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存在感為何不高?

壯族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漢化最明顯的民族之一。 壯族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被認為是壯族最早的先民,屬於廣西的土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注意力轉移到南方,派尉屠率領50萬大軍兵分五路進發嶺南,通過三年征伐,於前224年戰勝西甌人統一嶺南地區,將該地區首次納入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秦朝在嶺南共設桂林、南海、象三郡。


作為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存在感為何不高?


自秦朝起,此後歷朝歷代都對廣西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管轄統治,同時將大量漢族人口遷居嶺南,實行越漢雜居,在戰亂時期嶺南是一片不受干擾的安樂沃土,北方難民所帶來的先進文明有力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生產發展,隨著漢族人口的增多和影響作用的不斷提升,壯族被逐漸漢化已經成為常態,已經不像其他大的少數民族那樣有特色。

1、壯族的地理位置

這裡的位置指的是民族主要分佈區。

今天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存在感較高的主要有滿族,蒙古族,回族等,這些民族除了人口相對較多,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分佈位置幾乎全在北方。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基本奠定了漢人的統治區域。這片區域北到長城,西至青藏高原,橫斷山脈,東面和南面是廣袤的海洋。

而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歷史地盤,而且還長期與漢族統治的中原對峙,北方民族強盛起來了,還能南下統治中原。

這些地區自清朝以後全部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因為其位置偏遠,離心力強,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所以從清朝以來中央政府對滿族蒙古族以及回族等邊疆少數民族的關注持續不減。晚清,把滿洲、蒙古和西北向漢族開放,結果除了滿洲地區,滿洲人聽皇帝話,沒有反感,而蒙古和西北的回族等都爆發了與漢族的衝突。外蒙古獨立的原因之一,也是晚清開禁政策導致漢人進入。

相比之下,壯族主要生活的廣西地區,自秦始皇時代就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其後雖然兩廣地區不斷爆發叛亂,但兩廣地區始終在中原王朝的控制範圍之內,併成為傳統的漢人統治區。漢族一直都把這一地區視為漢族的傳統地盤,即所謂漢地十八省之一。

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原王朝並不擔心兩廣地區會從中原王朝版圖中分裂出去,這裡漢族融合程度最高。

作為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存在感為何不高?

2、壯族沒有“輝煌”的歷史

這裡所說的輝煌歷史是指該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甚至入主中原,建立新的王朝。

由於我國地形自北向南傾斜的緣故,加上北方地勢平坦,南方地形崎嶇,因此北方的少數民族更容易聚合形成強大的力量,特別是騎兵力量。這使他們具備了南下劫掠中原,甚至建立封建王朝的可能性。

在我國曆史上,蒙古族建立過大一統王朝元朝,而滿洲族更是兩度進出中原,建立金朝和清朝。

相比之下,廣西雖然從古至今也是叛亂不斷,但是因為崎嶇的地形,使得壯族人無法形成改朝換代的強大力量,這也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推翻中原王朝,建立新的封建政權,因此壯族的存在感自然很低。

不過有意思的是,廣西在民國時期曾經是全國的模範縣,其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也數一數二。但當時的廣西省是真正的漢省,且民國時期也沒有壯族這個概念。

直到建國後,全國舉行了規模龐大的民族普查活動,壯族才因此被確定下來,並在1965年成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

3、壯族沒有發達的經濟

今天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雖然是沿海省份,但是其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鄰近省份廣東,自治區似乎成了落後的代名詞。

因為經濟水平落後,廣西甚至壯族都失去了存在感。

從清朝末年闖關東開始,東北逐漸成為我國的工業基地。特別是建國以後,東北作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一度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滿族分佈的核心區域就在東北,這使得滿族的存在感相對較高。

內蒙古經濟雖然不及東北,但因為靠近蒙古國的關係,內蒙古被賦予了窗口的作用,其發展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依託豐富的資源等優勢,內蒙古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

而廣西壯族自治區因為南部越南的關係,經濟在長時間內難以得到發展。從1979年開始,我國和東南亞小霸進行了長達10年的邊境戰爭,雖然給對方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但我方也受到了很大的牽制,特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發展。

因為靠近邊境戰場的緣故,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起步較晚,一度舉步維艱,難以吸引到外資等優勢條件。

再加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自治區,整體發展規劃和全國整體發展規劃不協調。這使得廣西在發展自治區經濟的過程中,與其他省份大相徑庭。在東部沿海省份主抓沿海、沿江地區時,廣西卻將大量的資源投向了交通不便,區位優勢不明顯的自治區北部,比如桂林、柳州等地。

所以當東部地區因沿海沿江地區的帶動而快速發展,反其道而行之的廣西發展卻舉步維艱。

沒有發達的經濟,意味著從來不會有過多的話語權,所以連帶著壯族的存在感也相對較低。

4、文化

壯族人大部分生活在廣西,像雲南、廣東、貴州等等也有較多的人口分佈。因人口基數大,分佈區域廣,反而壯族受漢族文化影響巨大。和漢族的文化交流,慢慢的被漢族文化同化,節日、語言、風俗等方面越來越趨向於漢族。

5、飲食

壯族的飲食習慣大約等同中國南部大區,以大米為主食,飲食禁忌少,與漢族人區別不大。所以反而不如回族、藏族等有自己獨特飲食文化的民族存在感強。

作為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存在感為何不高?

6、節日

壯族人民也過春節、三月三等中國傳統節日,自己民族特色的節日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壯年,但是由於傳承等原因,民族特色不夠濃郁,所以認知度較低。其他像潑水節、開齋節等等名氣大了許多。

7、宗教

壯族古時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朝以後由於社會的融合受佛道儒的影響,並沒有特殊或者神秘的宗教信仰。這方面又完全不如苗族、藏族、回族等。

8、一位壯族朋友歸納了壯族幾點民族性格

一是壯族人民的包容性強,不排外,現在基本完全被漢化了!壯族人民從古至今都熱情好客!喜歡喝酒猜碼,老一輩人喝酒都是喂酒!就是把酒都倒在一個大碗裡,裡面放幾個瓢羹,敬酒的時候,拿瓢羹舀一勺餵你一口,然後你再回敬喂一口!

二是壯族人民對政治文化的冷漠性;壯族人民很少有人熱衷於政治活動,小民思想甚濃!沒有北方濃厚的官本位思想!

三是地域問題,廣西地處山區腹地,而且山林多是低矮,加上家族內鬥不斷,大民族凝聚力不足;

四是壯族人民安貧樂道,雖然民風強悍,但是忍耐力也是超強,民族野心淡薄!

五是壯族人民的頭狼文化!就是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玉皇大帝,可能在你面前畢恭畢敬,但是心底很難全心全意的臣服於任何人!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人人都想做頭狼!

六、壯族人,包括和壯族同族不同稱呼的布依族,還有傣、岱、侗等壯侗語族,作為百越的後裔,自古以來安於南方,沒有北上逐鹿中原建立王朝的野心,自給自足,對於殺伐征戰不感興趣。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心態,當然了,一旦有敵人來犯家園,也會讓敵人橫屍遍野。

七、政治野心不強,不善於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鬥爭。可以說是出好兵,出大將大帥很少。

八、漢化程度高,與其說漢化還不如說是西化。因為漢族同胞不也在丟了自我,一直在西化的路上。現在穿的、住的、學的其實大都是西化。新一代的壯族人基本丟棄了母語,越來越多的人不會講壯語。雖然目前還有非常多的人講母語,不久的將來很快就會斷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