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探祕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包頭雖然是座以重工業為主的城市,但是市區內森林覆蓋面積之廣,供人們休息散步的公園之多,在全國也是排在前列。隨著近些年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鍛鍊,騎行也就成為一項主流戶外運動在包頭火熱起來,而大部分人選擇騎行的去處,一個是賽汗塔拉城中草原,另一個則是濱河新區的大鼎。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坐落在濱河新區的盛世寶鼎,俗稱“大鼎”)

而在大鼎西側500米處路南,居然有一座古城在這裡,這或許是大部分人不會想到的,這座古城便是包頭著名的古城之一—敖陶窯子古城。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古城的文物保護石碑,證明了它的身份)

其實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唐中受降城,因為這裡有個奧陶窯子村,所以為了接地氣,這座古城也被這麼稱呼了。這座古城修建於唐代,唐王朝給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大唐盛世,但在這盛世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北方邊境的突厥,與較早的匈奴,鮮卑一樣,突厥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在唐王朝前期經常被突厥騷擾,修建這座古城的目的,絕大多數原因就和突厥有關,但所謂“受降城”,意思不是說讓突厥人接受投降來此城當戰俘,而是為了邊境戰略防禦系統而建,大唐本著“以和為貴”的方式同當時中原以外周圍所有少數民族和平相處,但總有幾個刺頭愛惹是生非,所以大唐皇帝不得不派大將張仁願前往這裡修建受降城,而且一築就是三座,另外兩座分別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和巴彥淖爾前旗境內。

現如今這座古城周圍早已不存在什麼了,在石碑身後,是一處人工樹植園。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四月份天氣逐漸熱了起來,小草也在慢慢生長)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一處夯土坡,呈直角狀,我覺得是古城牆,但又沒依據)

沿著園區內向西走,發現一處被鐵絲網護欄護住的長土坡,從外觀看有些像古城牆,但又像是被清理出的一處廢土堆。

在古城中,有一處凸起的土坡被提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拂雲堆”,但在這裡卻沒有找到。“拂雲堆”指的是突厥一方在每次征戰前,前來祭祀祈禱的地方,而關於真正的“拂雲堆”在哪裡,史學界至今眾說紛紜,無法統一意見。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陰山探秘系列—探訪敖陶窯子古城遺址

(照片裡的“拂雲堆”疑點重重)

現如今這座古城早以被夷為平地(那段長土坡應該不是古城殘留)徹底消逝在歷史長空中,造成它消失的原因眾多,但有一點我認為還是它所處點位置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處於兵燹戰火之地,和平時期不說,一旦爆發戰爭那可謂是寸草不生了,現在僅剩下後人給它立的石碑,在追憶著它曾經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