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周大地:碳中和要求能源消費進行重大調整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3日電 (宋亞芬)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據媒體報道,多個民主黨派擬提交碳達峰相關提案。

  2020年中央經濟會議指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如期實現碳中和目標,除了能源行業,還有哪些行業將遭遇大幅調整與轉型?如期實現有沒有困難?圍繞這些問題,中新經緯客戶端對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進行了專訪。

  周大地長期從事能源政策和能源系統分析研究,是中國氣候變化第三工作組專家組組長,被聯合國環境署聘任為第二屆全球環境基金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他還曾獲得2000年度OECD(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國際氣候技術推動獎。

  對於如何如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問題,周大地認為,中國2060年前要實現碳中和,能源系統需要更早地實現零碳。而電力系統的低碳化,還要更提前。例如2040年-2045年就要實現零碳。

  周大地建議,中國的能源領域要爭取“十四五”做到能源碳達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實現能源碳達峰嗎?對此,周大地說:“我覺得時間一點都不緊。因為要在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也就是能源基本低碳化,化石能源基本上退出去。如果現在還在增長,後面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它減下去?而低碳轉型,早日達峰,可以避免讓我們在原來已經不可持續的道路上繼續往下走。”

  周大地指出,在這個時間內,要把能源全部轉化成可再生能源,確實是很困難的。但是難度雖然大,也不是不能做。一定別捨不得。

  據周大地介紹,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只有不到6000多萬千瓦的發電能力,6億噸煤、1億噸石油的產量,天然氣基本沒有。而到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約38億噸,原油產量1.95億噸,天然氣產量1888億方。

  “實際上這個過程也很不容易。而我們現在各方面生產能力比那時候強多了!”周大地感嘆,“現在的技術進步很快,再把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和能源系統建立起來,我想條件比過去要好得多。中國現在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生產商,全球四大風機制造商之一也在中國,我們還有體制優勢,真正想轉型並不是做不到的。”

  “另外,現在我們的能源轉換效率仍然不高,能源的一多半是在轉換過程中浪費掉了,如果變成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主支撐電力系統,轉換的部分基本上就都省下來了。”周大地補充說。

  周大地強調,實現碳中和也是必須要乾的事,是在保護我們自己,保護我們的子孫後代。現在我們的排放強度雖然下來了,但是總量仍然比較大,只有通過能源低碳化才能徹底解決。從能源安全角度考慮,也必須實現碳中和。再往更大來說,只有建立更清潔、更可靠、更安全的新的能源系統,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世界強國。低碳轉型,實現碳中和,儘管有挑戰,但是也是保證整個地球生態不出現顛覆性重大災害的必由之路。

  不過,周大地也強調,“達到碳中和不完全是一個能源本身轉型的問題。”

  周大地表示:“能源行業的能源需求是由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來決定的,包括工業用能、交通快遞、日常生活、建築、辦公等等,處處都會用到能源。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化石能源所佔的比例仍然很高,所以,真正要達到碳中和,不但能源供應這部分要從化石能源轉為非化石能源,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消費也要進行重大的調整和轉型。”

  周大地進一步分析說,要節約高效,合理消費。把對化石能源的浪費性消費,轉化成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或者非化石能源來供應。中國現在每年進口那麼多石油,其最主要的還是用在交通上,如果整個交通系統實現電動化,就可以減少很多。所以,實際上不是一個生產高效的問題,而是消費要合理,同時也要高效。

  再比如,冬天南方要不要集中採暖一直很受關注,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去設計。一是房子不能撒氣漏風,二是應該採用最先進的技術,例如空氣源熱泵,用熱泵的方式用電,而不是直接燒電爐、燒油汀,因為用熱泵的方式一度電可以抵兩三度電的效率。(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