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责任编辑 | 张旖旎
作者 | 章舟

大宗商品贸易,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还和企业、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原因,大宗贸易的对象,皆为国计民生之休戚相关者:无论是粮食、煤炭、钢铁,还是工业的血液——原油,均系全球战略重点资源。

正因为对象的特殊性,大宗商品贸易通常具有高门槛,使得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能够在大宗行业呼风唤雨的,往往都是具有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在政商两界积淀深厚的“老钱”们。例如石油“七姐妹”、正冲刺上市的沙特阿美、瑞士的传奇企业嘉能可、以及名震天下的“ABCD”四大粮商。

但近年来,却杀出这样一家中国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耕耘,它已经具备问鼎大宗的野心。它,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雪松控股。


1.雪松,一家“反常规”的企业


正如前文所言,能够进入大宗的企业,非家大业大不可,而最具权威性的《财富》杂志排名也印证了这一点:2019年的财富500强上榜企业中,大宗类别企业就占了116家,超过五分之一。

在一众产业巨头中,中国的雪松集团,则在这份榜单中,排名301位,且连续第二年上榜,排名上升60位——在竞争激烈的500强榜单中,每前进一位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前进60格,可以说是“火箭式”的蹿升。

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500强,雪松控股只用了不到二十年。雪松的飞速发展,在为其带来“神秘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的纷纷猜测。而近年来,雪松又誓言要做“中国的嘉能可”,进军大宗行业头部玩家,更使得市场对其内部结构众说纷纭。

但是和一些神秘到底的大宗企业不同,雪松控股在资本市场上显得比较高调: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雪松控股旗下同时拥有齐翔腾达、希努尔两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并且涵盖四大产业链: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和智联科技。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雪松控股的业务范围(图片来源:雪松官网)

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作为一家新兴产业企业,雪松控股总部不在“高大上”企业扎堆的深圳,而一直留在其发源地广州。近年,雪松控股的营收一直居广州民企首位,成为珠江黄埔“第一民企”。


除了坚守广州之外,雪松的“不走寻常路”实际上已经镌刻在基因里:因为曾经的雪松,是一家房地产企业,却在本世纪初“全民炒房”的热潮中,逆势进军实业领域,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下面,我们就从这段往事开始。


2.从房地产商,到进军大宗商品:雪松发展前史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几易其名,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一种神秘感。而今天在大宗商品行业呼风唤雨的雪松,起源于1997年4月创立于广州的君华集团,是一家房地产企业,通过将大量烂尾楼项目改造成别墅和商品房,获得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虽然房地产行业常被认为是暴利行业,但众所周知“万事起头难”,刚开始的君华,一无背景,二无资金,自然也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创业史。

在一个楼盘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市场需求估计错误,加之周边市政设施不完善,建好的房子连续几个月一套也卖不出——对于一家中小地产商,这几乎意味着灭顶之灾。

在流传出的内部材料中,张劲这样回忆打天下的艰辛:

“那段时间,真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我当时焦虑到整晚睡不着,要靠喝一整瓶红酒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眠,我至今都有严重的睡眠障碍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经历了市场的残酷教育,张劲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在为项目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张劲发现,建筑材料的利润很大,市场潜力无限。

以房屋的“骨架”——螺纹钢为例,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是螺纹钢第一大国,但在本世纪之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产能不足,加上公铁路运力紧张,“一钢难求”是常态,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钢,还要打通无数关系,批N张条子才能拿货,其他的原材料也是同理。

为此,张劲没少看人脸色。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昔日的螺纹钢,曾经卡住无数下游企业的脖子(图片来源:网络)

受够了“窝囊气”之后,性格倔强的张劲,立志改变原材料受制于人的状况。于是在2002年,君华进军大宗商品领域,成立君华贸易,主营金属期货和国际贸易。但是,毕竟在这一领域内“图样图森破”,过了两年后,君华就遭遇了一场大危机,差一点就陷入破产的境地。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绝望,往往孕育着希望(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那是2004年的时候,张劲轻信了别人的建议,去广西投资一家冶炼厂,本来计划以此进军上游,获得更大产业链,但未曾想中了骗子的圈套,被骗走了几个亿!几乎是公司账上全部的流动资金。张劲靠着借高利贷和房产业务,才勉强度过了难关。此后又因2005年海关全面清查出口退税,君华的相关业务停摆了一年多,一来一回,损失的机会成本无法统计。

放着稳稳当当赚钱的房地产业务不做,非要去做大宗商品贸易,还遭到这么大的挫折,张劲后来回忆说,自己多次有过“深更半夜闪过从天台上跳下去算了的念头”。可见其绝望程度。

正如那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革命,永远都不是主观产生的,而是客观条件逼迫出来的”,处于绝望之中的张劲,意外发现了一个隐含的细分市场。

随着钢铁等行业的不断放开,此时的大宗商品市场,已经逐渐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昔日自己为几车皮螺纹钢“折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宗商品生产企业的利润日益见薄,并且要为销路四处奔走。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钢铁产量日益上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正如扑克投资家此前推送的文章所言,钢材这样的大宗商品买卖,可不是到楼下烟纸店买包烟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搭建,打通买方、卖方、金融、税收的一整套体系,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体化、全链条式的采购、销售、仓储、物流、价格风险管理、存货管理和金融等供应链管理服务。

角色的转变,对运营思路也是一场“革命”:从原来的贸易思路,转变为新的服务思路,因而绝非“草台班子”所能驾驭,能够在行业内立稳脚跟的,非精英莫属。此时的君华,经过重组,已经成为雪松控股旗下的子公司,而雪松旗下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供通云。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供通云”一出世,就志存高远,结合最新技术(图片来源:雪松官网)

2009年,国际金融风暴蔓延,也随之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升级,在国内铜杆市场率先引进点价交易模式。到2009年下半年,供通云在铜杆市场上的客户几乎都采用了点价交易模式。借助于此,供通云突破了简单的点对点贸易,开始向大宗商品贸易服务商升级。

2014年之前,供通云乃至整个雪松的营收规模都不算大,而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的服务对象均为企业客户,不像腾讯、京东等以C端消费者为主,因此,供通云长期以来并不为公众所知晓。

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2014年其供通云的供应链业务收入仅为84.15亿元,而在该领域,当时已有多家贸易商的年营收规模超过了500亿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野心——巨蟒在攻击之前,总是先缩脖子。

并且,在张劲的产业版图中,供应链只是其中的一块:截至2014年雪松已经在方兴未艾的PPP行业、文旅地产领域,孵化出了自己的文化旅游、社区运营等业务,这也成为后来雪松控股“六大产业”版图的基础。雪松,正处在爆发增长的前夜。


3.金鳞岂是池中物:“中国嘉能可”的崛起


1)卧薪尝胆,发誓夺回定价权

众所周知,大宗商品交易领域,也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战场。美国正是凭借石油大宗商品公司,牢牢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而作为大宗商品后起之秀的中国,在大宗商品赛道内由于不熟悉玩法,经常被故意“设套”,将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拱手让人,甚至“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钞票”。

依然以钢铁为例,本世纪以来,为了基建的需要,中国钢铁的产能飞速发展,但炼钢需要铁矿石,而国内人均铁矿石储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加之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很多矿山已经接近枯竭。因而本世纪以来,中国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2002年以来,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但是铁矿石大买家的中国,非但没有享受到大客户的折扣,反而经常被当成“凯子”联合收割。

以2010年为例,中国从境外进口6.18亿吨铁矿石。由于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每吨平均价格上涨了48.51美元,当年比往年多付了3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80亿元。

与之对比,当年全国大中型钢铁厂利润仅为897亿元,铁矿石涨价增加的成本是利润的2倍多。

“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说的就是中国在世界大宗商品链条中的地位。

不光是钢铁,大豆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一轮过山车:从2006年开始,美国大豆从500多一直涨到2008年7月的1654。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豆价格也随之暴跌,从7月初的高点,到年底价格跌去一半,中国的豆农再一次面临巨额亏损。靠着中国大量收储,才没有爆发更严重的危机。

谁掌握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多年从事大宗贸易的雪松,更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雪松发誓,要拿下这块最难啃的骨头!

虽然理想很远大,但创业时的九死一生,永远被张劲所牢记,因而在没有万全的把握时,雪松绝不贸然行动。


2)供应链金融,成就产业帝国主体

2014年,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进入下行周期,各大能源、矿业巨头业绩均受较大影响,就连大宗行业的“老大哥”嘉能可,都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股价一路走跌,不得不甩卖资产,断臂求生。而国内,大宗商品领域同样哀鸿遍野,各家银行对金属贸易收缩贷款,大量贸易商倒闭或退出市场。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2015年下半年,大宗“一哥”嘉能可股价一路走低(图片来源:网络)

2014-2015大宗行业的寒冬固然与周期有关,但人性中的“赌”也难辞其咎:大量的贸易商,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满足于现货流转的微薄利润,对大量风险敞口不做期现对冲,而是选择“赌行情”。当其看涨行情时,便在期货市场单边做多,甚至同时大量囤积现货;反之亦然。如此不带任何保护措施的“裸奔”,一旦碰到价格剧烈波动,下场可想而知。

就在雪松所在的广州,甚至有企业主亏光全部家当,还欠下巨额债务,最后选择跳楼。资本的吃人一面,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严峻的环境中,雪松谨慎迈进,牢牢把握期现套保的风险对冲策略,稳健管控节奏,适时瞄准收购,反而将寒冬期的蛰伏转化为新一轮的扩张机遇。而一些大型贸易商的退出,为雪松供通云2015年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据资料显示,因原先的服务提供商资金断裂,2014年末,国内最大铜企之一云南铜业主动登门拜访供通云。但供通云依旧十分谨慎,直到2015年下半年,待此轮倒闭潮结束、大宗商品市场回暖,供通云才启动大规模市场扩张。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云南铜业,国内铜业巨头之一(图片来源:网络)

2015年,供通云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在华南市场大幅扩张;随后进入华东和华北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也逐步完成了向大宗商品供应链一站式服务商的跨越。

上游充沛的资源供应,为供通云的大规模扩张提供了保证:在帮助另一家铜巨头——紫金矿业顺利打开华南市场后,紫金矿业又把其华北的货源销售全给了供通云。目前,供通云已是紫金铜业的最大分销商,也是云南铜业在华南市场上的最大分销商。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使得供通云至今已经积累了数千家优质用户。

但是,如果单纯只是做到这,供通云的商业模式也许称得上是杰出,但依然不能算有很强的“护城河”。

供应链金融是产业闭环运转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加速器”。2016年之后,随着大宗商品行业粗放式发展的结束,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高层关注的重点,而供通云,凭借着此前深厚的积累,在供应链金融上不鸣则已,一鸣就是好几个“大招”: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2016—2019,雪松部分“大招”汇总(信息来源:哈佛商业评论、凤凰财经)

如今,依托对产业的独到洞见及深厚积累,雪松的大宗产业已经完整打通了“从上游矿产资源到产品分销再到供应链金融”的全产业链条,为国际大宗商品这一传统的战略性行业不断带来转型升级的新面貌。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雪松大宗产业的组织架构(图片来源:雪松官网)

这一系列布局的背后,是雪松毫不掩饰的扩张野心。正如张劲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所言:

雪松控股立志要做中国的嘉能可:大宗商品领域巨头嘉能可的典型模式就是供应链+金融,其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金融助推,实现飞速跨越发展,并逐步掌握了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但是知易行难:在世界范围内,嘉能可掌握全球100多座矿山等上游资源,在能源、资源产业里,它是一座绕不开的大山。资源丰富的矿山山头,几乎都插上了他们的旗子。

但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正是由于上面一系列的成绩,2019年5月,张劲参加了梵蒂冈的世界矿业领袖对话会,在教宗方济各与一众世界矿业公司领袖中间,张劲这张中国面孔的出现,显得不同寻常。这是雪松控股作为首家中国企业受邀参会,也是亚洲矿业公司第一次出现在会场。未来的雪松大宗,一定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3) 多元化发展,进军化工新材料&文旅领域

在深耕主业的同时,雪松又瞄准了更广阔的市场。

为打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大宗商品资源的能力,在供应链管理建立优势后,2016年,它又做出出乎意料的决定,花费48亿元收购了山东淄博的上市公司齐翔腾达,成为那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从房地产、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到化工市场,跨度不可谓不小。决策背后出于何种考量呢?

收购齐翔腾达这一上市公司,一是让雪松直接进入了资本市场,但更重要的还是出于对产业布局的考虑,通过拓宽投资领域增强集团的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将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到实体经济。

在世界范围内,碳四(C4)资源的化工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由其提炼生产的甲乙酮、丁二烯、顺酐、异丁烯等产品,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对生产合成橡胶、高级润滑油添加剂、医药、农药、涂料、胶粘剂、油墨等精细化工产品不可或缺。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碳四产业链一览(图片来源:申万石油化工)

据公开资料显示,齐翔腾达是国内C4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甲乙酮和顺酐生产企业,拥有全球一流水平的丁二烯生产技术,2019年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302位。

2018年,齐翔腾达完全收购了海外知名石化类大宗商品贸易商Granite Capital SA,2019年,齐翔腾达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302位。而收购齐翔腾达,无疑是雪松在化工界下的一步大旗。

除了这些2B业务之外,雪松还在文旅方向有所布局:当文化旅游成为投资风口、各家商业集团将特色旅游小镇当做“标配”业务时,雪松文旅收购负债累累的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希努尔(002485),并在保持其传统业务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开拓文旅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极,并一炮走红。

摒弃炒房,专心实业!谁给了这家广州民企叫板大宗“一哥”的底气

【图】希努尔旗下的云南丽江大研花巷(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4)成功背后的“雪松哲学”:度势而动,驭势者赢

从雪松每一步的资源、渠道、品牌和产业链扩张进程中,都能读出两种并存的策略哲学:A面是稳健务实,B面是锐意进取,看似鲜明冲撞的风格,既是是左右互搏的平衡,更是一体两面的圆融。

圆融的背后,是对于时代大势的深刻把握:雪松核心业务一路以来的战略规划,深谙“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的道理:强化生态整合、强化数字化赋能,依托行业洞见和智能技术双轨并行,打造出智慧供应链生态企业的新名片,善于驭势的雪松又迈出了比同业更早、更完整的升级一大步,构建出自身更加完整的差异化价值。

在强大的战略聚焦能力之外,雪松用完善的生态力构建起了核心业务持续领先的护城河,将创新与整合能力加速落地,为国际大宗商品这一传统的战略性行业不断带来转型升级的新面貌,同时,也准备好了书写下一段完整的财富故事。


参考文章

1. 大宗商品战争:这个世界的真实冲突;华商韬略,2019

2. 2019年财富500强排名;《财富》杂志,2019

3. 内训材料首次披露雪松发家史,张劲回忆创业至暗时刻;信托百佬汇,2019

4. 雪松控股:世界500强的故事续篇怎么写?哈佛商业评论,2019

5. 雪松控股入围世界500强:一家企业与一座城市的传奇;云引。财经风象,2018

6. 用好金融服务现有产业,雪松会成为中国的嘉能可吗?市值风云,2019

7. 连续两年跻身财富500强,雪松凭什么?市值风云,2019

8. 广州第一民企,深耕实业21年,跑成世界500强大黑马!华商韬略,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