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狗可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這三種科學解釋為你解答

頭條的小夥伴們好,今天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麼狗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養過狗的人一定也發現,在許多情形下,狗能洞察飼主的心思,能瞭解動作指令的意思,例如將狗最愛的玩具或食物藏起來(如以布或盒子蓋住),飼主用手指或眼看著藏匿的位置,狗很快就會向飼主暗示的位置進行搜索。若飼主朝東方前進,眼睛卻看向北方,狗便會朝向北方搜索而非東方。

若飼主禁止狗接近食物,只要飼主在附近盯著,狗就不敢靠近;當飼主在附近但閉上眼睛時,狗才會靠近食物,若飼主躲藏在牆後,牆上只開一個小窗,使飼主的視線可以看到狗的行動,此時狗亦會乖乖地遠離食物。

為何狗可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這三種科學解釋為你解答

狗的這些技能,顯示它們具有感知人類社交溝通行為的特殊能力,同樣的能力在14個月大的人類嬰兒就已具備,正是人類要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相較下,與人類演化關係親近的黑猩猩,雖具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就感知人類社交溝通行為的測驗結果,表現卻比狗差。

狗怎麼變成我們的朋友?狗感知人類社交行為的能力是如何產生的,目前有三個理論解釋

解釋一、向人類學習的結果

狗與人類一同生活,對人類文化產生行為上的學習,進而適應於人類文化中生存。換句話說,即狗判讀人類語言與動作的能力是從小與人類相處學習而來。若此理論為真,則狗感知人類社交行為的能力,應會隨著和人類相處的時間增加而提升。但研究發現不同年紀的狗表現出相似的社交能力,即使是9周大的幼犬也有相同的能力。

解釋二、披著狗皮的狼

狗由狼演化而來,狼是社會性獵人,需要與其他個體產生社會性的互動,故此社交能力可能遺傳自祖先。但研究顯示,經人馴化的狼,並不能像狗一樣,透過飼主的暗示就能找到隱藏的食物。馴化的狗與狼在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測驗中(食物藏在鎖住的箱子裡,受試的動物無法自行打開),狗幾乎立即放棄尋找箱子的開ㄇ,而注視著飼主與箱子,但狼會繼續嘗試;顯示狗有利用飼主給予提示的解讀能力,甚至依賴這項能力,而狼則無。

解釋三、馴化的產物

在數萬年以前,人與狗生活在一起,透過天擇的機制,使狗越來越適合在人類的社會中生存繁殖,發展出互利共生的關係。而人類依自身所需與偏好,另對狗進行了選擇性的育種,通過人的干預造成狗馴化時的形狀改變,使得具有與人類產生社交行為能力。

仔細觀察我們的生活周遭,最常見的馴養動物就是狗了,許多狗亦出現耳朵下垂、尾巴捲曲的外形、頭部出現星狀斑點等,這些都是馴化的標記。

為何狗可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這三種科學解釋為你解答

為何有些狗喜歡吠叫?

無論在都市與鄉村,幾乎所有人都聽過狗的叫聲。依據考古學與粒線體DNA的研究,人類約在1萬4000~1萬3500年前將狗類似狼的祖先馴化成現在的狗。狼其實很少吠叫,但馴化的狗卻常吠叫。過去學者認為野生與馴養動物不同的行為,起因於遺傳上的差異,而此差異是選殖過程的產物。

但行為的產生與發展亦受環境的影響,例如:肉鴨與實驗室的大鼠缺乏性展示與其他社會性的行為,但若處於接近自然的環境,它們即可發展出正常的典型行為,顯示環境因子的重要性。許多狗出生後即與人類一起生活,其行為受遺傳與環境的雙重影響。在遺傳性狀的選殖上,人對於牧羊犬比較偏好選殖出吠叫者,但在獵犬則選殖在工作時不吠叫而噤聲者,其他如愛斯基摩犬的選殖則與是否會吠叫無關。


為何狗可以成為人類的好朋友?這三種科學解釋為你解答

愛斯基摩犬

在生活環境上,人類飼養環境提供較多的刺激讓狗想要吠叫,像狗會對可能的入侵者吠叫,而入侵者的回饋動作亦會增強其吠叫行為,例如郵差招惹到吠叫中的狗時,若作出不當的反應,像拔腿快跑,可能會引發狗更多的吠叫。

此外,因人類社會中狗的密度較野外高,更有機會促進狗社會性的吠叫行為,例如關進狗舍的狗群要比野狗更易吠叫。被飼養的狗在生活上有許多需要依賴人的地方,其吠叫可引起飼主的注意,飼主的反應亦強化了吠叫的行為,包含飼主的打、罵,都可能被狗視為一種建立關係的互動。曾有學者研究意大利的流浪狗,它們只在兩種情形下吠叫:狩獵與其他狗群侵入時,這個特性與狼一樣,也就是說當生活環境越接近自然,狗的吠叫頻率將下降而與狼相似。

狗是人類忠實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是我們經由馴化、選殖而來。同時,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與我們對待它們方式,成就了人類與狗目前的互利共生生活。

以上就是今日份的科普,若喜歡本篇文章可以點下關注支持一下,感激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