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

一則典故“我不殺伯仁”起於權勢之爭,一朝誤會,後悔終生。這句古言幾乎家喻戶曉,卻未有很多人瞭解它的背景和內涵,也不懂說出這句話的人有多麼的後悔。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典故中的權勢之爭(上)

“吾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後一句為“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實為痛心悔恨至極,而事情卻無迴轉餘地,實在讓人感嘆萬分。句中的“吾”為東晉王家貴族中的王導,而“伯仁”為並不出名的周顗,兩人曾為摯友或是說旗鼓相當的對手。雖站的朝堂陣營不同,卻因學識相近,為民著想的善良心地也是一樣的。即使所屬陣營開戰,兩人仍敬重彼此的才華與學識,可王導說出如此傷心之話,痛失摯友的故事,起源於司馬睿與王敦的權勢之爭。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自古權勢總免不了血流成河,免不了互相算計。司馬睿早已不滿隻手遮天的王家人,王氏一家人遍佈朝臣上下,權傾朝野。站在司馬睿陣營中的人則是周顗,司馬睿漸漸疏遠王家之人,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而王氏陣營中,王導採用忍的計策,而王敦卻咽不下這口氣,而且司馬睿還將周顗安排為荊州刺史,荊州向來王敦的地盤,這不是打他的臉嗎?於是他早已暗暗的將周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兩方一直暗暗較勁,司馬睿一直想要奪回王家手中的兵權。周顗由於被司馬睿重用遭受多次暗殺,但他並未因此而遠離王導,反倒和王導保持良好的關係,他是王家和司馬睿之間的潤滑劑,這也讓兩方和諧存在一段時間,這也使得王敦之亂延後一段時間。然而表面的風平浪靜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矛盾依舊日益加劇,隨著故事的發展,這苦苦維持的平衡終究失衡。

典故中的權勢之爭(下)

王敦一直未起兵造反,主要由於祖逖和周訪兩人,這兩人是當朝老臣,手握重權,王敦一直無法得到二人的支持,所以不敢造次。然而在周訪因病去世,祖逖被司馬睿一系列愚蠢的行為活活氣死後,王敦再無顧忌,領兵叛亂卻失敗了。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王敦之變的失敗,連累王家幾百人的性命,東晉王家勢力可十分龐大,若全部處死流放也許朝堂上不剩幾人。如何處理這些人成為司馬睿的一個難題,他召集自己親信一起商量,這就包括周顗。王導當時可謂慌了神,舉家全口上百人的性命就在皇上一念之間,他根本顧不上避嫌,直接在大殿外高聲乞求周顗為自家人開罪,周顗從宮中出來後,他也大聲叫住他想要詢問結果。可這兩次周顗都沒有回答他,這讓他在心裡暗暗記恨著。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周顗在王敦之亂後的舉動,對於王家的不理不睬是最好的保護。伴君如伴虎,他稍不注意就會被司馬睿盯上,懷疑他的忠心。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他多說什麼關於王家的事,為他們脫罪,都是在火上加油,只能避而不見,待事情平復一段時間後再替他們求情。

典故:“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出處

后王敦再次起兵造反成功,儘管他很想處置司馬睿,但若沒有良好的藉口他不能下手,也無法即位。可殺雞儆猴總要做,他要殺司馬睿手下的寵臣,而這就包括周顗,王敦在詢問王導是否殺周顗時,王導默認了。而在周顗死後不久,王導才發現他的良苦用心,痛呼“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結語

古時的社會從不如現在的穩定,雖表面局勢穩定,實則腥風血雨暗湧。剛剛即位的新皇或是上朝多年的舊皇,從未有一個皇帝會放心自己的皇位,身在高處,享受萬人之上的尊貴榮耀,卻也同時承受著孤獨的冰冷。要分辨話語真心,誰是賢臣,誰是奸佞小人,也要擔心自家兄弟的起兵造反,或是邊疆的隨時爆發的兵亂,成為皇上,一國之君,權勢最高處。

參考資料:《晉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