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先秦是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的轉變之期,標誌著中國開始從鬆散的部落社會正式進入了有等級有層次的初始社會。先秦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是中華文化音律上的第一段音符,為後世中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採風觀詩"是先秦時期重要的民情民意的採集制度,將當地的民情民俗,時政評價經採集之後上呈天子已達到觀風之政的目的。《國風》和《小雅》作為《詩經》中的優秀著作,其中的很多篇章就是通過"采詩觀風"制度採集編纂而成。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一、以詩歌小調來反映社會輿論和民生狀況,便於統治者瞭解民情民意,觀政教得失,為其治理社會提供了一面鏡子

據記載,"采詩觀風"制度最早源自於周代,是周王朝創立了"觀風知政"的傳統。為此周朝專門設立了采詩官,采詩官的職責主要定期到全國各地收集詩歌,然後經過專門的人整理之後進行編曲,最後由太師呈上於周天子。

由此可見,周朝的採集詩歌並不僅僅侷限於收集詩歌,還包括了對詩歌進行整理,編曲。接著在對詩歌進行藝術上的美化之後,最後才能呈上週天子。通過詩歌這種娛樂的方式瞭解民情民意,漢朝也曾效仿古制。

漢初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傳統。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效仿古制,設立了樂府,派遣專門的"風俗使者"進入民間採集詩歌,在進入藝術的加工之後,編製成精美的樂曲舞蹈,通過"入樂"的方式瞭解民情,反觀政教得失。漢樂府的詩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

除此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也繼續實行"風俗使者"充當采詩官,負責到民間採集歌謠,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俗使者"並不僅僅侷限於採集歌謠,還充當了"察訟檢獄"的職責。

元稹曾經在《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中說道:"秦漢以還,采詩之官既廢,天下妖謠民謳歌訟諷賦曲嬉戲之辭易隨時間作。"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這也就是說,自先秦秦漢以來,傳統意義上的"采詩官"被政府廢棄,取而代之的是太尉太傅這一類的官職兼任。這些官職的官員通常為了掩蓋政績上的缺失,並不會真正去到民間採集歌謠,而是找專門的人寫出來,然後呈交給天子。這並沒有起到"觀風之政"的作用,因此遭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抨擊。

先秦時期,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後,教育和文化的發展也極其低下,民眾通常用歌謠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達自己當朝統治的歌頌或是諷刺。

因此先秦時期,這些廣為流傳的民間歌謠,鄉野小調,是民意民情的集中體現。於是先秦政府設立專門的"采詩官",收集這些民間的歌謠小調,方便當朝統治者及時瞭解民情民意,觀政教得失,成為天子統治者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

二、社會動盪矛盾衝突不斷誘發輿論,統治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詩歌引導社會發展

先秦時期嚴格的等級制度,人為的把社會上的人分為三六九等,階層上的壓迫嚴重,受到剝削的底層民眾對於上層統治者十分不滿。

再加上先秦時期,教育普及的程度很低,底層人民接受教育的機會幾乎為零,因此他們更能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更容易建立相同的情感與意志的聯繫,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群體意識。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在這種群體意識的推動下,容易對上層階層的人們形成思想意識上的壓迫。讓上層統治者不得不注意到這種社會輿論,吸納認識到底層的意見。

從夏朝建立開始,人們開始尋求治國的方式和理念,從夏商的衰敗到西周的建立,政治家們開始注意到體察民情的重要性,因此"通民情,曉民風"成了當時統治者重要的工作。

先秦統治者們在總結夏商滅國的經驗中,認識到民眾的力量不可小看,民眾形成的巨大的輿論力量能夠對統治者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因此就有著"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

西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將采詩觀風的職責納入了這套禮樂制度當中。在"采詩觀風"在操作上,朝廷主要採取了兩種機制:采詩和獻詩。

在采詩的系統下,也有兩種采詩機制,一種是"巡狩采詩",一種是"王官采詩"。王官采詩顧名思義,也就是政府專門設立采詩官。這些采詩官定期負責到民間去收集詩歌,采詩的範圍在鄉、邑、國三個地域層級展開,收集詩歌的對象是各個區域的平民百姓。

采詩官所採集的詩歌也並不是所有類型的詩歌都毫不選取,採集詩歌的目的是為了幫統治者瞭解民意,觀政教得失的。因此采詩官採集的詩歌也多跟當時的政治政策統治相關的。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巡狩采詩指的是天子在巡狩期間,由樂官專門演奏從各個諸侯國收集起來的詩歌,以便天子瞭解各個諸侯國的治理情況和各個區域的民族風情。

周天子每五年巡狩一次,天子巡狩期間,各個諸侯國也會主動獻詩,以表達自己對周天子的尊敬和臣服之意。在獻詩的系統下,主要是由一些王公貴族階層的人主動向天子貢獻詩歌,這也是王公貴族階層向上納諫,諷諫王政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君主有了過錯或政策上有所偏失,詩歌就成了納諫的重要手段。

與現代社會中人們表達民意的方式相比,先秦時期,人們表達民意的方式很單一,只有通過詩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詩歌在先秦時期就是社會輿論的重要承載手段,詩歌和民謠就是先秦時期的社會輿論的體現方式,而政府設立采詩官收集詩歌,實質上就是收集輿情和維護社會秩序。

除了觀民風之外,詩歌歌謠也是先秦統治者構建輿論秩序的重要手段。禮樂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目的實質上是讓社會各級成員按照統治階層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對人們的思想進行引導和控制。

統治者通過禮樂來宣傳統治者的價值觀和意志,通過禮樂來掌握社會輿論的走向。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的"統治者真正需要的,是所有的老百姓全部停止思想"。所以通過采詩官採集上來的詩歌經過潤色和藝術化之後再流傳到民間,教化百姓,是先秦統治者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手段。

三、"采詩觀風"一方面可以反映百姓生活社會現狀,另一方面也方便統治者進行社會引導,其中蘊涵了深刻的民本思想

采詩官在先秦時期是政府專門為收集民間歌謠詩歌而設立的官職,他們的稱呼也各有不同,有"酋人"和"行人"等。他們一般有兩個職能,一個是宣令,是用來宣傳統治者政令的,另一種功能就是採集詩歌。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東晉杜預在《春秋左氏傳》中曾說:"酋人,行人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徇於路,求歌謠之言。"

先秦時期,采詩之官往往由歲數大者擔任,這個跟先秦時期的民風有關,民間通常尊敬長者。因此由長者擔任采詩官,拿著木鐸徇於路,聽到木鐸聲音的貧民百姓都會上前獻詩歌。

在這個過程當中,采詩官跟現在社會的記者只能相類似,采詩官除了採集收集民間本身就有的歌謠外,還沿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編曲雅化之後呈交統治者。

民間傳頌的歌謠數不甚數,歌謠的類型也多種多樣,統治者事務繁多,"觀風知政"雖然是統治者瞭解民情的重要渠道。但是民間的歌謠也不可能每一首歌謠都會呈現給統治者,所以采詩官在民間採集歌謠的時候,也會有所取捨。

采詩官設立的目的就是在於統治者的"觀風知政"明政教得失,因此采詩官在收集歌謠的時候,往往以政治類型的歌謠為主。政治類型的歌謠也是社會輿論的載體,是先秦時期重要的輿論機制。

由采詩官從民間收集的歌謠,並不是不加以選取和選擇呈現給統治者,而是經過太尉著人進行藝術上的美化加工之後呈現給天子,因此在先秦時期的輿論運作之制之中,太尉就是最早的輿論把關人,將什麼樣的詩歌呈現給天子也是由太尉決定的。

“采詩觀風”:先秦以來,收集詩歌小調是如何成為社會輿論機制的

先秦時期,教育普及程度及低下,人們的文化素養程度不高,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更大。歌謠作為先秦時期人們普遍運用的娛樂方式。天子將從民間採集來的詩歌加以選取加工之後,再由采詩官反傳給民間普遍傳唱,由此來加以進行輿論引導。

這個時候,反傳給民間的歌謠上有統治者的思想意識在裡面,因此反傳給民間的歌謠,加以傳唱有利於統治者意志的傳達,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這也是最早的引導輿論的機制。

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因此先秦時期的輿論機制具有明顯的侷限性,輿論運行的機制也較為簡單,輿論發展的運行速度也低下,但是作為早期的輿論之制,其中所蘊含的民本思想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參考文獻:

《詩經》

《漢書》

《禮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