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续上篇,可参阅:「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上篇)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因为山就在那里

-----英国著名登山家 乔治.马洛里

四,无意中闯入世界遗产地----贝尔德瓦高山小镇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贝尔德瓦小镇

第三天一早,我们离开格林德瓦小镇,朝着阿莱奇冰川(Aletsch Glacier)挺进。傍晚时分抵达瓦莱州另一个大山中的小镇---海拔1560米的高山小镇--贝尔德瓦 (Bellwald)。领队百灵说,住到贝尔德瓦是临时决定,因为计划中的宾馆已经预定一空,为此,队员们提着行李搭乘高山缆车达半个小时之久,颇为疲惫地来到大山深处的小镇。两位领队再三关照大家,他们也是首次入住,不清楚周围环境,让我们以安全为原则,不要单独外出爬山。平生首次住在异国他乡的高山上,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露天餐厅

晚餐的时候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那家面向大山森林美景的露天餐厅。这是一家本地村民经营的餐厅,主人兼厨师,老母亲及妻子当接待,那位跑堂的小姑娘应当是主人的女儿。西餐的规则是给顾客一起上餐,且手工做餐,为我们十人供餐很费一些时间。夜幕降临,深山里的晚上有点寒冷,老板娘体贴地拿出红色毛毯给我们披上,还点起浪漫的夜光蜡烛。这次晚餐,除了羊排,牛排,鸡排,还增加了一道瑞士特色的奶酪火锅。我与妻子习惯西餐中吃,洋为中用,各点一份牛排与猪扒,再刀切另外一半,放到对方的盘子里。奶酪火锅猛吃一口味道很怪,但慢慢嚼到嘴里,会有一丝香馨的口感。

此时的夜空晴朗透彻,一旁的琳达忽然指向天空,“请看,那是如勺状般的北斗七星吗?”。“是的,请看边上那是牛郎织女星,还有小熊星座”小狐狸在一旁答道,并向众人讲起在野外如何通过银河系与北斗七星辨别方向的常识。但何总与琳达都无心听这些,望着满天星斗,谈起她们此刻最思念的是自家的孩子。此刻故乡的孩子们是否也在遥望同一片星空吗? 女同胞坚强的外貌里但总有颗柔软的心。我们下榻酒店的房间里,可以收看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本地语言四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这也是瑞士的四种官方语言。相比美国的三个全英文频道,近年来提倡的“讲好中国故事”在这里似乎看到了硕果。在瑞士偏僻的山区,能够收看到来着祖国家乡的电视节目,是件开心的事情。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披上红毯吃晚餐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餐厅老板娘在工作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高山小镇的餐厅装饰

当晚在酒店阅读当地旅游手册时惊喜地发现,我们今天无意中闯入的贝尔德瓦镇居然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在整个田园诗般的迷人山村里,保留有整个瓦莱州最完好的古老村庄,包括古老粮仓民舍及教堂,这些老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历经风雨沧桑。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们兴致勃勃地在老镇上闲逛。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高山小镇风光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小镇风光

大山里的老镇,静谧安宁。民屋造型各异,每幢都古朴典雅且具有特色。唯独不变的是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玻璃窗上,到处摆放着各种鲜花,洋溢着人民对生活的喜爱与乐观。面对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美,无法不令人陶醉。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花园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老屋前的村民在休息

漫山遍野的山坡上,生长着各种鲜花野草。本队最识辩花草植物的当属赵队长,他不时地告诉我们那些花草的名字,比如阿尔卑斯山妖姬,北极绒,蒲公英,柳兰,等等。如果说耸立在大山上那些褐白相间的岩石是刚强的,冰川是苍凉的,那么长满山坡的花草就是柔软的,大山里的牛羊就是灵动的。刚柔相济,坚毅又灵动,成就了阿尔卑士山的苍凉与柔美,壮丽与永恒。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阿尔卑斯山妖姬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雪绒花

路过一处山坡,摆放着一排排白色的架子,不知何用?见识多广的百灵说,那是阻挡雪崩之用。古镇附近有大片的坡地,最适合冬季滑雪,因此他猜测,这个古镇的旺季应当是在冬季。滑雪在瑞士几乎就是国民运动,从儿童起,人人就练就了滑雪的技巧。除了会做手表,做军刀,瑞士人就是在冬奥会上拿滑雪奖牌了。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猜一下,山坡上这些架子什么用途?

镇上的民舍房屋主体是用木柱撑起的,很像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吊脚楼,但山区并不潮湿,也不需防洪防涝,为何悬空呢?队友们百思不得其解,琳达的知识最为渊博,她猜的是防火防盗最防土拨鼠,不知猜对了没有?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瑞士瓦莱州特色----吊脚楼

此时天空上飘起一个个滑翔伞,如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为古朴小镇增加了几多妩媚的风情。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阿尔卑斯山一景

颇具文学功底的“游读会”创始人兼本登山队长赵春善董事长在其朋友圈里,发出了一条图文并茂的信息。文字颇为诙谐,记录如下:

在瑞士高山小村---贝尔瓦德,清晨,天刚蒙蒙亮,荣誉村长摄影家徒步专家小狐狸背着手巡视全村,看谁家的狗谈恋爱没有报批,看谁家的小马驹需要报户口,看谁家的姑娘需要提升怀孕率,看谁家的房顶需要星光,看谁家的台阶需要土拨鼠来调节气氛,看谁家的外墙需要手工装饰,看那一朵花开得过分妖艳就会劝诫要内敛一点,看看敞篷甲壳虫的女车主是否需要好司机,,,,,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文采很好的赵队长在村里撒野

五.登山第三天: 冒险开拓“游读小径”,在雷纳西塔山谷观赏阿莱奇冰川

吃过早餐,队长赵董及二位领队召集全体队员商议,是按照原定计划告辞贝尔瓦德小镇开始下山,前往常规地观赏阿莱奇冰川,还是从这个世界遗产地小镇开拓一条新路,直接搭乘极具浪漫特色的情侣双人座敞开式高山缆车,登上海拔2060米的佛莱奇(Fleschensee)山口,从这里向新的目标-----雷纳西塔(Rinnerhitta)山谷挺进,踏出一条全新的欣赏阿莱奇冰川的徒步路线!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在情侣缆车上的叶董杨总夫妇

这条线路是两位领队从临时找到的贝尔德瓦当地游览图中查到,但是图上许多路线是用虚线标出,代表着不很成熟的路径,务必需要专业登山人士陪同。队长深知,带着我们这些业余登山爱好者,踏出一条从未在标准登山旅游书上记载过的线路,是极大的冒险。但经过这些天队友们的休戚与共,彼此了解,大家都对本支具有恪守纪律,坚韧向上等品格的登山队开拓新线路充满了自信。大家异口同声地拥护不走常规路,接受新挑战。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探险行进中

我们走的这条羊肠小路,大部分路段已被泥土夯实,步道宽度只够一人通过。遇到若干山涧溪流时,路基已不成形状,此时登山杖大显身手,可以支撑身体平衡涉水而过。最难对付是挡在路中那些张牙舞爪的灌木荆棘,要绕开或拨开这些盘根错节且带刺的野枝很费周折。在途中,不时看到“白色-红色-白色”的简陋标记,用油漆涂在路旁的岩石或树躯上,看似很随意,但很醒目。琳达告诉大家,这个“白-红-白”三杠线是指此段路的风险等级为中级,意思是在这些路段行走存在一定的风险。大家一致认为,对于我们这支业余登山队而言,今天的风险等级就是高等,非常不易。沿途队友相互激励,并调侃地给这段无名土路取名为“游读小径”,取队名而用之。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中高风险等级的“白-红-白”标记

在高山上长距离徒步,不免会感到枯噪乏味,除了好领队,还需要有气味相投的队友相互调侃说事,套用那句老话就是“好友搭配,爬山不累”。比如琳达英文很棒,不时协助领队兼任翻译,还擅长把昨天刚做足功课的登山知识现炒现卖。队友杨总日理万机,管理着大型企业公司,也酷爱户外运动领域,表现卓尔不群。他的手机里装载着各种野外运动的APP,比如随时多种语言同步拍照翻译,动植物辨别,海拔高度显示及经纬定位等等,连副领队小狐狸也自叹不如,说需要更新自己的手机APP了。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杨总的照片总是显示海拔高度与经纬定位

沿着无名小径继续前行,小路越来越崎岖,行走难度越拉越大。小路狭窄处,只能一人通过。如果有人赶超时,前面的人必须极度侧身让道。途中其他登山者不多,偶尔遇到都会相互招呼“哈喽”。徒步中,我听到身背后有“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原来是一队高大的白人夫妻,打算超越我们而过,用模仿喇叭声这样风趣的方式提醒。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侧身让道

在人烟稀少的大山上,除了偶然看到岩羊在奔跑,遇到村民倍感亲切。前面的草丛中,一位村妇在采摘什么东西。寒暄后,那位白人妇女告诉我们,他们家人非常喜欢吃野蓝莓,当作日常食用的水果。他们会每天上山采摘一篮回去,已成习惯,成为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采摘野蓝莓的村妇

瑞士人做地图比较严谨,给这段虚线标出了大约1.5小时的徒步时间。但我们在行进中,总感觉到这条小路始终在大山里蜿蜒盘旋,望不到尽头。有时路面变得模糊,甚至失去痕迹,需要小心踟蹰前行,勇敢跋涉。我们也要感谢先行者,如果没有他们的开拓勇气,我们业余爱好者也许一百步都迈不出去。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望不到尽头的山路

需要经过连续三天的徒步,我们确实感到累了。此时太阳被乌云遮去,天色转暗,高山大风越刮越猛。在人烟稀少的高山上,心里开始有些发凉。但是,到终点欣赏大冰川的意念始终激励我们前行,继续攀爬不停步。

经过2个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来到雷纳西塔峪口。眼前就是壮观的阿莱奇冰川,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龙,在烟雾缭绕的山谷里匍匐徘徊,令人目眩。世界自然遗产阿莱奇冰川全长23.6公里,目光所及才是冰川一角,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显得渺小,需要足够的敬畏之心。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雷纳西塔峪口眺望阿莱奇冰川

今天,2019年8月27日,是值得骄傲的一天。我们像个真正的登山勇士,在阿尔卑斯山探险且凯旋而归,与队友一起开拓了一条新的登山险径,也在心灵深处奏响了属于自己的登山交响曲。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队友合影

离开阿尔卑斯山很久以后,我们才感觉到大山的魅力需要亲临其境方能领悟。回到杭州后,电影院正在反映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徒手攀岩》。正如电影导演通过主人公亚历克斯的所做的阐释,如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具有深度的哲理命题,只有当你翻越过类似阿尔卑斯山这样雄伟险峻的大山,才会如电影主人公那样,自豪地说道:在世之时尽力攀登,离世之际无需怨言。

阿尔卑斯山之伟岸宽阔的身躯,魅力四射的轮廓以及攀登山峰的感受,一直强烈地萦绕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的理由,希望它完美呈现了我们这支业余登山队精彩的徒行故事。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始终萦绕在记忆里是阿尔卑斯山

(本文部分图片为队友所摄,特此感谢。全文完)

「萨堡儿」 徒行在阿尔卑斯山上(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