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山海經》,這是一部流傳了幾千年的上古奇書,現已加入ACGN“豪華午餐”,說明這本書已基本淪為科幻雜誌一類。事實上,古代的讀書人也是這樣看待的,原因大概是此書過於荒誕不經,沒有多少實用價值,還容易誘導人們思想拋錨;但它畢竟貴為經典,又不敢拋棄作廢,於是就乾脆置之不理,不做過多研究。然而,《山海經》真的只是一本閒書嗎?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山海經》世界地圖)

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道:“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也就是“我可不敢亂說”。而魯迅就簡單多了,直接將它定義為“古之巫書也”。不過在我看來,《山海經》的背後可能大有文章。

首先,《山海經》全篇共3萬餘字,而且還是用極其精煉的語言進行概述的,這說明作者已經在盡力壓縮篇幅了。如此皇皇鉅著要是用竹簡書寫,恐怕得裝兩馬車。由此可見,《山海經》原本肯定是有實用價值的,不然誰會花這麼大力氣去做這麼沒用的事?

其次,《山海經》雖然有很多內容沒有得到證實,比如那張嚴重失真的地圖,還有那些千奇百怪的生物,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解釋。很明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那些內容不可能全是一個人的親身經歷,它應該是像《聊齋》那樣,把周邊世界所見所聞的新鮮事物歸納整理出來的一本書,而且花了很長時間。這個過程難免存在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再加上古人無法準確地計算出距離,動不動就是百里起步,只能大概判斷方向,也就無法繪製出準確的地圖。但這恰好說明,早在上古時期甚至更早以前,人類文明之間就已經有了大範圍的交流。

所以,《山海經》雖然是一本中國的古書,但它記載的可能是當時全世界的人文地理。

比如在《山經·東山經》中就記載了這樣一種生物:長得像兔子,嘴如鳥喙,眼睛像貓頭鷹而尾巴像蛇。這是什麼動物呢?其實是一種現存於美洲南部的哺乳動物,名字叫“犰狳”。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還有《山經·西山經》中記載的“文鰩魚”,說它長得像鯉魚,還有一對鳥翅,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白色的頭,紅色的嘴。這種長相不可思議的動物其實就是飛魚。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在《夢舟少年志-天罄傳奇》中還出現過一位半人半獸的神靈——西王母。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王母居於崑崙山,人面虎身,牙似虎齒,頭上戴著鬼面具,身上有花紋,還有一條豹尾巴。傳說,周穆王曾帶領大量隨從西行九萬里去拜見這位西王母,還結下了一段情緣。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但有網友認為,西王母可能並不是什麼怪物,而是古埃及的一名女性法老。對於這種猜測,我們可以從獅身人面像和法老金棺看出一些印證。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探秘:《山海經》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看看

古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說《易經》作為一本預測學鉅著,算是“天文”鼻祖,那麼《山海經》就是當之無愧的“地理”鼻祖。只可惜,由於漢代儒學興盛,教育過於強調務實求穩的精神,才讓後世一度認為《山海經》只是一本閒書,也讓我們錯失了發現新大陸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