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響牛業,為把損失降到最低,養殖戶需要這樣做!

當下由於新型肺炎防控“誤傷”養殖業已成為事實,其實不單單是肉牛養殖業,養殖業,幾乎連帶各行各業都會“中招”,至於這種緊張狀態持續多久?我們能堅持多久?就目前生活物質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還能持續多久?……都是問號!


新冠疫情影響牛業,為把損失降到最低,養殖戶需要這樣做!


為把損失降到最低,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堅定市場信心,做好應急預案

下一步隨著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疫情的防控情況的好轉,企業、學校等單位復工復課,餐飲行業將會得到恢復,牛肉市場需求會明顯增加,必將拉動價格上漲;建議相關企業積極探尋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提高牛場繁殖率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做到“三個及時”,及時觀察發情、及時配種、及時妊檢,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確保母牛一年一胎,保證牛場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平衡運行。

做好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預案。充分考慮包括原料儲備、防疫用品、疫情監測與預判、獸藥疫苗和飼料供應變化、物流限制等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未然。牛場實施封閉式管理,做好牛場與外界的隔離,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別是牛口蹄疫、布病等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一定要做好,非常時期,要防止肉牛疫情出現大的波動。


2、加強能繁母牛飼養管理

(1)保持牛舍乾燥潔淨。保持身體乾燥乾淨。定期檢查牛的進食、精神狀況,如果發現異常及時請獸醫診治。確保疫情期間飼料營養供給,保持母牛膘情。

特別是妊娠後期的母牛,每天應保證母牛舍內外運動,以減少難產率。母牛的妊娠期為285d左右,春季是牛產犢高峰,這時就應做好分娩時的準備工作,給母牛提供清潔乾淨的墊草和安靜的環境。母牛分娩時,要做好接產和助產工作,發生難產時,要及時處理。

(2)產後母牛餵給溫熱足量的麩皮鹽水(麩皮1.5~2kg,鹽100~150g,加溫水10~20kg)以促進胎衣排出,補充分娩時體內水分的損失。清除汙染的墊草,換上乾淨的墊草。犢牛產出後立即將口鼻部粘液擦淨,臍帶斷端用5%碘酊浸泡片刻,如未自斷可在距腹部6~8cm剪斷,徹底消毒。犢牛身上的粘液可由母牛舔幹或用柔軟乾草擦乾。及時檢查胎衣的排出情況。並做好各種產後觀察記錄。

(3)要保證母牛產後的營養平衡,注意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儘快恢復到中上等膘情,以便及早發情配種,平均產後第一次配種天數不低於60-64天,平均配妊不低於84天,如有長時間未發情牛,可採取應用激素處理的同期發情方法,促進發情配種,確保確保“一年一犢”。


3、加強犢牛防疫及管理工作

(1)犢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近期首要注意的問題。在給新生犢牛接生後,立即飼餵初乳,採用灌服和哺乳用具等飼餵,但若使用哺乳壺等哺乳用具時防止乳汁進入犢牛的前胃,引起犢牛生病。在喂完初乳之後,要注意將犢牛嘴邊的殘乳擦拭乾淨。然後對哺乳用具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2)肉牛採用母帶犢飼餵模式,可以採用定時哺乳和自由哺乳方式,但需要注意,要有犢牛欄的活動空間,既便於管理照顧犢牛,又能夠為犢牛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避免引發疾病而無法及時發現。在出生7天后,可開始逐漸訓練採食開食料,經過過渡期慢慢增加犢牛採食精料的能力,促進瘤胃發育。

(3)一定要做好牛欄的衛生工作,保持乾燥,勤墊乾淨墊草和墊料,定期進行消毒,保持舍內外通風,避免牛欄髒亂潮溼,影響犢牛的生長。

(4) 增加犢牛運動,增強犢牛體質,提高免疫力,天氣漸暖時,增加舍外運動時間。

(5) 保證犢牛冬季能飲溫水,注意觀察犢牛的採食、精神、活動及糞便等各方面的變化,便於判斷犢牛的狀態做出對應的處理措施。

(6) 定期做好犢牛的疫苗接種,保證犢牛健康。


4、採用靈活生產模式

育肥牛養殖場(戶)要化“危”為機,抓緊完善肉牛精細化飼養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通過網上在線學習和視頻交流等方式,彌補專業知識短板,尋求技術諮詢服務,瞭解市場動態和政府惠農舉措,交流應對困難的心得體會,堅定發展產業信心,調整優化經營策略,做到精準施策、強基固本。為應對短期內飼草料匱乏且難以調運的現實,養殖單位可以採取減少日糧喂量以適當降低肉牛犛牛日增重,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將出欄時間延遲到下一季度。期間如果牛肉價格上升,銷售渠道恢復,可採取短期高精料強度育肥的方式進行催肥,以做到短期出欄。肉牛產區給予配種員辦理通行證,使其在縣鄉工作區域內開展改良工作,保證發情母牛能及時配種,減少空懷率,縮短產犢間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