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 | 在生命面前,我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吳美慧 朱廣平 整理 受訪者供圖

時間:4月18日

地點:醫療隊駐地

記事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蔣東坡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圓滿完成承擔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後,採取民航包機和鐵路運輸投送方式,陸續離開武漢完成回撤。

回想起我參加抗疫的點點滴滴,多次在心裡問自己:我是靠著什麼信念和精神堅持到最後的?我覺得,是軍人的身份賦予的使命擔當。

我們到達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後,從一無所有到三天建成戰時傳染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其中艱難可想而知,但大家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完成了上級交付的任務。

抗疫日記 | 在生命面前,我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蔣東坡

第一週,我每天幾乎沒怎麼休息,困了就靠在牆角眯會。病人亟需收治,在人民群眾的生命面前,我們體內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似乎比原來更扛困、更扛餓了。準備工作完成得差不多時,我和隊友才覺得睏乏難耐,累癱如泥。

2月20日,我帶領的重症一科開始收治首批危重症患者,搶救、培訓、查房、會診、開會、病例討論,我每天都像陀螺轉個不停。因為我們是新組建的ICU,擔心某些環節尚不健全,擔心危重病人病情突然變化……我當時連續三天沒敢回宿舍,餓了吃碗泡麵,困了就在臨時值班室眯會兒。

在重症一科,患者病情瞬息萬變,留給醫生分析判斷的時間,常以秒計。我默默的作好表率,鼓勵隊員說:“只要我在,你們不用害怕。”

2月23日,3:00,我躺下休息還不到1個小時,電話鈴聲在臨時值班室裡響起。聽筒裡住院總醫師康軍的聲音傳了過來:“蔣主任,紅區(汙染區,直接接觸病人的地方)值班醫生報告,9床目前無創呼吸機吸氧濃度80%,血氧飽和進行性下降,波動在60%範圍,極度呼吸窘迫,乳酸增高,情況危急!”我儘量鎮定下來,立即指令:“調高氧流量至100%,保持氣道通暢,做好氣管插管準備,我們馬上進去!

抗疫日記 | 在生命面前,我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工作中的蔣東坡

我和醫護骨幹立即穿戴防護服到進入紅區投入搶救,沒有絲毫停頓。到了病房,我結合患者症狀和相關輔助檢查,判斷患者出現了膿毒血癥合併急性呼吸衰竭,當務之急就是經鼻腔快速置管、行有創機械通氣。而平時普通的操作,此時卻成了危險之舉,插管過程患者口腔會有大量病毒噴出來,感染風險極具增加!但患者的氧和指數太低,撐不了幾個小時,為了和死神搶時間,我立即讓隊員將患者推入負壓病房,以此降低感染風險。

確認各種條件具備後,抬起患者的下頜,以最快的速度經鼻腔探下支氣管鏡,清理視野,向聲門置入氣管導管、調整深度、充氣囊,聯接呼吸機、固定,一鼓作氣。萬幸,血氧飽和度開始回聲,隊員們舒了一口氣。調整參數,俯臥位通氣,患者被成功救治!我進入緩衝間,脫下已經溼過好幾遍的防護服和滿是水蒸氣的護目鏡,臉上的壓痕清晰可見。

10:00,臨時休息室,我開始授課。從醫療隊抽組第一天起,我制定了詳細的強化培訓計劃,從重症監護到新冠肺炎診治,堅持每天為隊員授課。我深知,只有整個團隊都日漸掌握過硬的危重症救治專業技術,才能在和死神賽跑的過程中為新冠患者爭取時間。

抗疫日記 | 在生命面前,我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蔣東坡和戰友們一起開展工作

14:15,我再次進入紅區查房。看到護士為6床行俯臥位通氣,我立即帶頭協助。都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我們ICU,就是二分治療,七分護理,再加三分關愛,即十二分的努力救治危重患者。

這時,那位成功搶救的患者病情平穩,因為插著氣管無法說話,患者只能緩緩伸出手錶示感謝,我過去緊握著患者的手鼓勵,傳遞給患者的是溫暖與能量,而我感受到的是信任與責任。

18:30,作為泰康醫院重症組專家副組長,我來不及吃飯就趕去參加會診。

21:00,科室又接收了2名重症患者,和骨幹團隊討論完治療方案,已經是2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