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国庆节前夕,笔者在柘城县皇集乡易周村,正巧遇上这里举行“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金秋助学启动仪式”。该村第一书记赵明是来自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选派干部,他代表所在单位向2020年易周村考入全国各类大学的12名农家子女,每人发放金秋助学金600元。现年18岁、考入河南警察学院治安系的大学生谷佳璇说:“通过金秋助学活动,赵书记代表组织给我们贫困学子送来了温暖,令我们十分感动。入学后我一定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回报家乡父老!”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驻柘城县皇集乡易周村第一书记赵明

据了解,这是赵明驻村3年多来,第4次代表所在单位主持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贫困大学生32名,帮助品学兼优学生完成学业,在全村形成崇尚读书、培育英才、科学发展的良好风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谈及此事,赵明深有感慨地说:“驻村第一书记是村官,就是要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撸起袖子,弄清村情着手干事。

驻村伊始,赵明决定从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入手,一心要为老百姓干点实事。为了能够尽快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他面对千头万绪、难以着手的状况,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待在村里,不知疲倦地穿梭于乡间小路,一个兜里装着两盒烟、一个兜里装着“联系卡”,胸前佩党徽,手拿记事本,逐一到老党员、残疾家庭、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发展思路。经过深入调研,他很快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吃透了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他与村“两委”通过认真研究、科学决策,制定出了易周村发展规划和重点实施的村“十件实事”,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村室购买办公用品、安装空调和购买电脑、为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改造公厕、为村里购买垃圾车、为村民购买卫生清洁桶等,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着手选好配强支部班子,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等活动,确定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1人已光荣加入了党组织。该村先后被表彰为“红旗基层党支部”和“红旗便民服务站”,《商丘日报》、商丘电视台和《政府工作快报》、《驻村工作信息》等,先后报道了易周村的精准扶贫先进做法。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其“撸起袖子、努力工作、不辱使命”的铮铮誓言。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完善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赵明驻村至今,非常热心于村里的公益事业,他组织建立环卫队伍,购置环卫三轮车7辆,捐赠衣物1000余件;为村小学协调资金2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教师办公桌椅10套,捐赠书包文具800套,图书1600余册,对学校公厕进行改造,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并顺利通过省级均衡发展验收;为村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10组;购置条形会议桌椅一套和15张办公桌椅、6个文件柜、10张条椅,安装空调、电脑6台,安装铝合金门窗一组,村室面貌焕然一新;招商引资8000万元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占地150余亩,年可出栏生猪3万头,已建成运营。赵明驻村的第一年,该村就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荣获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一等奖。

扛起担子,摸清民情办点实事。

“第一书记要服务好基层一线,必须为村民们干点实事,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赵明在实际工作中的行动准则。平时,他和蔼可亲,在父老乡亲之间从不摆“架子”, 勤走访、多亲近、交实心,见了老人就主动握手递烟、见了幼儿就亲近抱抱送块糖;遇到群众递来的一杯水,不论是什么杯子都是双手接过来当面喝一口;不论群众的手有没有泥,只要拉着他的手不放,他就不先放。82岁的村民易殿义是村内老“会首”(会首就是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2007年因集资修建村内的生活道路,欠下了700元的“窟窿”,其曾多次反映未能解决。赵明知道情况后,经与村委会干部现场核实后,认定确实是为群众办实事花的钱,就从专项工作经费中给予解决。老会首感动得非要制作一面锦旗表示谢意,被赵明婉言谢绝了。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易周小学校长皇甫凡磊面对赵明的帮扶 开心的笑了

焦点矛盾不回避,直面矛盾解难题。驻村不久的一天早上,赵明遇到一件棘手事:村室外陆续赶来了近百名群众,集中反映修建道路的问题。经了解,正在建设的村中道路,由于历史原因,其中一段近50米存在着土地纠纷,致使不能正常施工,成了“卡脖子”工程,群众意见很大,集体找来要求村里解决。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赵明即刻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一起到实地查看,积极向村民宣讲有关政策规定,稳定群众的急躁情绪,并承诺一定要稳妥处理此事。之后,他和乡村干部不分昼夜,一次次的到几家有矛盾纠纷的群众家中,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争取理解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原路基界定的基础上,几家群众各让一步,使道路顺利开工,群众对此都非常满意。几年来,赵明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5起(其中宅基地纠纷9起,赡养老人问题2起,土地纠纷12起,其它2起),均得到了妥善处理,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今,赵明要办的“十件实事”已全部完成。新建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已建成办公;协调资金用于新建花坛、路肩硬化、围墙修补、种植树木、草坪花卉、坑塘治理等,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建了通往扶贫车间的道路和安装了220个太阳能路灯,实施了美化亮化工程等。每当夜幕降临,晚风习习,村内灯火辉煌,花香四溢,走在宽敞整洁的马路上,耀眼的路灯为古朴的村落抹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进村文化广场,练健身器材的、打篮球的、打腰鼓的、说开心话的、唱豫东调的、跳动感广场舞的,汇集成一片欢乐浪潮,脱贫致富后的庄稼人,心里美滋滋的,脸儿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甩开膀子,理清思路帮办难事。

“村子大了,难免会有难事,要敢于面对,善于化解,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推动脱贫致富”。三年多来,赵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辞辛苦,想方设法为村民们解难题、办难事,为脱贫致富理清思路、排除障碍。贫困户杨三啟因家庭原因对生活悲观失望,赵明多次与其彻夜长谈,成了好朋友,并帮其解决实际问题,感动得他拿着自家腌制的鸭蛋前来感谢,被赵明婉言谢绝;村民谷占印因家门口路基问题心中不满,赵明得知情况后,和村干部们一起多次调解,最终使他和乡亲消除误会、握手言和;村民易春丽自幼智力障碍,赵明每次见到她都掏出零钱让其买零食;近50年党龄的刘秀莲大娘家庭较为困难,赵明就经常到其家中探望,冬天送棉衣、夏天送风扇、端午送粽子、七一送温暖;养殖户周建伟的养鸡场,自疫情以来每天损失几百元,这位倔强的汉子只能偷偷抹眼泪,赵明积极想办法,帮其申请个人创业贷款度过了难关;百岁老人易黄氏在村里德高望重,在她生日那天,赵明早早就来到县城预订了蛋糕登门送去,代表村组织祝她生日快乐;赵明多次召开干群座谈会,开展送法、送医和送戏下乡活动,每年春节、“三夏”生产期间,都要为老党员、老干部、特困家庭等送上慰问品;孝善基金是脱贫攻坚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全村有76人的子女已全部上缴孝善基金,发放资金达十万余元,使孝文化在易周村蔚然成风;他为32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和两项补贴,为71名患慢性病的村民办理了慢性病卡,保障了村民们的身体健康。87岁老党员段敬荣,原破旧房屋已拆除,被儿子接回家中居住,赵明就带着购买的棉被、床单等生活用品到其家中进行慰问。目前,所申报的148户贫困家庭“六改”项目已改造到位,为贫困户落实危房改造38户已进行完毕;每年,他都积极为贫困户申报种植养殖补贴、务工奖补等15万元;他协调流转土地500余亩,成立了2家农民种植合作社。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赵明连续32天吃住在村,检查人员在位情况,购置防疫物资,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脱贫户易广银过上了好日子

“党的脱贫政策好,赵书记来俺们村干得好!”73岁的脱贫致富户易广银每当谈到如今自己的幸福生活,总是满脸笑纹、赞不绝口,他家中两口人,女儿出嫁了,赵明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六改一增”和危房改造,其原来的两间土房漏雨,赵明亲自领着干,建起了新瓦房。另外,易广银的4亩耕地种植玉米,亩产1200斤,收入4000多元,喂养的一个老母猪,一窝下十多个猪仔,增加了家庭收入。院内有两棵大柿树,果实累累,像似挂满一树的红灯笼,易广银用手指着,高兴的说:“要是在过去年月,树上的柿子等不到成熟,我就摘下去卖了,換个油盐钱。现在脱贫致富了,腰包鼓起来了,生活也不缺那几个小钱了”。说着,他摸出了兜里的“红旗渠”,悠然自得的叨在嘴上……

驻村第一书记赵明:甘当群众的“服务员”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三年来,赵明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以为民的情怀和务实的作风,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干家、排头兵,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俺村的优秀服务员”。(李军祥 赵香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