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除心燥的煩惱?

李宣澤


未成年人的憂愁是因為成年人,成年人的憂愁是因為未成年人。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年少無愁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已是鏡中人。對於一些事情,超出年紀的範圍,就會產生心煩氣燥的情緒,也就是煩惱。

我中學的時候,總是以文人的憂國天下作為每天的所思所想,然而我並不能去做些什麼。似乎是一種杞人憂天,也把自己整天弄得神魂顛倒,一看就是愁容滿面。我一箇中學生,還談不上什麼懷才不遇,只是自己想了這個年紀不該想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很鬱悶,不知所措,煩躁的很。後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不想了,每天就是跟女同學一起玩,竟然就沒再煩惱,也許多交點女朋友還是有好處的嘛!

大學的時候吧,總是為將來擔心,一看到學長們畢業之後要活的那麼幸苦,覺得這個大學是不是白上了。大學那麼精彩我總不能就這麼過吧,於是就跟同學死黨們出去嗨,包夜唱K,總算活出點年輕人的感覺。沒事的時候再玩點喜歡玩的東西,沒錢的時候就出去兼職,也總算是過的充實。玩的起,嗨的起,煩躁鬱悶早就拋到腦後了。

工作之後呢,那就更多煩躁的事情了,每天有各種麻煩事要去處理,還要放著被人穿小鞋,搞不好工作都沒了。生活再一線城市這種焦慮,不止我一個人有,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呀。我很慶幸讀了大學,至少有點高等教育的學歷,混起來也就更輕鬆一點,畢竟一線城市人太多了,要是按能力去選人,估計HR早都辭職不幹了。對待工作之後的煩惱,一下班,天王老子給我發工作的事情,只要不是特別急,那都得等到第二天才行。這一天剩下得時間我要留給自己。

也許以後會遇到更多得煩惱,但是記住一句話,生活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事情少操心。只有把自己過的精緻,才能活出最輕鬆的自己,也許這才是生活的真諦。有些事情不該自己考慮的,想了也沒用,說了也沒人聽,還不如自己找點別的樂子打發時間,把自己整開心了,啥事都不是事。


老先生是學究


聽音樂、讀書、睡覺、戶外徒步


雀之靈品味人生


1. 直接面對。把我們煩惱的事情找出來,寫在紙上,然後列出解決辦法、和行動計劃;

2. 轉移法。戶外運動(如跑步、揮拍運動等)、聽音樂(輕音樂等)、看書、創作性活動(書法、美術等);

3. 放棄法。把煩惱全部寫到紙上,仔細想,直到再也想不出來,從頭到尾再看一遍。然後把紙撕碎或燒掉,讓這些煩惱隨著這過程逐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