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二十四)

聚精會神

“聚精會神”這一成語,原意為心神聚合,會集眾人的智慧。後來用以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語出漢代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kuí)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真情實意)誠(誠懇之心)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罪過;過失)。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割烹的意思),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自賣其身;自售其才能),寧子飯牛(喂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故世平主聖,俊艾(賢德之人)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之君,獲稷(后稷,周朝的先祖)、契(高辛氏的兒子,堯、舜時皆為司徒,封於商,即今商丘)、皋陶(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伊尹(名摯,商初賢相)、呂望(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明明(明舉賢才)在朝,穆穆(威儀盛大的樣子)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是‘彰’。互相配合,更能顯示出各自的優點)。雖伯牙操遞鍾(琴名),逢門子(即逢蒙,五帝帝堯時期一個善於射箭的人)彎烏號(弓名),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這段話可翻譯為:過去賢人懷才不遇的時候,把自己胸中的良謀上疏給君王,希望君王能夠採納,以圖能為君王服務,而君王卻不用他們的良策,儘管他們是一片赤誠之心,卻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他們不但做不了官,而且有時還惹君主不高興,想遣散、驅逐他們又找不到他們的罪過。所以夏朝末年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伊尹只好做烹調之事,商朝末年有宰相之才的姜尚被困於屠宰生涯,百里奚以五張羊皮的代價賣給秦國的養牲人,春秋時的賢人甯戚只好喂牛。他們不這樣就無法維持生計。到他們遇到明君聖主的時候,運籌合乎主上的意願,他們的諫諍即被主上採納,進退都表現他們的聖德,在官位上能夠施行他們的治世方略……所以有太平、聖主,賢德之人將自動地依附,譬如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六個聖主之君,就獲得了后稷這位教世人種莊稼的賢人、契這位能教化民眾的賢人、皋陶這位善於掌刑獄的賢人、伊尹和呂望那樣的經天緯地之才。賢者被明舉在朝,列於朝廷,聖賢們聚精會神,互相配合,更能顯示出各自的優點。這樣,他們的各得其所,即使熱愛鼓瑟的俞伯牙操起名琴,善於射箭的逢蒙操起令人喜愛的弓箭,也不足以比喻他們的得意啊。

王褒,字子淵,西漢蜀人。宣帝時由益州刺史王襄舉薦,得到宣帝的召見,命他作《聖主得賢臣頌》。其中一段述說聖主和賢臣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賢才是國家的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的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聖人和君子正是聖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地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便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聖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

文中提到的聖君商湯即都於亳(今商丘)的商國國君和商朝的開創者;所提到的“賢者”契是都於亳的帝嚳的兒子,堯、舜時皆為司徒,封於商,“敬敷五教”,使官民得到教化,天下太平。文中說到的伊尹即商國、商朝時商湯的宰相,文中說夏商周時期像商湯那樣的聖君任用賢才,像契、伊尹那樣的賢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聚精會神”就成了成語,用來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例句:“而中外多事,蠹弊滋長,因循歲月,未臻厥成,其故何哉?君臣之間,聚精會神之意常少,而事物之來,敝精勞神之患常多,此正今日之大病也。”(宋代袁甫《右史直前奏事第二札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