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循環水養殖加州鱸馴化階段的幾點體會

池塘循環水養殖是在高密度養殖的過程中成功引入水處理工藝,實現了池塘養殖增產和尾水淨化兼顧的目標,具有低碳、高效的優點,是傳統池塘養殖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近年來,在國家對環境保護尤為重視以及全社會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將池塘循環水與加州鱸養殖二者有機結合開展低碳、循環的新型生態養殖模式,將有助於加州鱸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


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主要由推水裝置、養魚槽和糞便收集槽等組成(見圖1),養魚槽長18米、寬3米、高2米。其基本原理是養魚槽進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養殖尾水經過一定的物理和生物方法淨化處理後達到循環使用的效果。

池塘循環水養殖加州鱸馴化階段的幾點體會


2

放養前準備工作


對系統各個設備進行全面細緻檢查,確保正常工作。此外,該系統養魚槽是由磚塊混凝土材質建造而成,表面粗糙,而放養初期鱸魚應激性較強烈,為防止嚴重的表皮擦傷和感染事件發生,在放養前半個月維持養殖槽 1.7 米水深,並進行簡單肥水工作,旨在促進養魚槽池壁藻類生長,從而使其表面光滑。


3

消毒工作


放養時間選擇為早上 6:00―7:00,放養前10分鐘,全槽潑灑0.2毫克/升“雙陽碘”並打開底增氧設備。放養過程中小心輕放,對於受傷較嚴重或活力明顯不好的個體及時挑出淘汰。放養工作完成後,除技術員定時觀察鱸魚狀態外,其他人員不應靠近養殖槽。放養工作結束2小時後,打開推水泵10分鐘,對養殖槽水體進行交換。第3 天,再進行一次消毒工作,具體操作方法同第一次。


4

投飼策略


1. 飼料選擇


最好選用育苗廠家使用的飼料種類,如選用其他品牌飼料,確保為加州鱸專用配合飼料,並根據個頭選擇適宜的粒徑大小,粒徑偏大或偏小都非常不利於馴化工作的進行。


2. 投餵量


放養初始階段,鱸魚應激反應較強烈,其攝食量下降,此時投餵量應視其具體攝食情況而定。本次馴化前幾天,鱸魚攝食少,攝食時間長,投餵工作本著讓鱸魚儘量多攝食的原則耐心進行,當投下餌料沒有鱸魚攝食時,應停止投餵,此時飼養人員應待在離養魚槽一定距離的位置,靜靜觀察,如有鱸魚繼續攝食,要接著投餵保持水面有少量餌料,投餵1小時後如有少量剩料應及時撈出。


3. 投餵方式


馴化期間,筆者發現:採用手撒投餵,適當增加力度,增強飼料顆粒落水時的響聲,便於加快鱸魚攝食。投餵時,飼料儘量投餵至遠離飼養人員的區域,這樣也有助於鱸魚攝食。投餵時間應選擇在早晨太陽出來之前和下午太陽落山以後,陰雨天時應減少投餵量。此外,在馴化初期,飼料中應添加5毫克/千克維生素C,有助於減緩鱸魚的應激性。


5

日常管理方面


1. 慎重開啟推水機


馴化初期,鱸魚攝食量較少,長時間開啟推水機不利於鱸魚快速適應新環境,因為推水機運行時形成的水流會刺激鱸魚“頂水”,從而消耗過多的能量導致魚體逐漸消弱。本次馴化過程,主要採用底部增氧,每隔 2 小時打開推水機 10 分鐘,隨著鱸魚攝食量的增加,適當增加開啟推水機的頻次和延長運行的時間,第10天時,結合鱸魚攝食速度快、攝食量大的情況,決定推水機24小時運行。


2. 夜晚值班要心細


馴化階段,夜晚值班人員要認真檢查推水機工作狀態、池塘水位和養魚槽鱸魚情況,且在檢查過程中不應用強光照射養殖槽,以免增強鱸魚應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