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

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

一、与学生沟通


1、课上互动与交流


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主要是以提问为主,针对不同的学生会稍有差别。例如比较内向的学生我们基本是多鼓励和引导,即使是提问也会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课上还会有一些学习好思路比较快但很调皮的孩子,我们对他们也要少批评,语言不要过于激烈,采取打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的形式。


眼神交流讲题时眼神的交流也很重要,尤其关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讲一些鼓励性的故事、做题积分换奖品、做些上课道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不过老师要把握好尺度,别因为活跃课堂而影响了教学进度。


2、课下的交流


课下的交流一般是学生会拿一些问题来问,那处理的方式可以当场解答,如果时间紧而且题目较难可以过后打电话或发邮件答疑都可以,最好给学生一个许诺在什么时候一定给出解答。做这些更多的在另一面体现出你是一个负责任、可亲可爱的老师。


有时课下和学生也可以简单的交流,老师尽量自然但不要总是询问的口气。一般说上几句,孩子就会和你畅所欲言的,虽然可能很幼稚,或者你很累时,也切勿表现的烦躁。
二、与家长的交流


1、课上与家长的交流


宣布课堂纪律在课上,尤其是在第一次开课的时候,就要先和家长说好以下几点:上课关闭手机、不要随意的走动、随便说话;如果还有家长在课上打电话或者说话,很简单老师可以停下来微笑地看着他,接下来班上的所有人都会跟着你的眼神盯着他,不用你说家长自己就会不好意思的,所以事先讲好规矩很重要。


有的老师可能会遇到上课讲着讲着题就有家长插话,指责讲的不合理,作为老师这时一定不能针锋相对,但要体现老师在课上的控制能力,你可以说上课的时候只有学生能问我问题,家长有问题课下交流,不要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上课。


2、课下与家长的交流


在课下家长都会不定期的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在每次上完课时,及时作好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哪个知识点不足或掌握得好就都了解了,同样可以体现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对于目前学生的状况,家长可能会咨询上什么班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那老师对学校的班型和相应的知识体系要了解,最好经常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也是很有好处的。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生源多多---先招生,后收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