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今日看點: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一雪前史,今天給大家聊的是建文帝和他叔叔。明祖“家天下”的思想極濃,又鑑於元代王室孤立無援,內不能制民變,外不能屏障中央,要使國家能長治久安,非靠自己的子孫負起捍衛國家的責任不可。這比武將出徵鎮撫,更可安心,於是封皇室子孫的制度便實行起來,藉以控制出征鎮撫保衛國家的軍事職權。明代封諸子為藩王,有爵位、藩祿、封都及王府一套完備的官制,共封了二十五位藩王,各負有保衛國家的軍事職權。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朱元璋

在制度上,通常藩王有三護衛,但太祖又可視需要而隨時增加藩王之兵力,藩王並可率領將官都督府都司衛所兵出征,因而軍事職權甚大。這種政策無疑是想把保衛國家的責任交到藩王身上,以嫡長子在京都做皇帝處理朝政,封諸子於全國各地,“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明代宗藩所以能嚴重影響國家及社會,正因明太祖對朝廷的功臣宿將不信任,而擴充了皇帝子孫的勢力。由於藩王擁有軍事職權,而軍事力量,往往是奪取政權的重要因素。因此,皇帝與宗藩間漸形成對立的關係。親王持有兵權威脅朝廷的問題,早在東角門的密議及太祖遺詔中已充分流露出削藩的決心。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朱允炆

由此遺詔看來,惠帝禁止諸王至京奔喪,很明顯是為了避免對皇位有威脅。同時王國所在地的文武吏士必須聽朝廷的節制,顯然,惠帝站在朝廷立場想控制諸王,不欲其有獨立的勢力;並且在當時社會充滿皇位應以長子嫡孫來繼承的傳統政治觀念下,皇位不容親王有所威脅和篡奪。相反的,諸王見到這樣充滿削藩氣氛的遺詔,自然對惠帝很憤慨,對謀臣也是忌恨。

惠帝削藩

惠帝即位後,實行削藩政策,委實也改變了明太祖原有封諸子為王持有兵權保衛國家的制度,自然激起諸王反抗。所以在這種矛盾下,皇帝與諸親王間的對立,更進一步走入紛爭的旋渦。所以建文時代,削藩政策便急遽地進行開來。親王中較長者如秦、晉、燕、楚諸王等,在洪武時代都曾率領幾十萬大軍征討外患,身臨戰陣而有戰爭經驗。尤以北平的燕王,據於險要的地理形勢,士馬精強,又是位雄才大略的親王,實是朝廷的勁敵。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朱棣

諸王擁有兵權固然是建文朝的威脅,但在親王對朝廷尚未有行動前,朝臣黃子澄、方孝孺、齊泰所擬定的孤注一擲、積極以武力削藩的政策,違背了太祖既定的封藩制度,在諸王沒有明顯值得削奪殺戮之罪時,首先對親王加以殘殺征討,實給予親王舉兵的好藉口。

“靖難之役”的經過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聽從其謀主僧道衍之言舉兵,以誅齊泰、黃子澄為名,史稱“靖難之役”。惠帝曾命耿炳文、李景隆率師征討,唯屢戰不勝,幸濟南為鐵鉉、盛庸固守。既而燕軍又為盛庸敗於東昌,燕王乃回師,此後兩軍相持約三年。建文三年,曾有宦官密報宮中虛實,燕王乃大舉南犯,由徐泗渡江徑趨京師,惠帝不得已貶齊泰、黃子澄於外,並下詔罪己,請割地罷兵。燕王不許,京師遂陷,宮中火起,惠帝不知所蹤。燕王乃自立為皇帝,是為成祖,改元永樂,肅清舊臣,殺戮慘絕,並復周、齊、代、岷四王國,改北平為北京,設順天府,徙富民以實之。至永樂十九年,成祖徙都北京。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靖難之役

削藩失敗的分析

由於削藩而促使建文時代的傾覆,再把參與國事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輔政時所施行的削藩政策,加以分析評論,先就朝廷軍事削藩與親王戰爭而論。我們認為在舉兵之先,居於宰輔職位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必須要了解當前的局勢。明初太祖封親王有二十四位,封都遍及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省;並且在封建制度的原則上,諸王有守鎮兵及護衛兵,遇有緊急,親王有權調遣將領及率領衛所官軍捍衛國家。何況親王中較長者如秦、晉、燕、楚諸王等,在洪武時代都曾率領幾十萬大軍征討外患,身臨戰陣而有戰爭經驗。尤其是封於北平的燕王,據著險要的地理形勢,士馬精強,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親王,實在是朝廷的勁敵。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方孝孺

在這樣的局勢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只顧積極地以軍事行動削藩,而以孤注一擲的政策廢除親王,使親王置於死地,自然會引起皇帝與親王間直接的血戰。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以積極軍事行動削藩政策的結果,帶給建文時代朝廷的不是成功,而是加速的滅亡。由於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輔政時,積極實施戰爭殺戮的削藩政策,使燕王更有理由加速舉兵向朝廷進攻奪取皇位,這確是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決議施行這樣削藩政策的不得當。

再看削藩政策施行時,放歸燕王三子的錯誤。明太祖死去剛足一年,周、齊、湘、代、岷諸王相繼削除,接著便是襲擊燕王了。當時燕王三子皆在京師(南京),而燕王憂懼,不敢起兵,則稱病乞三子回北平,既然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已擬定削去燕王,與燕王準備血戰,就不該放歸燕王三子,如拘留於京師,亦可羈縻燕王,但事實則不然。當齊泰、黃子橙議決放歸燕王三子,尚未及“示彼不疑,襲而取也”,燕王立即起兵叛變。齊泰、黃子澄身居宰輔職位,其籌劃議決政事則如此膚淺可見。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燕王

又如燕王起兵,齊泰、黃子澄議決戰略及遣將之不當。黃子澄與齊泰之議,命一位輕浮而無將才的李景隆率傾國五十萬精兵北征,又是失策。黃子澄等無知人善任之才,難怪有雄才的燕王大喜雲“其眾適足為吾資也”。假若事先齊泰、黃子澄議決不遣燕王三子返回北平;當耿炳文敗處不撤還,令戴罪仍守真定,不以輕浮無將才的李景隆代將,再以山東濟南之能將鐵鉉繼其後,則燕王不敢離北平取大寧,可免鄭村壩、白溝河喪師數十萬,燕王便不能順利地南下篡位,明代似可另成一個政治局面。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李景隆

“靖難之役”的影響

成祖對付異己手段的殘酷,殺戮的冤濫,都不亞於太祖。正因藩王有過軍事力量發生奪皇位與皇權的事實,成祖對宗藩更嚴加防範,使繁盛的宗藩子孫困於法網之下,不能有謀生機會,只靠國家付出的祿米為生,又影響到國家經濟的困窘。再者,由於“靖難”之影響,醞釀日後宗室之篡奪;如宣宗時,皇叔高煦之亂。武宗正德十年,安化王及十四年寧王之亂,是皆沿“靖難”之流風所致。更有甚者,乃造成宦官之禍,蓋成祖以“靖難”得宦官助力不少,即位後大更太祖嚴束宦官之遺制,由是宦官權力日增。而東廠之設,更造成日後黨錮之禍。

建文帝和永樂帝,靖難之役造成的影響,原因何在

靖難

結語

在進步方面而論,明成祖卻從太祖晚年留下保守的政治局面,轉變到重新開拓而向外發展的局勢。又鑑於明代的外患在北方,成祖因而向北方發展,並曾五次深入漠北親征蒙古。又遷政治重心到國防邊緣的北京去,浚通南北運河,使在北方的政治重心與江淮流域的經濟重心聯繫起來鞏固為一體。又如疆域擴充,徵韃靼、瓦剌,討安南,平西南蠻,御倭寇,使版圖重新劃定。又命鄭和下西洋,向海外發展等,使永樂朝成為中國史上輝煌的時代,又如永樂時代國內建設,以及典章制度的改革擬定,更奠定了明代兩百餘年的政治局面,不能不說是“靖難之役”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