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朱高熾畫像

上期我們講完永樂一朝,這期我們來講朱棣的兒子,明朝第四位皇帝,開創仁宣盛世的朱高熾。

朱棣靖難起兵成功後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改年號為永樂。

永樂年間朱棣勵精圖治,延續洪武政策,使得大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面對自己從刀光火影中創造的盛世,朱棣自然要選擇一位他所中意的繼承人,但是,現今太子朱高熾可卻並非他中意的皇子。

原因很簡單,朱棣覺得朱高熾並不像他,無論是身體外貌還是性格。

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朱高熾劇照

史料記載,朱高熾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大概有二百三十斤左右,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也總是跌跌撞撞。

可朱棣何許人也?那是經常一馬當先,提刀殺敵的人物,可謂一生嗜武。

不僅朱高熾外貌不被朱棣所喜歡,他的性格亦是不被朱棣喜歡。

朱高熾在早年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儒術研究上,生性端重沉靜,喜好讀書,性格更是隨和。

朱棣覺得他有婦人之仁,太過於軟弱,將來會遭人脅迫,故此朱棣更偏向於次子朱高煦。

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朱高煦劇照

因為次子朱高煦打仗勇猛,靖難之役時多次救朱棣性命。

甚至在靖難之役時朱棣親自對朱高煦承諾說:“努力吧,皇太子身體不好,多有疾病。”

這話什麼意思,不言而明。

那麼,朱高熾是如何逐漸改變了朱棣對他的看法,並且牢牢的坐穩了儲君的位置呢?

其一就是朱高熾于靖難之役時牢牢守住了大後方北平,而且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戰役。

建文元年朱棣靖難起兵帶走了所有軍隊,只給朱高熾留下了1萬士兵。

而李景隆卻帶著五十萬大軍直奔北平,面對這五十萬大軍,朱高熾並未慌亂。

親自登城慰問守城將士們,讓全城軍民一心,戰役開始時,城中婦女也登上城頭向下投擲瓦石。

到了晚上,朱高熾率領將士們夜襲南軍大營,讓南軍大亂,而且在夜間讓守城士兵用水澆於城牆上,次日城牆結冰,南軍無法攀登。

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這些舉措,令幾十萬南軍無功而返。

通過此戰讓朱棣對他的看法大為改變,也打心底裡佩服自己這個素來不被他所看重的長子。

其次就是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又素好儒家學說,故此深得文臣們的擁戴。

在大明王朝,文官集團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牽制皇權的力量。

朱高熾作為世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錯誤,故此朱棣也沒有理由廢除他。

而且他是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王世子,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正統觀念十分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朱瞻基。

朱瞻基敏慧異常,深得朱棣的喜愛。

據說在朱瞻基出生之際,朱棣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

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

明朝皇帝那些事(四)—朱高熾的帝王之路

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朱高熾本人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儘管自己的弟弟多次想要謀害他,他依舊為弟弟求情。

這一點讓朱棣十分欣慰,如此寬厚任和的性格,正好彌補了朱棣文治的缺陷,故此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朱棣就放心的將江山交給了自己長子朱高熾。

朱高熾最終也不負眾望,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

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