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发展时期。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与纷争。正是缺乏中央的大一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史记》)。各诸侯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避免亡国的厄运,竞相改革。面对时代的大变革,一批士人独立思考和探索解释社会现象、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由于士人成分复杂,立场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因此形成各派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特别是儒家和法家,以后的统治者大都将二者思想融合起来作为治国思想,二者在历史上的作用极大,而且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孔子的政治理念,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看见一个身着缟素的妇人在几个新坟前哭泣。孔子派子路去问:“你哭什么呀?”妇人说:“山里有老虎,把我公公和丈夫吃了。”“那你为什么不搬家呀?”妇人脸色大变,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 孔子感叹道,苛政猛于虎呀!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要以“德”治天下。孔子认为“德”是儒学的核心之一。什么是德政?政治家、君主怎样不缺“德”?孔子给了个答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正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正者正也。”意思是政治就是思想品德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要是正人君子,底下人怎能不是正人君子呢?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季康子应该以身作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我是正人君子,那我能不能杀坏人?”孔子对曰:“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意思是用政治、刑法引导大家的话,人们可能不犯错,但是“民免而无耻”。用道德教化、风拂百草的方法,教育感化,让他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耻且格”。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这是孔子最直接的治国宣言。什么是“敬事而信” 。“敬事”就是敬业。“节用而爱人”就是不能太奢侈。统治者如果太奢侈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历史上的昏君暴君没有一个是简朴的人。把“德”变成“德政”用在老百姓身上,让统治者约束自己,以善以仁以爱对待百姓。

二、法家的治国思想。

韩非子是法家发展到末期的集大成者,他是法家诸多理论家跟实践家中最杰出的一个。在他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势”,在政治和治国当中,权利和威势非常重要。第二派申不害强调“术”,即政治权术。第三派,商鞅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说到法家思想,其实更多的是一批实践家。而韩非在理论上的成就最高,我们称他为理论上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也喜欢讲故事,中国古代思想家喜欢通过故事寓言来讲道理。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 《韩非子》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有一个坏小孩儿,父母乡里老师怎么劝他都不改,为非作歹。面对“混世魔王”怎么办?怎么教育他,怎么感化他,怎么劝说他,都不行!韩非子说政府行。带着军队、拿着刑具来,铐上手铐。带走先打80大板,“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韩非子告诉我们:治乱世必用重典,严刑峻法。他用这种方法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法家见效奇快,但是不能长久,长久一定是暴政。永远保持这种高压状态,老百姓早晚会造反。例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

通过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细品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陈胜吴广,带着900庶民要去渔阳戍边。走到安徽大泽乡,遇到大雨,道路被冲毁了。“遇雨失期,失期当斩。”(《史记》)也就是说这900人走到北京将被杀头。最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朝那么大的江山基业很快就倒塌了。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圣人治国不靠着老百姓都是好人,而是靠着老百姓不敢做坏事。天生是善人,全国可能不到两位数。韩非或是法家认定,这个国家是由一群道德败坏、先天就很糟糕的人组成的,因此必须用严刑峻法来控制他。

三、“德”应该与“法”并存。

光以“德”治国似乎不够,儒家理想的社会状态就是“德”,但是它注定会让人失望、绝望的。因为他们所期待的那种理想国永远实现不了。只依靠“法”,会产生负面作用。而且法家的假设有问题,我们不能把假设直接当成现实。再者深究它的研究方法,先秦思想家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故事可能是编的。

治理国家“德”应该与“法”并存。“德”要求做的是优秀那条线。“法”要求的是不要违背及格线。这里面有空间在。这个空间不能都用道德标准去要求,否则你会期待一个特别高标准的社会,这个社会是很难达到的。首先实现“法”是第一步,然后在这基础之上在往上实现。

结语: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 。什么是风雷?“九州生气”靠“风”,就是道德的风来风拂百草,引申为教育教化。 “雷”指刑法。国家要想有生气靠的是教育和刑法并重。能用“德”的时候尽量不用“法”,有温度的社会也许更好吧。


专栏

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宏观逻辑

作者:人民网慕课

69币

5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