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續上篇,可參閱:「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上篇)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因為山就在那裡

-----英國著名登山家 喬治.馬洛裡

四,無意中闖入世界遺產地----貝爾德瓦高山小鎮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貝爾德瓦小鎮

第三天一早,我們離開格林德瓦小鎮,朝著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挺進。傍晚時分抵達瓦萊州另一個大山中的小鎮---海拔1560米的高山小鎮--貝爾德瓦 (Bellwald)。領隊百靈說,住到貝爾德瓦是臨時決定,因為計劃中的賓館已經預定一空,為此,隊員們提著行李搭乘高山纜車達半個小時之久,頗為疲憊地來到大山深處的小鎮。兩位領隊再三關照大家,他們也是首次入住,不清楚周圍環境,讓我們以安全為原則,不要單獨外出爬山。平生首次住在異國他鄉的高山上,真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露天餐廳

晚餐的時候到了,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那家面向大山森林美景的露天餐廳。這是一家本地村民經營的餐廳,主人兼廚師,老母親及妻子當接待,那位跑堂的小姑娘應當是主人的女兒。西餐的規則是給顧客一起上餐,且手工做餐,為我們十人供餐很費一些時間。夜幕降臨,深山裡的晚上有點寒冷,老闆娘體貼地拿出紅色毛毯給我們披上,還點起浪漫的夜光蠟燭。這次晚餐,除了羊排,牛排,雞排,還增加了一道瑞士特色的奶酪火鍋。我與妻子習慣西餐中吃,洋為中用,各點一份牛排與豬扒,再刀切另外一半,放到對方的盤子裡。奶酪火鍋猛吃一口味道很怪,但慢慢嚼到嘴裡,會有一絲香馨的口感。

此時的夜空晴朗透徹,一旁的琳達忽然指向天空,“請看,那是如勺狀般的北斗七星嗎?”。“是的,請看邊上那是牛郎織女星,還有小熊星座”小狐狸在一旁答道,並向眾人講起在野外如何通過銀河系與北斗七星辨別方向的常識。但何總與琳達都無心聽這些,望著滿天星斗,談起她們此刻最思念的是自家的孩子。此刻故鄉的孩子們是否也在遙望同一片星空嗎? 女同胞堅強的外貌裡但總有顆柔軟的心。我們下榻酒店的房間裡,可以收看到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本地語言四個頻道的電視節目,這也是瑞士的四種官方語言。相比美國的三個全英文頻道,近年來提倡的“講好中國故事”在這裡似乎看到了碩果。在瑞士偏僻的山區,能夠收看到來著祖國家鄉的電視節目,是件開心的事情。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披上紅毯吃晚餐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餐廳老闆娘在工作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高山小鎮的餐廳裝飾

當晚在酒店閱讀當地旅遊手冊時驚喜地發現,我們今天無意中闖入的貝爾德瓦鎮居然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地。在整個田園詩般的迷人山村裡,保留有整個瓦萊州最完好的古老村莊,包括古老糧倉民舍及教堂,這些老建築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歷經風雨滄桑。

第二天一早起來,我們興致勃勃地在老鎮上閒逛。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高山小鎮風光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小鎮風光

大山裡的老鎮,靜謐安寧。民屋造型各異,每幢都古樸典雅且具有特色。唯獨不變的是家家戶戶的陽臺上,玻璃窗上,到處擺放著各種鮮花,洋溢著人民對生活的喜愛與樂觀。面對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美,無法不令人陶醉。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花園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老屋前的村民在休息

漫山遍野的山坡上,生長著各種鮮花野草。本隊最識辯花草植物的當屬趙隊長,他不時地告訴我們那些花草的名字,比如阿爾卑斯山妖姬,北極絨,蒲公英,柳蘭,等等。如果說聳立在大山上那些褐白相間的岩石是剛強的,冰川是蒼涼的,那麼長滿山坡的花草就是柔軟的,大山裡的牛羊就是靈動的。剛柔相濟,堅毅又靈動,成就了阿爾卑士山的蒼涼與柔美,壯麗與永恆。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阿爾卑斯山妖姬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雪絨花

路過一處山坡,擺放著一排排白色的架子,不知何用?見識多廣的百靈說,那是阻擋雪崩之用。古鎮附近有大片的坡地,最適合冬季滑雪,因此他猜測,這個古鎮的旺季應當是在冬季。滑雪在瑞士幾乎就是國民運動,從兒童起,人人就練就了滑雪的技巧。除了會做手錶,做軍刀,瑞士人就是在冬奧會上拿滑雪獎牌了。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猜一下,山坡上這些架子什麼用途?

鎮上的民舍房屋主體是用木柱撐起的,很像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吊腳樓,但山區並不潮溼,也不需防洪防澇,為何懸空呢?隊友們百思不得其解,琳達的知識最為淵博,她猜的是防火防盜最防土撥鼠,不知猜對了沒有?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瑞士瓦萊州特色----吊腳樓

此時天空上飄起一個個滑翔傘,如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為古樸小鎮增加了幾多嫵媚的風情。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阿爾卑斯山一景

頗具文學功底的“遊讀會”創始人兼本登山隊長趙春善董事長在其朋友圈裡,發出了一條圖文並茂的信息。文字頗為詼諧,記錄如下:

在瑞士高山小村---貝爾瓦德,清晨,天剛矇矇亮,榮譽村長攝影家徒步專家小狐狸揹著手巡視全村,看誰家的狗談戀愛沒有報批,看誰家的小馬駒需要報戶口,看誰家的姑娘需要提升懷孕率,看誰家的房頂需要星光,看誰家的臺階需要土撥鼠來調節氣氛,看誰家的外牆需要手工裝飾,看那一朵花開得過分妖豔就會勸誡要內斂一點,看看敞篷甲殼蟲的女車主是否需要好司機,,,,,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文采很好的趙隊長在村裡撒野

五.登山第三天: 冒險開拓“遊讀小徑”,在雷納西塔山谷觀賞阿萊奇冰川

吃過早餐,隊長趙董及二位領隊召集全體隊員商議,是按照原定計劃告辭貝爾瓦德小鎮開始下山,前往常規地觀賞阿萊奇冰川,還是從這個世界遺產地小鎮開拓一條新路,直接搭乘極具浪漫特色的情侶雙人座敞開式高山纜車,登上海拔2060米的佛萊奇(Fleschensee)山口,從這裡向新的目標-----雷納西塔(Rinnerhitta)山谷挺進,踏出一條全新的欣賞阿萊奇冰川的徒步路線!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在情侶纜車上的葉董楊總夫婦

這條線路是兩位領隊從臨時找到的貝爾德瓦當地遊覽圖中查到,但是圖上許多路線是用虛線標出,代表著不很成熟的路徑,務必需要專業登山人士陪同。隊長深知,帶著我們這些業餘登山愛好者,踏出一條從未在標準登山旅遊書上記載過的線路,是極大的冒險。但經過這些天隊友們的休慼與共,彼此瞭解,大家都對本支具有恪守紀律,堅韌向上等品格的登山隊開拓新線路充滿了自信。大家異口同聲地擁護不走常規路,接受新挑戰。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探險行進中

我們走的這條羊腸小路,大部分路段已被泥土夯實,步道寬度只夠一人通過。遇到若干山澗溪流時,路基已不成形狀,此時登山杖大顯身手,可以支撐身體平衡涉水而過。最難對付是擋在路中那些張牙舞爪的灌木荊棘,要繞開或撥開這些盤根錯節且帶刺的野枝很費周折。在途中,不時看到“白色-紅色-白色”的簡陋標記,用油漆塗在路旁的岩石或樹軀上,看似很隨意,但很醒目。琳達告訴大家,這個“白-紅-白”三槓線是指此段路的風險等級為中級,意思是在這些路段行走存在一定的風險。大家一致認為,對於我們這支業餘登山隊而言,今天的風險等級就是高等,非常不易。沿途隊友相互激勵,並調侃地給這段無名土路取名為“遊讀小徑”,取隊名而用之。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中高風險等級的“白-紅-白”標記

在高山上長距離徒步,不免會感到枯噪乏味,除了好領隊,還需要有氣味相投的隊友相互調侃說事,套用那句老話就是“好友搭配,爬山不累”。比如琳達英文很棒,不時協助領隊兼任翻譯,還擅長把昨天剛做足功課的登山知識現炒現賣。隊友楊總日理萬機,管理著大型企業公司,也酷愛戶外運動領域,表現卓爾不群。他的手機裡裝載著各種野外運動的APP,比如隨時多種語言同步拍照翻譯,動植物辨別,海拔高度顯示及經緯定位等等,連副領隊小狐狸也自嘆不如,說需要更新自己的手機APP了。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楊總的照片總是顯示海拔高度與經緯定位

沿著無名小徑繼續前行,小路越來越崎嶇,行走難度越拉越大。小路狹窄處,只能一人通過。如果有人趕超時,前面的人必須極度側身讓道。途中其他登山者不多,偶爾遇到都會相互招呼“哈嘍”。徒步中,我聽到身背後有“嘟嘟”的汽車喇叭聲,原來是一隊高大的白人夫妻,打算超越我們而過,用模仿喇叭聲這樣風趣的方式提醒。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側身讓道

在人煙稀少的大山上,除了偶然看到岩羊在奔跑,遇到村民倍感親切。前面的草叢中,一位村婦在採摘什麼東西。寒暄後,那位白人婦女告訴我們,他們家人非常喜歡吃野藍莓,當作日常食用的水果。他們會每天上山採摘一籃回去,已成習慣,成為村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採摘野藍莓的村婦

瑞士人做地圖比較嚴謹,給這段虛線標出了大約1.5小時的徒步時間。但我們在行進中,總感覺到這條小路始終在大山裡蜿蜒盤旋,望不到盡頭。有時路面變得模糊,甚至失去痕跡,需要小心踟躕前行,勇敢跋涉。我們也要感謝先行者,如果沒有他們的開拓勇氣,我們業餘愛好者也許一百步都邁不出去。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望不到盡頭的山路

需要經過連續三天的徒步,我們確實感到累了。此時太陽被烏雲遮去,天色轉暗,高山大風越刮越猛。在人煙稀少的高山上,心裡開始有些發涼。但是,到終點欣賞大冰川的意念始終激勵我們前行,繼續攀爬不停步。

經過2個小時的攀爬,我們終於來到雷納西塔峪口。眼前就是壯觀的阿萊奇冰川,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龍,在煙霧繚繞的山谷裡匍匐徘徊,令人目眩。世界自然遺產阿萊奇冰川全長23.6公里,目光所及才是冰川一角,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顯得渺小,需要足夠的敬畏之心。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雷納西塔峪口眺望阿萊奇冰川

今天,2019年8月27日,是值得驕傲的一天。我們像個真正的登山勇士,在阿爾卑斯山探險且凱旋而歸,與隊友一起開拓了一條新的登山險徑,也在心靈深處奏響了屬於自己的登山交響曲。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隊友合影

離開阿爾卑斯山很久以後,我們才感覺到大山的魅力需要親臨其境方能領悟。回到杭州後,電影院正在反映一部很火的紀錄片《徒手攀巖》。正如電影導演通過主人公亞歷克斯的所做的闡釋,如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這是一個具有深度的哲理命題,只有當你翻越過類似阿爾卑斯山這樣雄偉險峻的大山,才會如電影主人公那樣,自豪地說道:在世之時盡力攀登,離世之際無需怨言。

阿爾卑斯山之偉岸寬闊的身軀,魅力四射的輪廓以及攀登山峰的感受,一直強烈地縈繞在我的記憶裡,這是促使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理由,希望它完美呈現了我們這支業餘登山隊精彩的徒行故事。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始終縈繞在記憶裡是阿爾卑斯山

(本文部分圖片為隊友所攝,特此感謝。全文完)

「薩堡兒」 徒行在阿爾卑斯山上(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