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预计今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推动5G应用向真正的“使用”发展

4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下降1.1%,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12.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5.2%,比前两个月收窄6.3个百分点;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2月份35.7%回升到52%。

“总体上看,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总体可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黄利斌表示,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影响下,供需两端乏力,内外循环不畅,经济运行受阻。但应当看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和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加快恢复,市场需求出现积极变化,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下降8.8%和15.8%,降幅比前两个月分别收窄15.7个和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12.4个百分点。

“这些变化彰显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黄利斌表示,随着中央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安排的落实,有利因素会进一步集聚,市场预期和信心会进一步增强,将为实现制造业全面复产达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8.2%

黄利斌表示,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巨大冲击。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信息通信业运行总体平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复工复产,截至4月21日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9.1%和95.1%,其中湖北省分别达到98.2%和92.2%。

在疫情防控中,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网络视频等新兴需求快速扩张,互联网应用在满足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利斌介绍,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移动互联网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长129.1%的基础上再增长39.3%,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在产业发展方面,一季度集成电路、自动售货售票机、电子元器件产量分别增长16%、35.3%和16.2%,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预计今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

据统计,截止到3月底,全国已经建成5G基站19.8万个,套餐用户5000多万,真正连到5G网上的有2000多万个5G终端。

5G终端方面,截至4月22日,已经有96款5G手机终端获得了入网许可,销售价格在两千多元的5G手机开始在市面出现。商用5G的专业模组,手机里的通信模块,工业生产一些装备上用的模组也已经推出,可以支持5G 8K电视、5K工业生产线、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

此外,多项5G应用开始落地,超高清视频、云游戏、AR、VR等消费领域应用更加广泛。5G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试点示范更加深入。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5G+远程医疗、智能医护机器人、无人消毒、远程教育、在线办公等应用加快实施,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更加直观的5G体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优化创新环境,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重点做几个方面工作:强基础、打造优质网络,预计今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重创新、释放消费的潜力,支持手机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类丰富、性价比高的5G手机,推动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优化套餐设置逐步降低流量的资费水平、信用购机等举措,带动5G的消费;攻难点、解决共性问题,推动5G应用由“示范”向真正的“使用”方向发展。

继续鼓励相关地区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受疫情的影响也较大。黄利斌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车由于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一季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了60.2%和56.4%。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随着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有关政策的落实,汽车的产销形势将进一步得到恢复甚至好转。”黄利斌称,下一步将在做好疫情防控、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具体实施方案,并做好新能源汽车车型公告管理、补贴清算等相关工作。二是加快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目标;同时加快编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领域提高车辆电动化水平。三是继续鼓励相关地区出台用电补贴、便利使用等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优化配套使用环境,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