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進入禪定狀態?

應啊而生


禪定,分為禪和定。禪是梵語禪那的簡寫,翻譯成漢語是思惟修或靜慮(清淨思慮)。定,是心一境性。

更通俗說,禪定就是:心非常專注,而專心思惟到一定程度。就像一個湖面,非常平靜,這是專注,但如果湖水被汙染,再平靜的湖面也映不出白雲,所以需要思惟的沉澱,把汙染消除,這時才能映出藍天白雲。

禪定分止禪和觀禪,止禪更側重於專注的定,觀禪更側重於思惟觀想。

今天,大部分人把禪定當作止禪。

1,修行止禪必須通過九住心,一共有九個階段。

九住心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

從止禪來說,世間沒有比九住心更詳盡的指導次第了。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都不知道九住心,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分為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後是初禪。粗住相當於第四、第五住心,細住相當於第六、第七住心,欲界定相當於第八住心,未到地定相當於第九住心。

佛陀也許在《阿含經》中講過九住心,但沒有流傳下來。上座部的《法蘊足論》只講了九住心的九個名字,並沒有詳細講解。

只有唯識的祖師們才詳盡講述了九住心的具體過程。

2,具體修行禪定,如果你不能完全正確理解經論,只能拜師學習。我們這裡只透漏第一住心的修行。

《阿毗達磨雜集論》講:“攝外攀緣,內離散亂,最初繫心故。”

不禪修的人大多向外求,求這求那,向外面攀緣,禪修就要放下這些,內心要遠離散亂。

禪修首先要降伏散亂,散亂是讓我們胡思亂想的力量,散亂分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或粗品中品細品,再細可分為九品)。首先調伏的是粗品散亂,然後調伏中品散亂,再調伏細品散亂。

不是你坐在那裡開始禪修,就是第一住心了,也有一些要求和標準的。

在第一住心的前行,前面的修行主要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身心大苦。身心都有巨大的擾動,渾身難受。不坐還好,一坐下來禪修沒有一個地方不難受的,如坐針氈。這是很多人剛開始坐禪的狀態。

第二階段,身苦暫息。堅持坐禪一段時間後,身體上感受的苦暫時不明顯了,至少有一段時間沒有身體的嚴重苦受。腿也沒剛開始時那樣疼了,雖然過一會又疼起來了。這時,很多人開始喜歡禪修了。

第三階段,降伏內心的小隨煩惱。小隨煩惱不是煩惱很小,而是生起的範圍小,一次只能生起一種,但非常粗猛。小隨煩惱有十個: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忿是憤怒發作,恨是懷恨在心,惱是原來有過忿恨、現在又被惹惱了,覆是掩蓋、掩飾的心,誑是欺騙別人的心,諂是諂媚、拍馬屁,憍是驕傲,害是害別人的心,嫉是嫉妒心,慳是吝嗇心、小氣鬼。這時候,需要你至少在一座中不要生起這些小隨煩惱。

第四階段,降伏內心的煩躁不安。這種煩躁不安,不是身體上的難受,而是內心的憂受,還有嗔心。很多人不明白欲速而不達,在禪修上也急於求成,把焦慮也帶入禪修中。我們的要求是:放鬆、清楚、慈心、熏習。你焦慮了,就說明你沒放鬆,沒清楚,沒慈心,很壞的熏習。你老老實實做功夫,功到自然成。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魚 鼓 頌

趙州禪師 · 從諗:《魚鼓頌》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裡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

禪宗所悟之禪,非普通的定。

通常所修基於四禪八定,但禪宗是自性大定。

趙州祖師這《魚鼓頌》,通過魚鼓中空這形象來象喻自性真空靈知大定。

這種方法經常在人的六根門頭直指頓悟頓契,非常容易開大智慧,能夠悟萬法之源,能夠會一切法於自性。

比方說人的眼睛能見之性:見性,這眼能見之作用之性來悟圓妙真心。

這種方法能開智慧,舉一個現代的方法為方便認識一下,因為我們一直學西方的文化,我們現在的大多數人以為當我們的大腦能思維,大腦是我們思維的主體,所以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大多數侷限於我們的大腦,這不是實際的狀態。我們人的思維可以突破大腦的限制,可以突破多維時空的限制,可以周偏觀照十方世界,怎麼來打開人本具的這種妙德?對於這種問題,西方人想象都不敢想象,西方人沒有這種認知的方法。但是用禪的方法,這能很快的突破把我們的思維侷限在大腦之中弊端。

禪宗這種方法它就在我們六根門頭覺照,他可以在生活的日常中用功。用這種方法很快能開啟智慧之門,一旦開悟了,無師智自然智都會打開,那麼經典中所記載的那麼多定,都會用自己的本性照了解行相應廣大應用。

所以禪宗對於祖師的定義是這樣的:

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解行相應,名之曰祖。

這種禪法也叫大總持門:能夠以一心總持萬法。我們所以能夠了解一下,這不是單一的某一修法,古人說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圓拙


想進入禪定

第一不能有紛擾的念頭。

第二不能有紛擾的念頭!

第三不斷覺察和了解,減少內在的困惑。

第四逐漸斷離貪、嗔、痴。

如果以上都在點上,那禪定很快出現。

禪定又名三摩地,又叫三昧。至心一處的意思。

有人觀想水能入三摩地,有人觀呼吸入三摩地,有人唸佛得唸佛三昧。

知見不全,還須見諒。

「如果不持戒律,不用其它方法加持而修習禪定,有著魔的風險」



妙語連珠匯


看大家真的認真的胡扯,我真不忍心打斷大家!

簡單說兩句吧!

禪,又名禪那,是梵語,是雲靜慮的意思!

而“定”,又是另外一層意思!是指意識層停留的行為,叫做定!

你記住,四禪八定是人意識層的奧意修持方式,弄不好是要出問題的!

想修禪定必須修加行,然後在初期的時候,必須跟在師傅身邊修!如果沉入在意識層醒不過來,你師父還能救你!

如果你在家亂弄,出問題誰救你?

中醫還是西醫?

別逗了!

記住,你的命是你自己的,別在網上亂信那些胡說八道的東西,害死人不用償命的!


大耳廚師


先來了解什么是禪定,再來談怎樣才能進入,六祖壇經雲:「外離相名為禪,內心不亂,名為定,」。在現相中執著一切現相的得與失,高與底,多與少,有與無,不離一切相,如何是禪,內心,心生種種,想東想西,心中不寧,如何能定,。



一般人以為靜靜地坐在那,觀想,就認為是禪定,維摩經中,舍利弗在樹下打坐,而認為是禪定,而維摩詰告之:「不起滅定,而顯諸威儀。是名宴坐」。「心不在內,不在外,是名宴坐」。不去煩腦,而入涅盤名為宴坐」、

禪定是沒有進入,也沒有進出的,皆非是,六祖壇經雲:「心地無亂自性定」。禪定的在每一時段中,每一時間中,也在每一生活點滴之中,不是特定的時段,一般人說的禪定,那是為一般人瞭解,而說的,如何進入,方便之法。



和_子


怎樣才能進入禪定狀態?首先要知道禪是什麼。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喜歡參禪打坐。自從禪宗六祖慧能頓悟後,大唐上下參禪打坐趨之若鶩,對禪宗理論的深究也有其人。流行於今天的話是“走江湖”(就是走到江西、湖南去參禪修行,這是走江湖的原意)。因為沒有去過江西和湖南,都不能說自己是參禪打坐的人。可見當時非常流行。

現在人很多都喜歡講禪、講禪宗,這也非常好嘛,尊重傳統文化,這是個大好事。

首先普及一下什麼叫做參禪。參是一種行為,禪是一種覺性。參是非常難以詮釋的,參:包括了見解是什麼?你的行為是什麼?是從理論中的見去尋找這個修?還是從禪修中找這個見?是兩種不同的修法。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講,可能都是慧性根基而不是覺性根基的人,從理論的見解中去尋找這個修,這條路適合於大家走。所以首先要精通的是空性之理,就是了知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空性見後,才能去參禪打坐。

從過去到今天,都有很多外行說不要去看經書,直接打坐參禪,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和虛雲禪師等禪師們,他們都提倡一邊聞思般若經典,一邊去參禪,不能廢掉一個,要兩者兼顧。要不然你參什麼?參的都是分別妄念。


有人還以盲導盲說,打坐時閉著眼睛,什麼都不要想,那就成了無念和尚宗了,是不可能獲得智慧的。

要參禪打坐者,絕大多數的人都要聽聞三種二傳般若空性的經文,並且了達無誤。

為什麼要聽聞三種不同的般若波羅蜜多經文呢?因為聽聞法師講的經典後會產生聞慧,還必須從聞慧中產生思慧,有思慧後經開悟者指點,才有可能經過修持得到修慧,最終獲得禪定。

如此以來,其實它的難度,比科學家專研一個高科技的難度還要大。

首先應該知道,我們參的不是分別妄念,而是參的是:前一念以滅,後一念未生之際,自心的本來面目,我不知道大家明白沒有。另外,如果你在參禪打坐時,感覺非常舒服,那已經全部錯了。因為你在修你的感覺,也就是分別妄念,不是什麼禪定。參禪打坐,還有好細微之處,你要明辨取捨,還有好多秘密需要自己去挖取。好事多磨吧。

禪是指心中的覺性,也就是如來藏光明,也叫真如自性、佛陀、心的本智。最好找一個明師指點。

最後祝大家修禪有得,心想事成,並獲取智慧。

圖/來源於網絡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禪定實際上是心持續高度專注在特定的目標上而沒有雜念的狀態。所以需要有幾個要素:

1. 特定的目標。有些人做一些事情非常專心,但是因為做事時專注的目標的關係,導致不能體會到禪定或者接近禪定的狀態。比如玩網絡遊戲再怎麼專心也不可能體會到禪定,因為這個目標本身就是非常粗糙散亂變化不定的。

2. 是心在專注,不是眼睛耳朵等等,所以真正的禪定都不是通過訓練視覺聽覺觸覺等得來的,是訓練自己的意識得來的。

3. 持續的專注需要持續的訓練,一般來說平均每天8小時,連續幾年的時間,部分人就能夠體驗到禪定,當然也有特別快或者特別慢的,每個人情況不一樣。

4. 最後推薦一本書《清淨道論》,裡面詳細介紹了佛陀所教的四十中訓練禪定的方法,因為佛陀對心的規律理解的最深刻,所以教導的方法也最詳細有效果。

祝您早日體會禪定!


黃柯987


因緣一到,一瞬間。不一定是在坐臥行走哪種狀態,初感覺一切都慢,都平靜,不喜不怒,凡事不再執著,是非分辨清晰,自我感覺智慧具足,學什麼都不費力,境界示現,尤其是在睡眠將醒未醒時,能感受所謂神通,非夢。過後,心隨境轉,行為不能堅定,但心已堅定,確信,或許就是所謂的不退轉吧。

個人認為過於執著的追求可能事與願違,多看國學和先哲經典,古今中外不限,心裡多懷善念,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真心祝願人人都能覺悟。


品玉賞石


觀察自己的呼吸 專注於呼吸上 放下所有的妄想 執著 長時間專注的練習 可得禪定

一切法皆可得定

禪定也是一種定 但是是比較安全的一種定法

佛法的講求的是斷舍離

認真學習佛法 並且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 真正去學習佛法中的智慧 才是正道 修佛是一條可驗證的修心之路 只是此路苦難重重 最大的就是自己長時間積累的習氣和妄念

修行路上 自己求證 不要輕信任何網絡上的資料 要相信正法


悟空42496


禪,為梵語dhya^na之音譯;定,為梵語sama^dhi 之意譯。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或謂禪為dhya^na 之音譯,定為其意譯,梵漢並稱作禪定。又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定,合稱四禪八定。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與坐禪 同義。五家參詳要路門附錄(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禪定者,先須厚敷蒲團,結跏趺坐。

禪定是佛教譯語中特別的譯法,“禪”,這是印度梵語禪那的簡稱,其義為“定”、“思維修”、“功德叢林”等,故“禪定”是華、梵兼稱,這是從其名稱上來解說的。

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一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注一境,即是所謂“定”;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思維修”;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所謂“功德叢林”。總括起來說,禪定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淨化心理、鍛鍊智慧,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來,禪定是修菩薩行所必經過程的手段;禪味不可著,死水不藏龍,正是糾正認手段為目的的錯誤。

因禪定未必就是禪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秘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不論他們是用持咒也好、祈禱也好、禮拜也好、誦經也好,所得的結果,多是禪定的作用。

佛教禪定方法

禪定的意思是心無二念,開始練習時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們的心念由散亂狀態而至集中狀態,再由集中狀態而至統一狀態。到了統一的狀態,便稱為定,但是統一狀態也有不同的層次:由身心的統一,至內心與外境的統一,再進一步,便是前念與後唸的統一。要想達到前念與後唸的統一,必須經過前念與後唸的連續如項鍊,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樣的念頭,然後才能把前後唸的間隔消化,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時即是止於一念,名之為定。到了連此一念也不存之時,便是即定即慧。

初修禪定之時,可有許多方法,舉凡禮拜、誦經、唸佛、持咒、梵唄、經行等,都為達到安心、靜心和淨心的目的,主要由於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如果沒有高明專長的老師,以上所舉各項,都是佛經中處處可以見到的修定方法,安全可靠而不會產生副作用及後遺症。不過這些均屬於散心修定。

如果遇到對禪定已有經驗,並對佛法有正知正見的老師,就向他們學習專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禪觀法,或被稱為止觀方法,禪宗則稱為參禪的方法。

禪觀的方法,一定不離三個原則,那就是:調身的姿勢,調息的呼吸,調心的專注。以放鬆身體的肌肉,也放鬆頭腦的神經為基本的要求。正確的姿勢,包括行、坐、立、臥四種,以輕鬆端正為原則。正確的呼吸,以自然的速度為原則。正確的專注,則以只顧方法不問得失為原則。如果企圖心強,急功好利的心旺盛,便會為你帶來魔境的困擾。必須要有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心理準備,才會安全。所謂斬佛斬魔的意思是說,不論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景象及感受出現,都把它當作幻景及幻覺處理。否則若遇惡境易生退心,甚至毀謗三寶,指為修行不得好報。若遇善境易生慢心,甚至宣稱得大神通,證了聖果成了佛,那就太可憐了!

禪定的釋義

禪定,又名“三昧”,所謂“唸佛三昧,三昧之王。”“禪”“定”亦即“止”“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禪定是指“心一境性”,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禪定必須先由“入靜”開始,而到“至靜”,才能達到“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的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然而坐禪要進入禪定的境界,也必須要具備“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潛意識的障礙。

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即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一般來說,禪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離不開禪定。在“戒、定、慧”的三個階段中,“定”從“戒”至“慧”的橋樑。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禪定的種類

禪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歸納為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靜慮

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通常所說的四禪。

1:初禪,離生喜樂。即離欲界諸惡不善法(身惡、語惡),有尋有伺,於尋伺未見過患,及有對治欲界諸惡之善尋伺。喜樂者,已獲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禪定境,內心喜悅,於喜樂未見過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遠離,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性。此初禪具足五支:尋、伺(為取所緣)、喜(為受境界)、樂(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為禪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說,由斷除五法、修滿五法而證此定。所斷五法者:(1)欲所引喜,於妙五欲,或見或聞,或曾領受,憶念歡喜。(2)欲所引憂,即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憂惱。(3)不善所引憂,即由憂苦的心情而行殺業,乃至起邪見。(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樂的心情而行殺業,或生邪見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屬造殺業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惡方便,或於諸惡放任不斷;又不善現前,隨順而行。所修五法者:(1)歡,因清淨持戒,生起無悔,心意適悅。(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悅。(3)安,謂離粗重,身心調適。(4)樂,由離身心粗重故,於諸(欲界)煩惱而得解脫。(5)定,即於所緣,審正觀察,心專一境。

2:二禪,定生喜樂。有四支:內等淨(為取所緣)、喜、樂、定。即於初禪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對快速變化的所緣境界能正遠離,於較為穩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內心一味寂靜,乃至極寂靜。這種舍念正知,離尋伺亂,就是內等淨。定者,超過初禪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喜樂者,由超越尋伺,離初禪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有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於彼喜相未見過患。

3:三禪,離喜妙樂。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為取所緣)、樂、定。舍者,於前喜相深見過患,於喜離欲,由離尋、伺、喜故,名之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現行,立即以慧覺知,方便棄捨。樂者,由離令心踴躍之喜,內心寂靜,便唯有樂受及輕安樂。

4:四禪,舍念清淨。有四支:舍清淨、念清淨(二者為取所緣)、舍受、定。入此第四禪者,進一步舍斷第三禪中之樂。至此,一切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都斷盡無餘;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故說舍念清淨。

解脫

“解脫”類定,包括了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種,略說如次:

1、八解脫:(1)有色觀諸色解脫——已離欲界得色界定者,為於欲界色(如死屍等相)得觀想自在,而於欲界諸色以光明相專注思惟,而成就觀想。(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已離色界欲,無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維彼想光明相(屬於色界),於外色(屬欲界)而作觀想。(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於第四靜慮解脫諸障,令得根本圓滿。淨,即第四禪中離諸障而舍念圓滿清淨;解脫者,能解脫淨不淨變化生起煩惱障;身即意身(體);作證,由於智斷而證;具足住,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為聖所住。(4)空無邊處解脫——於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虛空思維觀想。(空無邊處定者,即心除遣諸色、想之後,起無邊虛空觀想而安住之。)(5)識無邊處解脫——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此識思維觀想。(識無邊處定,這是先舍前虛空無邊處想,即於能觀之識起無邊行相。)(6)無所有處解脫——於無所有處已得離欲,而於識無邊思維觀想。(無所有處定者,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於非想非非想處已得離欲,即遍於想可生處,應作觀想。(非想非非想處定,它是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超過無所有處之想,及識處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無想者,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得自在故。)(8)想受滅(即滅盡定)解脫——修習暫背棄受想,令離定障。

2、八勝處:(1)內有色相觀外色少——以色界定觀於欲界有情諸不淨相,及少分資具之好、惡、勝、劣,於彼諸相能隨意隱蔽、自在迴轉(改變),得如實相。(2)內有色相觀外色多——以色界定觀欲界廣大之外色(如宮殿、房舍等),令得清淨。(3)內無色相觀外色多——無色相,即離色界欲,得無色界定。(4)內無色相觀外色少。(5至8)內無色相觀外色青、黃、赤、白。此八勝處,體即是前三解脫。初二勝處,由初解脫出;次二勝處,由第二解脫所出;後四勝處,由第三解脫所出。由三解脫故,得勝定自在。此以解脫為因,勝處為果。又此八勝處與修三種緣色解脫作所依止,此即以勝處為因,解脫為果。要之,前解脫中得觀想自在,今於勝處得制伏自在。

3、十遍處: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無邊、識無邊十種遍處。於所觀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廣大之境,故名遍處。初八遍處,唯從第三解脫流出,後二遍處,即是空無邊、識無邊二種解脫。對前八色遍處修習純熟,能引賢聖觀想神通,乃於諸事轉變神通,其所變事,堪有所用。由識遍處修習純熟,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修習熟練,於一切物隨其所欲,皆能轉空。

修觀行者,由解脫—→勝處—→遍處,次第而進。因先於所緣得思維觀想自在,次能制伏,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則能如其所欲而作觀想。遍處、勝處是諸解脫能清淨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語三摩地,漢譯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關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說有十種,略解如下:

1、三三摩地:即空、無相、無願三種等持。解有二種:

1:行境別相。空三摩地——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即空離蘊“我”,而心住一緣。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無我、無我所;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三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慾愛。初觀察空是有學聖者所修,後三空是無學聖人所行。無願三摩地——於五取蘊思維無常、苦,無所願欲,心住一緣。無相三摩地——於五蘊滅思維寂靜,心住一緣。2.行別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觀,而具三義:空性三摩地——即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無願三摩地——即所觀空,無所希願。無相三摩地——觀此遠離一切行相。

2、有尋有伺等三摩地:1.有尋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相應者,如初禪。2.無尋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應者,如中間禪(初禪以上,二禪之近分定)。3.無尋無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於尋伺心生棄捨,唯由一味於內所緣而作觀想,又唯一味平等顯現。此如二禪至有頂(非想非非想處定),唯除無漏諸三摩地。

3、大、小、無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觀少色故小,或由思維的範圍狹小,如小信、小欲、觀想的區域狹小,此屬於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觀多色名大,但所觀色又非無邊無際;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諸天光明而令顯現等,此屬色界定。無量三摩地者,由於無量無邊無際觀諸色等而名無量定;或由無量無邊信、欲等名無量定,如四無量心。

4、四無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所緣之定。四無量心,解釋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種,即不苦不樂者、有苦者、有樂者。於不苦不樂者思維與樂——慈,於有苦者思維拔苦——悲,於有樂者思維其樂不相離而生隨喜——喜,又即於前三欲與樂等,思維令不堅執、不染汙(離貪或嗔)——舍。又於一切眾生無怨(離惡念頭)即慈,無敵(離現乖爭)即悲,無惱即喜,不害(離不饒益)即舍。

無量之義:指慈相應等心,即欲利益、安樂之饒益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所緣廣大,利益安樂思維最殊勝,極為純熟,且能得無量果。要之,以強盛之心力,於所觀慈等相令圓滿、普遍、清白,而且專注,即四無量心。又聖者修四無量心達至極境相應之定:修慈者,極於遍淨(第三禪);憶念空無邊處,修習悲心最為第一;修喜定者,以識無邊處為最勝;修舍定者,以無所有處為最勝(因無所有處是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故)。

5、喜、樂、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禪;樂俱者,是第三禪;舍俱者,是第四禪以上諸定。

6、四種修定:(1)為得四現法樂住(即四根本禪)修定。即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於根本定之定),或為令根本定清淨圓滿之所修習。(2)為得智見(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無間道(即將證根本定之無間斷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屬之。修者應先於光明相殷勤懇切審諦而取。修成後於諸色境能照能觀,即見;能知天等諸趣名字、種類等,名智。(3)生分別慧修定。見道前諸心或四無礙解(於法、義、辭、樂說四種無礙智),名分別慧。即為得見道修諸加行道或為得無礙解修四禪,皆屬於此。(4)為盡諸漏修定,即是為證阿羅漢所脩金剛喻定及加行道。

7、五聖智三摩地

1.自體智:即法智,在見道前斷除煩惱,令定清淨,這是聖(善、無漏)、無染、無執。

2.補特伽羅智:即類智,是見道入無相位所得聖定。

3.清淨智:即盡智是一來、不還聖者所得之定,能損減貪等煩惱,斷盡欲界諸惑。此非世間道(欣上厭下)、寂靜(煩惱寂靜)、微妙(於自地煩惱不生愛味)。

4.果智:即是無生智,通不還及阿羅漢所得之定。此得安隱道(所得之道無退轉),證心一趣(已得無尋無伺地),現安樂(能得現法樂住),後樂異熟(能引無餘涅盤)。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無學位,常處無相心。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無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無忘失)。 此五種定,其體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說五行相智。又唯善、無漏,名五聖智。

8、聖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禪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安立審諦觀察,名聖三摩地。四根本定立為四支,依審諦觀察法併為斷除餘結縛,立第五支。

鳩摩羅什譯《成實論》中所立聖五支三摩地又與上不同:初、二禪之喜樂合為一,第三禪離喜之樂別為一,第四禪中清淨心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觀相為二。後觀相、明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名為觀相。能證涅盤,說名為聖。

9、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

定因者,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與正三摩地為前導次第。次第義者,這是說先了知世間實有阿羅漢聖者,便於出離深生希求,獲得正見;次當思維如何出離居家迫迮等;從出家後,受學屍羅(正語、正業),修治淨命(正命)。

定具者,正見、正精進、正念能為正三摩地作資具。依正見等五,配合聞、思、修,如實了知正見、邪見,乃至正命、邪命。為欲斷除邪見等,及為圓滿正見等,發勤精進。若由精進,能斷所治,集能治法(正見等)令其圓滿,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為是善、無漏,故名聖。舍邪見等令得不生,修正見等令得圓滿,因此名正。

10、金剛喻定:斷除有頂(非想非非想處)惑,最後加行道生,最細惑之觀行、種子已滅。最後無間道生,最細隨眠(煩惱種子)已滅,總此二名金剛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為能斷惑集善,成辦無學之果,於有學聖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勝;又極堅牢,上無煩惱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煩惱,猶如金剛,能摧壞一切,而不為其所摧壞,由此得金剛之名。

等至

梵語三摩缽底,譯為等至,是等引(指勝定地,離昏沉、掉舉等,平等能引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包括了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此三已如前說)、二無心定(無想定和滅盡定)等。這裡側重說明五現見等至和二無心定。

1、五現見等至:是見道以上的聖者修習五種觀行,能親所見、明瞭見,故名現見等至。聖者於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有二:初不淨觀,為令貪慾不生現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種念住)為依止,觀察內身種種不淨,即內身中毛、發、爪、齒,乃至淚、汗、屎、尿等,屬內身汙穢不淨,此即是初現見等至。第二不淨觀,也以四念住為依止,觀察外身(即死後)青瘀、膿爛等,是外身汙穢不淨。或觀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骨人之相),令諸貪慾不起現行,這便是第二現見等至。

聖者又於煩惱修斷滅對治,也分二:或觀生身展轉相續,謂粗觀察行緣識等(即十二緣起),這是第三現見等至。或觀剎那心識生滅不斷、展轉相續,謂細觀察有貪心、離貪心等種種心識異生、異滅,迅速流變。即是第四現見等至。

若觀察聖者由斷煩惱之深淺所得住於世間的情況,即是第五現見等至。觀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還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無色處);阿羅漢都無所住。

2、無想等至:即無想定,指已離遍淨(第三禪)欲,未離上欲(第四禪),永出離想思惟為先,諸心心法滅。修者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思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無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從無想天中死沒。

3、滅盡等至:即滅盡定,謂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思維為先,諸心心法滅。

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先於下地粗想及與無想深生厭舍,爾時唯微細想緣,無相境轉,依於彼處思維為先,心求上進,求上所緣,竟無所得;因無所得,滅而不轉,心便寂滅。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即依無相定(於一切相不作思維),依此為依進趣所緣,因皆滅盡,心便寂滅。

入滅定時,次第滅三種行:即身行(出入息)、語行(尋、伺)、意行(受、想)。於初禪時,有尋有伺,至第二禪,無尋伺,名滅語行;第四禪無出入息,名滅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因無受想,名滅意行。

出滅定時,觸三種觸。觸為受因,出滅定時,受想當生,故說觸三種觸。此三種觸,由三境生:由有所緣以為境界,名由有境;於此境中無有我慢擾動其心,故說觸不動觸。由唯有事以為所緣,名由境境;於此境中無貪所有、無嗔所有、無痴所有,因此說為觸無所有觸。由無相界以為所緣,名由滅境;於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說觸無相觸。

以上四大類型的禪定,其中四靜慮是最基本的,它遍通於有漏無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類禪定的基礎,其它禪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如八解脫等),或依於它則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無量三摩地等),故習禪者應先以四禪為初課而次第修習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