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青青子衿,天天都開心。各位朋友,我是你們假裝的老朋友,學子衿。今天,子衿要分享的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韓非。

韓非也被尊稱為韓非子,是戰國末韓國貴族,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師從荀況,著有《韓非子》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堪稱春秋戰國最長的學術著作。可這樣一個貴公子加學霸,子衿為什麼要把他稱為“悲劇式”的人物呢?

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韓非

關於韓非的資料,司馬遷只寫了簡單的幾句。我們只知道他是韓國王室成員,口吃,其文章被秦始皇賞識,入秦後因《存韓》一文入獄,後死在獄中。至於其他的推測看法,對於我要說的問題既沒有必要,也被能保證一定可靠,這裡就不談了。

從《韓非子》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類似勸說君主的諫文,這些應該是韓非在韓國時上書給韓王的,可惜都沒有被採用,否則韓國在戰國末期也不會如此難過。而同時,《韓非子》中也有大量的關於君主應該提防身邊的倖臣的文章,恐怕他們阻塞君主和臣民的交流。加上韓非口齒不清和昏庸的韓王,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一個場景。

韓非雙手捧著諫文,上面刻滿了自己對韓王苦口婆心的勸說,可看守宮門的內侍卻遲遲不肯奏報。對於這個無權無勢、只有一個貴族空名的韓非,那些得寵的內侍自然不會放在眼裡,反而會偷偷笑他的口吃。

終於,韓非見到了韓王,他呈上諫疏,希望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但結結巴巴的話還沒傳到韓王耳朵裡就被駁回了。王榻上的韓王舒展了下慵懶的身子,輕一擺手:“好了,知道了,回去吧。”

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韓非只得退回宮門外,他痴痴地看著偌大的王宮,兩行清淚無言落下。因為他知道,這華麗的宮宇也許就快要被外敵的鐵騎踏平了。

笨拙口舌被人嘲笑並沒有讓韓非放棄,反而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入透徹。他幾乎讀遍了春秋戰國五百年的史冊--《韓非子》中列舉了大量的歷史故事--企圖尋找到歷史興亡的密碼。數十年的思考讓他得出了一整套的治國理念和施政方略。

韓王的冷落沒有使他灰心,他相信即使君主是平庸的“中人”,採用他的理論也能保全國家。

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秦始皇

他精彩的文章和獨特的理論始終沒有被韓王接納,但卻受到了西方一位君王的賞識。秦始皇非常喜歡韓非的文章,希望得到這個治國奇才。迫於秦國的壓力,韓非不得不離開韓國。但一篇《存韓》卻使他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鄉了。

關於《存韓》一文到底是不是韓非寫的,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李斯為了陷害韓非有二心,偽造給秦始皇看的;也有人說韓非始終惦記自己的國家,即使秦國的統一不可避免,他還是希望能保全韓國。子衿是比較贊成第二種說法的,因為《存韓》一文寫得實在是太誠懇了,而韓非也確實對自己的母國存有感情--幾十年的努力不可能輕易放棄。

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李斯

《存韓》中寫到,韓國夾在秦國和東方五國之間,備受欺凌。秦國要攻打東方,就要借道韓國,韓國不敢拒絕,等到秦國得勝回去,捱了打的東方五國便把氣撒到韓國身上。韓國實際上已經相當於秦國的一個郡了啊。韓非幾乎是哭著乞求秦國能放韓國一馬,這樣的情感是裝不出來的。然而,韓非終究還是死了,韓國終究還是亡了。

他是先秦最後一位哲學家,卻也是最悲劇的收場!

韓非子

不僅如此,因為韓非的法家理論非常現實而嚴酷,使得後世對他的評價都很負面。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韓非抓住了自以為堅實的基礎--利益,他的所有理論推導通通建立在利益關係之上,這也是後世儒家批評他的原因。可有誰會替韓非想想,一個有話說不出的人,一個看遍了五百年弱肉強食的人,他不可避免地產生絕望。

“陰用其言顯棄其身”,韓非早已經看到了未來對自己的評價,他高傲地看著世人,毫不留情地揭下他們偽善的面具,即使付出身敗名裂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