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错杀的将军》

疫情期间,我居住的县城被政府下令封闭。各小区的出口,被本地政府用铁皮封固,但留置的出口,每一天24小时有政府委派的人员在值班管控,想出小区,很艰难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政府对我们的负责,也都很理解这种管控方法,自觉的呆在各自的家中。如此闲余,就找出家里收藏的一本《被错杀的将军》这本还没有仔细翻看过的书,来细细阅读。

该书,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30多万字,多个章节。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被错杀的将军叫高敬亭,男,汉族,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大别山区域的新县,1928年参加革命,曾担任过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和苏维埃主席,担任过红25军政委,是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对准国民党军队作战,迁敌众多,战功卓著。随后在国共合作时期,任职新四军共有四个支队的第四支队司令员。并带部队,出征到安徽省东部,与日军作战,并在巢县的蒋家口带队打响新四军组建后,与日军的首次战斗,并首战取胜,重创该地区集结的日军,虽后又开辟安徽其他地区,与日军作战,战果辉煌。1938年2月,王明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提出要一切服从蒋介石的国民党指挥,并让新四军所属部队,放弃鄂豫皖根据地,交给国民党军队控制。高敬亭很不同意,坚决公开反对王明的指示。结果被王明和新四军少数领导,扣上:不服从国共统一战线,在言论上与上级不一致。另外,就在这个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又进攻高敬亭的部队所在区域,高敬亭就直接命令和指挥反击,歼灭国民党顽固派进攻高敬亭防区的3千多敌人。这下更惹恼了王明和新四军某政委,就开始内部罢免了高敬亭将军的职权,并批斗高敬亭。但高敬亭很不服气,及恼火。由此更惹怒了王明及新四军某政委,想对高敬亭下杀手。但又怕党中央知道后追责,由此产生了一个重大阴谋:私下决定,要借蒋介石的手杀掉高敬亭将军。1939年5月,王明和新四军某政委,捏造出高敬亭将军7条“罪状”,交给国民党第5战区,让转报给蒋介石,国民党第五战区,在过去国共没有合作时,曾遭受过高敬亭部队的重创,对高敬亭恨之入骨,因此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官卫立煌,马上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很惊喜,说:高敬亭是共产党部队中的一名军事领导人才,除掉后,可以削弱共产党的军队。但蒋介石又怕落下历史把柄,就批示:贵军所请示将高敬亭处决照准。这样,今后可以辩解是新四军请示要处决高敬亭的。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将军在安徽合肥青龙厂附近的储家围子被新四军枪决。随后,新四军才把枪决高敬亭的事上报到党中央。中央毛主席震怒,说:如果你们定论高敬亭确实有严重问题,为啥不及时上报中央?为啥不把他交到中央来调查处理??但因为当时,是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又因为高敬亭已经被枪杀了,党中央也只是很痛心,没有过多再去追究该事。到了1943年,党中央终于了解和摸清了高敬亭的真实情况,知道高敬亭被错杀,毛主席就对有关领导说,应该要为高敬亭平反。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专门为高敬亭发布了平反通令,还同民政部一起,为高敬亭将军举办了追悼会。……

该书,让我感触到,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人民的好生活,也是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及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实现和达到的。我们的国家尽管还有一些不足及失误,也有错误。但我们国家的体制是优越的,通过这次疫情的应对,与外国的对比,就会明白我们国家体制的优越性。我们要看到国家的长处,包容短处,众志成城,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使中华民族强盛于世界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