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港樂曾經輝煌一時,帶領著粵語歌曲走向全中國甚至向全球輸出自己的音樂文化,如今為何感覺後勁不足,日趨萎靡呢?

陳奕迅 - 無條件.mp33:49

來自Laucm

港樂的繁榮期與代表人物

七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樂壇甚至整個香港娛樂行業的最繁榮的時期,誕生的巨星無數,前期有“現代粵語流行歌鼻祖”之稱的許冠傑,“香港殿堂級歌手”林子祥。而比較出名的事件就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歌迷的“譚張對壘” ,直到譚“校長”1988年宣佈不再領獎,這場爭端才開始平息。期間能夠代表香港樂壇的還有以下巨星及組合:梅豔芳,陳百強,王傑,李克勤,“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還有beyond樂隊等。(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私底下友好的譚詠麟和張國榮

隨後扛起港樂“大旗”的歌手有“香港樂壇天后”鄭秀文,“大笑姑婆”楊千嬅,“歌神”陳奕迅,”英皇一哥“謝霆鋒,”英皇一姐“容祖兒,”情歌王“古巨基等華語知名歌手,可是比較年輕的謝霆鋒與容祖兒都已經開始奔四的,而陳奕迅等歌手都開始了奔五的階段了。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新一代香港歌手能否帶領港樂更上一層樓?

其實大家都有目共睹,身邊的外地朋友認識的歌曲都是以前比較火熱的曲目,比如李克勤的《紅日》,張學友《餓狼傳說》等,彷彿對粵語新歌不太感興趣。周柏豪,張敬軒,胡鴻鈞,陳柏宇,洪卓立,麥浚龍等歌手是現在香港樂壇中成績比較出色的歌手,然而除了珠三角及港澳臺地區,在大陸其他地區知名度並不高。而周柏豪憑藉熱門IP電視劇《使徒行者2》成功打入內地,知名度慢慢地上升,但好像對港樂的傳播及影響效果甚微。但正所謂“莫欺少年窮”,眾多香港年輕實力唱將在不停發力,弘揚粵語歌曲文化。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周柏豪在《使徒行者2》中”樂少“一角

香港樂壇影響度下降的原因

1.歐美風以及韓流的衝擊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艾德·希蘭(Ed Sheeran),凱蒂·佩裡(Katy Perry),BIGBANG,EXO等知名歐美歌手及韓國組合風靡整個中國,成為無數中國年輕人的偶像,甚至還出現類似於”中文歌土,英文歌韓文歌是潮流“這種貶低自家音樂,抬高外國音樂的觀念。無可否認歐美音樂有可取之處,可正如周杰倫說“中國風才是最X的”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2.大陸音樂與市場的飛速發展,香港歌手開始重視

張靚穎,薛之謙,胡彥斌,張傑等新生代歌手紅遍大陸,各種綜藝比如《蒙面唱將》,《中國好聲音2018》,《夢想的聲音》等節目吸引了大部分觀眾,對大陸音樂刮目相看,衝擊了香港樂壇的地位。作為“歌神”接班人的陳奕迅,一直在大陸市場努力發展,時隔三年才重新發布最新的粵語專輯——《L.O.V.E》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3.香港本地競爭壓力較大,歌手難以專精探討音樂

眾所周知,在香港工作是壓力非常大的,甚至一部分明星都買不起屬於自己的房子。通常香港歌手身兼數職,不僅僅在音樂方面,往往連影視方面的工作也要接,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在這方面就和歐美的歌手不太一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歐美歌手歌曲產量大且優,並且在世界範圍傳唱度較高。(當然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也是加分項)

香港音樂:興盛與衰落,究竟能否重振?

香港著名演員以及“歌神”張學友

作為廣州人,小編十分希望粵語歌曲能夠發揚光大,作為粵語歌的“戰略基地”,希望香港樂壇能夠發出更多的力量!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評論討論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