的創始者)染於皋陶(舜時任刑法之官)、伯益(舜時任牧獵之官),湯(商湯)染於伊尹(商湯右相,出身卑微)、仲虺(商湯大臣,左相),武王(周武王,周文王之子)染於太公(姜子牙)、周公(名旦,周武王之弟)。此四王者所染當(確當,正當),故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聲名顯赫的人),必稱此四王者。”

這段話譯成白話便是:墨子先生說,他見到染絲的人時感嘆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黃色中染就是黃色。所放入的顏色變了,它的顏色也就變了。將絲絛放入五種顏色的染缸中染完了五次,最後就是五種顏色了。所以染絲不能不慎重啊!”不僅僅是染絲如此,治國也如染絲一樣。虞舜受到許由、伯陽的感染,夏禹受到皋陶、伯益的感染,商湯受到伊尹、仲虺的感染,周武王受到姜尚、周公旦的感染。這四位君王所受的感染確當,所以能稱王於天下,立為天子,功績和聲譽充滿天地。只要列舉天下具備仁愛道義和聲名顯赫的人,必然說到這四位君王。

墨子將絲染色喻人受薰陶而變化,意思是說客觀環境對人的思想影響極大。人的思想本來是純潔的,但是,光怪陸離的社會環境,簡直就像五顏六色的大染缸。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用“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孟子名軻,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就把家搬到他父親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識教育孟子。因為周圍是墓地,經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學那些人,人家走來走去,他也跟著學。孟母見了,覺得這裡的環境不適於孩子成長,於是又一次搬家,搬到了集市邊上。集市上的小販們都想賺錢,拼命招攬生意,孟柯也學著小販們一樣大喊。孟母見了,又覺得這裡的環境不適於孩子成長,就又一次搬家了。這次,她搬到了學堂,因為經常有文人來學校作揖拜跪,孟柯受其影響,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學讀書。孟母覺得這才是理想的地方,就讓兒子上學去了。孟柯很貪玩,有一次,他逃學回到家中,母親生氣地說:“還沒放學,你怎麼就回來了?”他不敢作聲。母親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機杼折斷了,說:“機杼斷了,布就不能織了。學習也一樣,不能間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才能獲得成功。”孟子聽了母親的話,從此努力讀書,從不間斷,後來成了一個偉人。

孟子對環境影響人認識非常深刻。有一年,孟子來到宋國,當時宋國的國君偃年紀尚幼。孟子向宋國大夫戴不勝說:“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嗎?我明白告訴你吧。比方說,楚國有一個大夫想讓他的兒子學習齊國話,是叫他去齊國學習好,還是請一個齊國人去楚國教他好?”戴不勝說:“當然是前者。”孟子說:“對呀。請一個齊國人去楚國教他,他身邊都是說楚國話的人,整天吵吵嚷嚷地攪擾他。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他也學不會齊國話。如果那位大夫將兒子帶到齊國去,讓他在齊國都城住幾年,他的齊國話很快就會學好,即使你不讓他學齊國活,甚至用鞭子抽他,強迫他說楚國話也辦不到啊!薛居州是個道德高尚又有學問的人。但如今宋君生活在充滿征戰氣氛的環境中,身邊只有一個主張行仁政的薛居州能影響他多少呢?”於是他建議在宋君周圍大量安排善士。如果年幼的宋君身邊都是薛居州那樣道行高尚的人,年幼的宋君受的都是良好的影響,宋國的事情就好辦了。

由於墨子的“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後來就有了“染絲之變”這一成語。

示例:“故友之好,請於此辭:染絲之變,墨翟致懷;歧路之感,楊朱興嘆,況於將軍遊處少長,雖世譽先後而臭味同歸也。”(《晉書·袁喬傳》) (3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