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導語:春秋戰國時期是大動盪、大發展時期。國與國之間充滿了矛盾與紛爭。正是缺乏中央的大一統,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春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史記》)。各諸侯國在激烈的競爭中為避免亡國的厄運,競相改革。面對時代的大變革,一批士人獨立思考和探索解釋社會現象、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理論。由於士人成分複雜,立場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因此形成各派理論,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產生於這一時期的諸子百家的學說對後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特別是儒家和法家,以後的統治者大都將二者思想融合起來作為治國思想,二者在歷史上的作用極大,而且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價值,仍然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一、孔子的政治理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論語》

孔子路過泰山腳下,看見一個身著縞素的婦人在幾個新墳前哭泣。孔子派子路去問:“你哭什麼呀?”婦人說:“山裡有老虎,把我公公和丈夫吃了。”“那你為什麼不搬家呀?”婦人臉色大變,說:“(這裡)沒有殘暴的政令。” 孔子感嘆道,苛政猛於虎呀!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反對苛政實行德政,要以“德”治天下。孔子認為“德”是儒學的核心之一。什麼是德政?政治家、君主怎樣不缺“德”?孔子給了個答案: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正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

“正者正也。”意思是政治就是思想品德正。“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要是正人君子,底下人怎能不是正人君子呢?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季康子應該以身作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

“我是正人君子,那我能不能殺壞人?”孔子對曰:“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意思是用政治、刑法引導大家的話,人們可能不犯錯,但是“民免而無恥”。用道德教化、風拂百草的方法,教育感化,讓他發自內心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恥且格”。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這是孔子最直接的治國宣言。什麼是“敬事而信” 。“敬事”就是敬業。“節用而愛人”就是不能太奢侈。統治者如果太奢侈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歷史上的昏君暴君沒有一個是簡樸的人。把“德”變成“德政”用在老百姓身上,讓統治者約束自己,以善以仁以愛對待百姓。

二、法家的治國思想。

韓非子是法家發展到末期的集大成者,他是法家諸多理論家跟實踐家中最傑出的一個。在他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為首,主張“勢”,在政治和治國當中,權利和威勢非常重要。第二派申不害強調“術”,即政治權術。第三派,商鞅強調“法”,即法律和規章制度。說到法家思想,其實更多的是一批實踐家。而韓非在理論上的成就最高,我們稱他為理論上的集大成者。韓非子也喜歡講故事,中國古代思想家喜歡通過故事寓言來講道理。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蹠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則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 —— 《韓非子》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有一個壞小孩兒,父母鄉里老師怎麼勸他都不改,為非作歹。面對“混世魔王”怎麼辦?怎麼教育他,怎麼感化他,怎麼勸說他,都不行!韓非子說政府行。帶著軍隊、拿著刑具來,銬上手銬。帶走先打80大板,“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韓非子告訴我們:治亂世必用重典,嚴刑峻法。他用這種方法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法家見效奇快,但是不能長久,長久一定是暴政。永遠保持這種高壓狀態,老百姓早晚會造反。例如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

通過孔子和韓非子的政治主張,細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國理念

陳勝吳廣,帶著900庶民要去漁陽戍邊。走到安徽大澤鄉,遇到大雨,道路被沖毀了。“遇雨失期,失期當斬。”(《史記》)也就是說這900人走到北京將被殺頭。最後“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秦朝那麼大的江山基業很快就倒塌了。

夫聖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 ——《韓非子》

聖人治國不靠著老百姓都是好人,而是靠著老百姓不敢做壞事。天生是善人,全國可能不到兩位數。韓非或是法家認定,這個國家是由一群道德敗壞、先天就很糟糕的人組成的,因此必須用嚴刑峻法來控制他。

三、“德”應該與“法”並存。

光以“德”治國似乎不夠,儒家理想的社會狀態就是“德”,但是它註定會讓人失望、絕望的。因為他們所期待的那種理想國永遠實現不了。只依靠“法”,會產生負面作用。而且法家的假設有問題,我們不能把假設直接當成現實。再者深究它的研究方法,先秦思想家是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說明一個道理,故事可能是編的。

治理國家“德”應該與“法”並存。“德”要求做的是優秀那條線。“法”要求的是不要違背及格線。這裡面有空間在。這個空間不能都用道德標準去要求,否則你會期待一個特別高標準的社會,這個社會是很難達到的。首先實現“法”是第一步,然後在這基礎之上在往上實現。

結語: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到:“九州生氣恃風雷” 。什麼是風雷?“九州生氣”靠“風”,就是道德的風來風拂百草,引申為教育教化。 “雷”指刑法。國家要想有生氣靠的是教育和刑法並重。能用“德”的時候儘量不用“法”,有溫度的社會也許更好吧。


專欄

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與宏觀邏輯

作者:人民網慕課

69幣

5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