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據王國維《觀堂集林》推斷:周武王伐紂,從元月發兵到四月班師,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滅商大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不過武王伐紂應算一場未盡的勝利,殷人實力尚存,周國雖佔了天下之主之名,但當時卻沒有天下共主之實、之威,從武王安撫殷人遺民的一系列安排中可以看出端倪。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著名學者王國維所著《觀堂集林》

首先善待商王室,讓紂王之子武庚繼續駐守朝歌,領殷地、奉商嗣,只是名分降為諸候,以消弭了商人的拼死決心;命召公放箕子出獄,命畢公放百姓出獄,在商容家所屬里巷內褒揚他的德行;命南宮括用鹿臺的錢財和巨橋的糧食賑濟貧苦的野民和奴隸;命南宮括、史佚展示殷人國寶九鼎和寶玉;命閎夭修繕比干之墓;命宗祝在軍中祭祀陣亡將士。

接著又以殷地初定,百姓還未安定為由,封三弟管叔鮮于鄴(管國:今淇縣以北,湯陰一帶),封五弟蔡叔度於鄘(蔡國:今駐馬店),封八弟霍叔處於霍(霍國:今山西霍州),名為輔佐武庚治理殷國,實際上是就近監視殷國動向,稱為"三監"。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2武王克商設置三監監視殷商武庚

有人讚揚周武王仁德--"滅國不絕祀",但筆者認為是當時武王對商國殘餘勢力十分忌憚,不敢痛下殺手。要知古之成大事者沒有心慈手軟之人,當時朝歌雖然陷落,但心向商王朝的諸侯國還很多,尤其是豫南豫東和山東地區的諸侯方國大多不服周國,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於是周武王姬發動了東征,據《逸周書·世浮》記載:"武王遂徵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大意為:武王東征時先後共滅掉九十九個諸侯國,斬殺各國將士十七萬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虜各國臣民三十一萬零二百三十人。總計征服六百五十二個諸侯方國。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3《逸周書》等是研究上古歷史的重要補充史料

此處"億"為十萬,諸侯只是統稱,並不全是有方國實力的諸侯,以氏族部落為主。東征時武王就收起了仁慈一面,血腥殘暴、滅國毀家,被俘的幾十萬人大部分成為西周的生產奴隸。

關於西周滅商的很多記錄都存在矛盾,一面要誇大周人的武勇,一面又要體現周人的仁德,都為了增強西周代商的法理性,這種美化在中國每次改朝換代時都會出現,所以看待歷史事件需要客觀、辯證。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4西周時期仍有大量奴隸存在

關於武王撤軍返回周地後的情況,《史記·周本紀》中有句和上下文沒有聯繫、十分突兀的記述:"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

"豳地"在哪裡?今陝西咸陽彬縣、旬邑縣一帶,周族故地,沒有高山,即使有高山也看不到數千裡外的商朝都城。武王召心腹大臣一起登山,不是為了表達心中豪情萬丈,而是心中有遺憾,因為連番征戰,周軍實力大損不得不撤,未盡全功。

要知周軍甲士不到五萬,加聯軍應不超十萬,在牧野敗七十萬商軍,東征斬殺十七萬勤王之師,自身豈能毫髮無傷?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5武王伐紂雖然勝利,但也受到很大損失

再看其後武王的表現,《史記·周本紀》雲:武王回到周,徹夜不眠。周公拜見武王問:"為什麼不睡?"王說:"告訴你:只因天不受殷的享祭,已經六十年了,郊外害蟲成群、野獸橫行。上天不保佑殷朝,我們才能成功。……我還沒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覺!"

實錘了吧?連武王自己都承認首次伐商並未取得全功,但當時周國已無力發動第二次進攻,只好先安排國內事務,等待第二次伐商時機。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6武王封聖王后人被小說演繹成“封神之舉”

武王巡狩,記錄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諸侯,分賜殷的宗廟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作文"宣揚自身武勇和正義性,"分賜(贓)"提升諸侯地位,鞏固聯盟關係。

武王追懷古代聖王,因而嘉封神農後代於焦、黃帝后代於祝、帝堯後代於薊、帝舜後代於陳,大禹後代於杞。接著又封功臣謀士,姜尚是第一個被封的諸侯,封於營丘,為齊;封周公旦於曲阜,為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這一次分封看似照顧到各方面,但實際上,只有豫北豫中地區的封地是實封,由武王幾個年齡較長的弟弟擔任國君;而豫東、豫南(上古聖王之後)、山東(姜尚、周公)、河北(召公)的封地都是虛封,因為當時這些地方並不在周國的實際控制範圍內,這樣的操作大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的意味。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7西周早期分封形勢圖

武王克商後第四個年頭(實為第三年),周武王因病去世,其嫡長子周成王姬誦繼位。由於成王僅有12歲,不能處理軍國大事,此時天下剛定,各種勢力都在盯著周政權,出於大局考慮,周公代成王行使軍政大權。

周公攝政引發周王室嫡系子弟極大不滿,按照商周慣例,王室傳承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嫡長子繼承製,二是兄終弟及制,縱觀西周一朝基本上嚴格遵循了嫡長子繼承製。(除周孝王,死後又重新恢復嫡長子繼承製)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8周公輔政(攝政)

文王長子伯邑考早亡,武王是文王的次子,以嫡長為序接任王位。他死後,兒子年幼暫不能理政,也應由武王三弟管叔鮮監國攝政,周公旦只是武王四弟卻行攝政之權,加之鎬京和豫北之間信息聯絡不暢,自然引起管叔等人不滿。

PS:史料記載,文王前十子都是王后太姒所生。是否合理筆者無法解釋,估計只有文王的嫡子才參與排序。召公奭在史料中就沒有明確的順位,估計並非嫡子,因才能出眾受武王重用;另如畢公高,史料明確記載是武王異母弟。

《尚書·金縢》載:"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管叔、蔡叔等人四處散佈流言,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年幼的周成王和重臣召公等也對周公有所懷疑,於是周公向成王解釋自己並無野心,請成王不要聽信流言,成王相信了周公的解釋。周公又專門做《君奭》一文安撫召公,並明發天下,表明自己沒有自立為天子之心,召公奭、姜尚等重臣最終也站在周公一邊。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9召公奭是周初重臣,召公一脈一直輔佐周天子

三監看流言不能分化周王室和周公的關係,就與殷王武庚聯合反叛,這個結盟很出人意料,卻說明兩點:一是三監自身實力不足,二是殷商遺民仍有較強的實力,因此雙方才有結盟的可能。

武庚是個有能力的君主,國仇家恨怎能忘記,他臥薪嚐膽終於等到這個機會,不但答應與三監聯盟,還聯絡東方的徐夷、奄、薄姑、淮夷(自發叛亂)等方國一齊發動叛亂。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0淮夷是商周時代淮水流域很強的族群

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團結召公奭、太公望等人,採取果斷措施,親率大軍東征。周公用了三年時間(相比武王三個月克商艱難很多,可見殷商遺民的潛力),終於平定了三監之亂,誅武庚、殺管叔,流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

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繼續打擊其他反抗勢力,聲勢達於江南。《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江南。"

東征對鞏固周朝政局、擴大轄地起到重要作用,這時周朝才算真正打敗了商朝,徹底成為天下共主。不過此時周王室也面臨新的難題。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1周公用了三年才平定三監淮夷徐夷的反叛

周國以前只是個控地數百里的小國(指實際控制面積),突然間疆域大出十幾倍,其管理難度暴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王室做了兩項重要的決定:一是完善"封建制",二是推行"兩京制"。

何謂"封建制"?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2《詩經》的史料價值不遜於其文學價值

《詩·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即封邦建國之意。周武王克商後,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疆域土地劃分給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讓其建立諸侯國,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國內分封卿大夫和士等,自上而下統治人民,共同拱衛周王室的社會制度。

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等責任。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對封國中分封的卿、士也有權過問。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3西周等級制度下各層級的主要社會作用

封建制下,周王是天下共主,全國的土地名義上都屬於周天子,諸侯都是天子的臣子,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諸侯封國的土地所有權具有雙重性,既屬於周天子,又屬於封地諸侯,諸侯擁有向下分封土地的權力。

網上很多詞條將封建制等同於分封制,並不準確,兩者間存在不少差異。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4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

漢、晉、明代早期的分封也是實封,即將封地的政權、財權、軍權一併交於藩王,藩王可以任命屬下官佐,但品軼有限制,且不能向下分封土地,關鍵是朝廷還會派官員監督,這些藩王的權力遠小於周代的封國諸侯。

漢自七國之亂、晉自八王之亂、明自永樂靖難後,藩王們的實際權力更加縮水,不再掌握實權。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5西漢七國之亂示意圖

而周代不同,周初大多數諸侯不但有封國的冊命,還有組建諸侯國的實際過程,所以周代諸侯對自身封地的掌控力遠遠大於其他朝代。故而中國歷史上真正能稱"封建"的只有西周初年的封國,其餘稱"分封"更為恰當。

三監之亂後,周王室更深刻地認識到封建制的重要性。成王(周公)在武王分封諸侯的基礎上,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

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載,周初分封共七十一國,其中周王室姬姓有四十國,兄弟之國有十五國,而《荀子·儒效》則說姬姓有五十三國,都表明西周封國以姬姓為主體,同時兼顧異姓功臣,在周初確實起到鞏固國體和拱衛周王室的作用。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6西周分封形勢圖jpg

何謂"兩京制"?

是指在京都以外另設副都,也稱陪都、輔都,京都和副都合稱"兩京"。兩京制是中國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創舉,都城的設置,基於地緣政治、尤其軍事防禦的考慮;副都則是補充首都的缺失,發揮著呼應、補充、配合等輔助性作用,與京都形成互相協調,各有側重的格局。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7明朝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圖

西周的都城為鎬京,稱"宗周"(為西周宗廟所在地),是武王所建;武王原有設置雒邑(洛邑)之意,可惜病故,三監之亂後,周公為更好地掌控伊洛地區,威懾東方和南方領土,建立了洛邑,稱"成周"。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8西周兩京實際控制區域

宗周、成周均為攻守兼備的戰略要地,又分別佔據關中和伊洛兩處平原,河流縱橫、土地寬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糧倉。建立兩京制後,西起周原,東至雒邑,即渭、涇、河、洛一帶皆成為周的王畿之地(王室實際控制面積)。

兩京遙相呼應,宗周設六師,成周設八師。成周建成,東可控制東方各諸侯國家,西可以拱衛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對鞏固周王朝的統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封建禮樂話西周(三)——封邦建國三監亂

74.19周公營造洛邑示意圖

武王克商、封邦建國和周公東征、營建洛邑,最終掃平了商朝殘餘勢力,震懾四周方國,並重新梳理了周王室的內部秩序,這些都是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政治舉措,保證西周初期國體、政局穩定,為"成康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絡,如果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