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以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現象?這2個原因你是否踩雷了?


為什麼減肥以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現象?這2個原因你是否踩雷了?

作者:曉峰(點擊個人資料)2012年進入營養學研究,21天減脂計劃發明人,專注慢性疾病和亞健康肥胖等營養輔助調理

01 延伸話題

有幾個朋友他們過完年從老家回來,都說感覺自己胖了不少,但是奇怪的是他們上稱發現體重變化不大,但是人明顯大了一圈。衣服都有點緊緊的感覺。這種現象叫做非常典型的水腫。

但這種水腫呢,我們不需要採取任何措施,只要正常活動,上班,沒過幾天就會下來,因為疫情關係在老家,不是躺著就是吃或者就是賭,有時候一躺可以躺2天,就像一個長期生病臥床的人,由於沒有正常的生理活動,人就會變的腫脹。

所以呢,這裡也可以做一個疾病的延伸,有靜脈曲張的患者,不能長期保持一種姿勢,久坐久站都不行,靜脈曲張大多數的原因就是因為靜脈瓣膜關閉不全,靜脈血回收上去以後,瓣膜隨之層層關閉,然後靜脈血層層上升,進入肺部動脈把靜脈血轉化成動脈血,最後進入心臟。

可是呢,由於你的瓣膜彈性不足,關閉不牢固,回收上來的靜脈血又迴流了下來,於是,身體不得不重新開了一條彎彎扭扭的小路,把靜脈血從小路上回收上去,這就是靜脈曲張。

為什麼減肥以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現象?這2個原因你是否踩雷了?

02 和食物做朋友

學會和食物做朋友,第一點,是要接納那些你不怎麼喜歡的優質食物,一般垃圾食品你們不用接納,大多數人都很喜歡。我幾乎找不到不喜歡吃白米白麵的人,但是喜歡吃粗糧的人並不算太多。如果你們是那種怎麼吃都不會胖的那種,我相信白米白麵會是你一生的主食。大多數人真的喜歡吃蔬菜嗎?確切來說你們喜歡吃加了很多調味品大火爆炒以後的蔬菜,水煮這種原汁原味的口味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再淋上一點有股怪味的橄欖油,簡直讓人反胃。

任何事物都有從拒絕,觀望,懷疑,接納的一個過程,比如說減肥,21天只吃這些東西,你們的內心是拒絕的,然後你們一直觀望,看到一批先行者都有了非常不錯的體會,於是,你們心裡就犯嘀咕,真的有這麼神奇?就進來自己也試試,有了一次不錯的體驗,你也成為了一個接納者。

其實,我們都是人,不是智者,也不是賢者,更不是聖者。和一個陌生人聊天多少有點尷尬,放不開,和我們比較討厭的人相處,更是難上加難。和食物相處也是如此,以前我不喜歡吃香菜,不喜歡吃蔥花,不喜歡吃粗糧。

為什麼減肥以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現象?這2個原因你是否踩雷了?

每次要吃那些東西,都讓我非常的反感,我不否認,我有逼迫你們的成分,但在當時,沒有人逼我去吃那些我討厭的食物。我的心裡就一種聲音,我要去習慣他們,我要去適應它們,既然它們可以吃,對身體來說一定是有好處的。所以,不斷的去吃,一直吃,吃到會不由自主的去攝入它們。

第二點,食物依賴。暴食症患者往往有這2種特點,1.長期節食。2.長期高糖攝入。一個節食的人,細胞肯定是飢餓的,人類有節儉基因,就是喜歡把最容易轉化,最容易存儲的物質給囤積起來,這種物質就是糖。當你處在飢餓狀態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甜品,零食,而很少會想到一些鹹的食物。這種細胞表達方式就在告訴你這是低糖警告。一旦放開來吃,糖的吸收率高達70%以上。而21天的學員恰恰相反,他們經常會和我反饋想吃肉,想吃點鹹的,這就讓我很放心。同樣是食物依賴,一種是危險,一種是釋放。有個學員,他很搞笑,第3天的時候,他來求我想吃肉,我說第7天給你吃,結果第8天的時候,他打卡給我,我就問她,你不是說第8天吃肉嗎?肉呢?她回答到,算了。好像也有點吃慣了,今天起來好像也沒這麼強烈了,就是嘴巴淡淡的。

這就是釋放的結果,我可以把它稱為依賴的釋放,就像一個孩子長期依偎在母親身邊,但是母親要去外地打工,孩子不得不自己生活,前幾天會哭鬧,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也適應了獨自生活。

為什麼減肥以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現象?這2個原因你是否踩雷了?

03 高糖癮症

長期吃糖的人有糖癮,糖癮的發作很痛苦,我當時斷高糖的時候,進入了一種暴食狀態,不管吃什麼都吃不飽,就感覺肚子裡永遠少了一碗飯或者一碗麵。最初的時候一頓可以吃5~6根的紅薯還是沒有明顯的飽腹感,身體感覺就是空空的,看到家人在吃白米飯,我就會饞,真想來一口。

我的一位好朋友,我嘗試過3次讓她斷糖,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最長只堅持了3天就失敗了,她可以不吃米飯,不吃肉類,但是一定要吃年糕,麵條,甜品的人。因為每次斷糖,她就會失眠,焦慮。雖然她也知道,只要熬過一個21天就會過去,但是這個過程她非常非常的痛苦。

所以,通過這節課程,我希望大家可以意識到,食物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不依賴於某種食物,什麼都可以吃,我也可以不吃,不排斥某種食物,也不對那種食物產生偏執。白米白麵雖然會升高我們的血糖,會引發三高等問題,但是一年當中我也會偶爾吃幾次,感覺這個老朋友很久沒見了,偶爾見個面也是不錯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