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為何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去魯迅化"到底在去什麼?

作者:豆豆

魯迅作品真的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了嗎?真相其實是……

引子

教育部近年有關教材編寫和改革的新聞總能掀起一番熱議,圍繞刪課文加課文,不少網友總能從中解讀出各種現實的考量。而近十年來,有關魯迅作品已經逐漸從語文課本被刪除的新聞不時見諸媒體,有網友和專家支持並給出了應該刪除的各種理由,更多的網友則直言魯迅作品實在不應該被刪。面對一個疑問,不妨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那麼魯迅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如很多網友所說的被大量刪除呢?

魯迅作品為何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

01、教育部多次闢謠魯迅作品被刪

2015年教育部針對網絡中傳言的已將魯迅、雷鋒等相關的內容在中小學生教材中全部刪除的新聞進行了聲明闢謠,聲明表示,現行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有魯迅作品18篇,居作家首位。2019年8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特別提到語文教材選取了一些經典的反映革命精神的作品,其中魯迅有5篇文章入選。可以發現,網絡上有關魯迅作品被大幅刪除的言論並未得到官方的支持。

魯迅作品為何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

02、魯迅作品被刪除的傳言為何屢現網絡

官方確認魯迅作品並沒有被大幅刪除,但類似的謠言隔上一段時間又會被拉出來溜上一圈,不上數據好像總是無法直觀地瞭解:

1981年修訂的中學教材中選有魯迅文章23篇。

1990年修訂後,中學教科書中魯迅作品變為22篇。

2004年修訂後,初中教材中約有8-10篇,高中教材約有3-5篇,中學階段總計約11-15篇。

2017年修訂後,初中約8篇,高中約有3篇。

從以上初略統計的數據上看,進入新千年後,入選教材的魯迅作品確實較上個世紀末有很大的減少,尤其是高中階段,那麼這些數據是打臉官方闢謠了嗎?也並不是,實際上這份數據上顯示的數量在減少與2001年高中開始實施的新課改有非常大的關係。新課改後,以往全國統一使用人教版教材的現實被打破了,人教、蘇教、魯人、粵教、北師、語文等多個版本的教材開始在不同地區啟用,因為每個地方課程結構的變化和總課時的減少,魯迅篇目在必修課中會有縮減,但在與必修教材同步啟用的選修讀本中魯迅作品是增加的,甚至包括許多此前不常見的篇目都有錄入供學生學習,而這些數據則不長被人提及。

魯迅作品為何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

另外分析統計教材中被刪除的魯迅作品,我們不難發現,這部分作品多為與當時的政治時事聯繫緊密的批判性雜文,或是過於晦澀青少年較難理解的文章,而保留多為小說散文,更加回歸語文學習的目的,即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及鑑賞能力。據相關數據統計,即使如今必修課本中魯迅作品數量有所下降,但其數量仍居作家之首。

03、為什麼大眾如此關注魯迅作品刪沒刪

魯迅作品自上個世紀20年代入選民國中學的國文選讀教材以來,就一直是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學習篇目,在五四運動時間,魯迅的作品第一次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植入語文教材,打破近千年儒家孔子文化的壟斷,第一次實現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渡,他的作品對於中國的歷史意義非凡,經歷近一個世紀的歲月洗禮,他的作品沒有過時!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們從他的作品中學習中國的文化,從他的小說中人物來了解中國歷史鉅變中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對中國國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時時警示著國人,他的作品有著獨特的戰鬥精神,給一代又一代國人思想以啟迪,所以人們才格外重視魯迅的作品。

魯迅作品為何在課本里被大量刪除?

其實,除了"刪了還是沒刪""刪了多少"這些爭論,更重要的是我們以什麼的心態和方式去學習魯迅的作品,學者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沒有與當下相關聯,學習就好像變成了空中樓閣,我們學習魯迅的作品大概也應該如此,瞭解魯迅作品,瞭解魯迅精神,更好的直面當下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