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今年以來,尤其是復工復產後,西安市全面鋪開“老舊小區改造”,今年計劃改造1100個,1900萬平方米。截至4月初,正實施367個小區,902.9萬平方米,590個項目共申請中省資金18.9億元。

然而,和改造開始時間幾乎同步,《華商報》新聞熱線連續接到老舊小區居民反映:難以接受拆防護網、拆樓頂太陽能熱水器等改造方式。改造工作也因此出現延緩、不快,甚至衝突。居民、社區、施工等多方頗有不滿、茫然、委屈。

就此,華商報記者深入10個老舊小區,並採訪社區、街辦和住建部門,以釐清這個“先民生後提升”的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未來工作又將如何改進。

小區現狀走訪

二府莊小區:改造公告在小區貼了三次

4月11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安市二府莊小區,小區裡,有的施工人員正在粉刷牆面,有的施工人員正在商量著什麼,業主三五成群地討論老舊小區改造的事情。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有的樓下的綠化地裡,放置著不少已經拆下的防護網,有的空地放置著已經拆下的太陽能。

小區單元樓下貼著公告,從公告日期看,施工方中鐵十八局五公司和未央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經理部發過兩次公告,一次為3月1日,一次為4月8日。3月31日,二府莊社區居委會和小區物業公司發過一次公告。公告中說,該小區的改造工作3月1日起全面復工,太陽能熱水器和防護網在拆除後三日內完成認領和清理,如不認領,將由施工方自行處理。

居民王先生說:“我家的防護網是鋼筋焊接的,非常牢固,當時花了好幾千元。聽說全部拆掉,然後一樓二樓統一安裝,三樓以上不允許安裝,那安全怎麼保證?”

王先生說,大家更希望改造下水管道、綠化、停車位、單元防盜門等。

張家堡街道工作人員說,北區共600多戶,南區共700多戶,多為上世紀90年代的房子。

未央區政府家屬院:防護網拆除後又裝回去

4月11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未央區政府家屬院看到,小區的空地上放置著不少太陽能熱水器,部分防護網未拆。

16號的居民劉先生住在2樓,他帶著華商報記者看了16號樓一樓的一戶防護網,“這一戶沒人在家,前一陣施工隊把防護網拆了,後來大家反對得厲害,擔心出現安全問題,施工隊還是把防護網裝回來了。”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華商報記者敲了這一戶居民的門,無人應答。

居民劉先生反映的問題與二府莊小區居民反映的問題類似,多了電梯的訴求,希望能裝上電梯,“小區里老年人多,沒有電梯,高層老人出行不方便。”

科技路太白花園小區:展板上改造項目共羅列了43項

4月11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科技路太白花園小區看到,小區裡的路牙上堆放著施工用的建材,施工人員正在樓半腰上施工,樓下圍著圍擋。施工方在小區裡設立了辦公點。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一進小區大門,能看到關於小區改造的宣傳展板,展板上寫著改造項目,包括建築立面粉刷及節能、建築屋面防水及節能、樓道牆面粉刷、更新樓梯扶手、單元門及門禁系統、拆除原有防盜網、更新原有防護網、窗戶防攀爬網、歸置空調外機等,一共有43項。

業主慄先生在該小區住了20多年了,他說,防護網拆掉後,家裡有小孩的居民非常擔心出現安全事故,另外,防護網上方設置著擋雨棚,如果拆除,一下雨,雨會飄進窗內。“業主希望政府能徵求業主的意見,比如防護網,不能一刀切,建議拆除後統一安裝,政府出人工,業主出材料的費用。”

其中一棟樓,大多數居民的防護網已拆,之前有的空調外機放置在防護網內,現在拆除後,統一規定了位置,並已裝好。5樓的一戶業主堅持不願意拆防護網,目前防護網未拆,該業主說,家裡有小孩,拆了以後就剩窗戶,非常危險。

長樂小區:擔心無防護網後小孩不慎掉下去

4月14日,華商報記者來到長安區長樂小區,小區內施工人員正在施工,施工的地方圍著圍擋,有的工人正在樓頂作業,有的工人正在半空中粉刷房屋外立面。部分防護網已拆除,有拆掉的防護網放在樓下,還沒來得及處理。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小區的公告牌上貼著落款為“長安區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項目部”的通知,通知寫道,3月23日晚,區政府召開了“末梢治理、為民服務”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題會,決定對全區2020年改造的144個老舊小區執行統一改造標準。關於立面改造,一樓安裝平網防護網,一樓以上不再安裝防護網,將安裝防攀爬網及攝像頭。關於戶內改造,所有戶內建設項目不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有意改造的,業主自費,與小區物業、改造施工方共同協商解決。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通知旁邊附著“答疑解問”,其中寫道,原安裝的防護網沒有預留安全出口,如遇火災等緊急情況沒有辦法及時逃離,加之部分業主放置雜物、花盆等物品,存在高空墜物危險。

70歲的邱女士說,她家住3樓,“2018年我家剛剛安裝了防護網,花了5000元,現在要拆,很可惜,主要是擔心孫子的安全,我孫子三歲多,沒有防護網,萬一孫子不小心掉下去怎麼辦?”

邱女士帶著華商報記者看了她家防護網,邱女士說,像她家這樣情況的鄰居還比較多,隔壁鄰居就是照著她家防護網的標準安裝的,2019年才安裝的。

邱女士說,政府要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大家的生活環境,這是好事,“我很支持,就是沒有了防護網後,安全問題怎麼辦?”

西安小學家屬院:沒和居民商量 防護網兩三天拆完

位於城北明光路的西安小學家屬院上世紀90年代末建成,至今已20多年,共兩棟樓,一棟7層,一棟6層。家屬院的院子很小。記者白天採訪時,車開進只能倒出門。

據熟悉小區環境的賀先生介紹,大概是3月初,“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開始,第一項就是拆除防盜網和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就是兩三天時間,很快就拆完了,有些居民還沒反應過來就拆了,只剩幾戶沒拆,為了樓頂重新做防水和隔熱,太陽能熱水器也拆,包括我家的。”記者4月8日到該小區採訪時,拆下的防護網和太陽能熱水器還堆在院子裡。

“改造單位說會重新部分安裝防護網,”賀先生說,給1樓和2樓安裝,給3樓和2樓之間安裝防攀爬網,給樓頂安裝防攀爬網。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既成的事實,居民只能接受,“當初裝也是為了防小偷,家屬院剛建成時,東邊和北邊都是菜地,陸續發生了十幾起半夜的盜竊,所以130戶基本都裝了。”

但改造中另一項內容,仍引起了居民不解。在公示的“西安小學家屬院改造內容和標準表”中,室內老舊管網管線被列入“不改造”的項目。“主管線前幾年已改造,為什麼不能趁這個機會把室內部分也改造了呢,”賀先生說,很多住戶家中馬桶、地漏的下水因是鑄鐵管道,老化嚴重,“希望能趁這次機會一併改造。”

質檢院小區:居民不同意防護網只拆不裝

2019年底,位於高新博文路北口的質檢院小區開始要進行“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3月改造開始。第一步是對樓頂重新鋪設防水和隔熱,同時還進行樓道的重新粉刷。目前,這兩項工程正在進行。

對於上述改造,該小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周女士表示,全小區70戶居民基本都贊成,這也是提升居住環境的好事。除了上述工程,改造還包括硬化路面、重新安裝門禁系統、安裝小區內照明等公共設施。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但小區居民對要拆掉各自家防護網的改造計劃不同意。據周女士介紹,該小區1998年建成入住,70戶中有58戶都安裝了防護網,主要作用一是為了防盜,“我們小區發生過小偷半夜入戶的事,一晚上被偷了三家。”二是為了保護小孩、老人不墜樓,“小區居民大都是單位的退休職工,有些年底很大,意識也不清楚,容易出危險。”

因此,大家不同意拆除防護網,“即使覺得現在的防護網不美觀,拆也必須承諾安裝,統一樣式、大小都沒問題,但必須裝防護網。”

除了防護網,居民還不同意對空調主機位置改造而產生的的挪動,“主機只要一動,再裝上使用就容易漏氟,這些損失誰來承擔?”

西影路陽光小區:正輔導孩子學習 工人突然開拆防護網

4月12日上午,家住雁塔區西影路陽光小區的業主楊女士正陪孩子在家中學作業。突然有工人開始拆除她家窗外防護網,雖然及時制止,但仍有兩個網被拆。

從3月份開始,楊女士所在小區開始“老舊小區改造”,“在大家還不知道改造詳細步驟和內容的前提下,施工隊就進入開始拆除防盜網,有些不能接受。”

陽光小區的改造涉及小區內兩個園區,其中40棟多層,1棟小高層,共上百個單元。據觀察,截至目前約70%的防護網已拆卸完畢。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根據小區內公示的相關信息看,該小區於2019年11月貼出了將進行“老舊小區”改造通知。改造從3月份開始,將至少持續到今年9月。改造內容包括拆除侵佔綠地設施,節能改造,屋面防水,維修牆面,修復樓道燈,安裝更新門禁設施等近20項。從公示的改造效果圖看,防護網拆除後,將為一樓住戶重新安裝統一樣式的新防護網,並在一二層之間安裝防攀爬網。

“改造提升我們肯定支持,畢竟是改善大家的居住環境,”楊女士說,但是業主的知情權和拆除後的安全問題,“應該充分保障,在改造前要跟業主有個詳細的交代,讓業主清清楚楚,心裡有數。突然就進場拆東西,不合適啊。”

改造還應充分聽取業主意見。楊女士說,陽光小區大、人多、進出相對自由,“拆除防護網能否放到門禁系統的升級改造後再實施,也更能保證大家安全。如果這段時間發生盜竊等安全事故,居民的損失誰來負責?”

同時,有居民還提出,改造中有些小區只給一樓統一安裝新防盜網,有些小區是1樓和2樓均安裝新防盜網,有無統一規定?防盜網原屬住戶私人財產,施工方拆除後集中變賣,變賣的費用歸誰所有?

就上述一些問題,記者採訪轄區的等駕坡街辦,但街辦未接受採訪。

向榮小區:不想拆防護網 有居民打算閉門謝客

向榮小區位於西安市新城區自強路街道,1996年建成,小區佔地面積53280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5棟多層建築,1685戶。改造具體包含拆除各類違章建築、修繕路面和路燈、維修和更換老舊汙水管道,進行雨汙分流改造、完善消防設施和增設門禁系統、粉刷樓道和建築外立面、線纜落地等項目。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4月8日,華商報記者來到小區,一進大門的小區路邊就擺放著老舊小區改造公示牌。12號樓居民李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入住算晚的,12號樓是小區唯一一棟商品樓,其他的居民多是安置到此。

“我在這住了快20年了,一個感受就是治安差,小區的防盜網是從一層到七層逐漸裝了起來,居民被偷怕了。”李先生說,他家在7樓,不裝防盜網很不安全。這次改造從3月底開始,到現在因為拆防護網拆不拆還僵持著。

在小區裡隨便和幾位住戶聊了聊,居民們對拆防護網很有意見。一位9號樓業主還給鄰居出主意“社區或街道上門來徵求意見就裝作沒人,他們來我就不露面,要拆防護網堅決不同意。”該業主說,小區路面破損嚴重,不修路先拆防護網她無法接受,上次讓去社區徵求意見她也沒去。與該業主相熟的幾個居民表示,首先應該把小區綠化及環境弄好。

4月14日,華商報記者在小區看到,12號樓樓側已安裝了防攀爬設施,因為只是展示並沒通電。

方新北區:業主自發“保衛”自家防護網

4月13日,華商報記者在方新北區看到,小區大門內的宣傳欄公示了改造內容,包括外立面改造、屋面改造,樓道公共部分改造,自行車棚改造等。

業主管女士說,他們小區4棟樓歸三個物業管,改造時是按三無小區對待的,沒公佈改造的具體明細,就有人進小區來拆防護網。現在就1號樓兩個單元,2號樓一個單元拆了部分防護網,因為業主反對拆防護網,改造暫時停工了。業主們寫了一份請願書,超過80%業主簽字不同意拆除防護網,還要求樓頂做好防水後恢復原有的太陽能設備。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另一名年齡稍長的業主反映,就在門口貼了個要改造的通知就開是改造了,“一來就有人拆防護網,動靜特別大,把我在家嚇哭了,都不敢出來。”

業主呂先生表示,拆掉的防護網有的直接就被工人賣掉,“因為業主不同意拆,施工的人就說誰拆就是誰的,後來業主阻攔,現在拆掉的防護網和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就在樓前樓後堆著。”

多名業主表示因反對拆掉防護網,業主自發鎖了大門不準施工隊進入,4月9日,施工人員翻門進入小區砸開鎖,要強行施工,衝突中還有3名業主受傷。從業主提供的視頻看到一些畫面,有人砸開大門進入小區說要實施改造,後來還有人喊打人了。

因為業主反對聲音大,改造暫時停滯的說法得到了給小區改造施工的工作人員的確認,方新北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在原先小區業委會所在地辦公,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業主們反對施工,他們在未央區同時有幾個小區的改造任務,暫時去別的小區施工,這裡先放一放。

北寧坊小區:改造正進行 業主反映未得同意就被拆防護網

北寧坊小區有10棟樓,1號、2號、3號、4號及10號樓屬於市級機關房管所,5號、6號樓屬於康城大廈、化工部,7號、8號、9號樓屬於房地產二公司第一經營部。在小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公示中可以看到,北寧坊和蓮湖6號院將連片改造,共18棟住宅樓,戶數916戶。在安防保障措施上,其中規定一層住戶安裝防盜網,一層頂安裝電子圍欄,防止沿牆攀爬。除了這些還在大門單元門處安裝門禁系統,增加安防監控等。

“上週的一天,早上防護網都還好好的,下午就出門了一會,回來防護網就沒有了。”4月8日,2號樓業主張先生說,之前有社區的人給他打電話商量防護網的事,他當時表示不同意,還沒取得一致意見,就發生了趁自己不在家防護網被拆的事。“今天有不少業主去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不同意拆除防護網,結果也是不了了之。”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10號樓的王先生今年34歲,他表示自己從出生就在北寧坊居住,自家是安置到這個小區的,小區裡10棟樓分屬不同產權單位,123號樓是原先老樓拆掉又重建的,屬小區最新的樓。之前小區公示的老舊小區改造範圍不包括這三棟樓,先從789號樓開始改造,但實際上最先開始改造的卻是這三棟樓。

“3月份才來施工的,我當時還想著國家遇到這麼大的疫情還要拿出這麼多錢為居民改造真是不容易。”3號樓的老住戶88歲的老太說,她家的防護網沒有拆,當時裝的是貼牆的防護網,不影響改造可能就不用拆了。

街道辦、社區咋說

街道辦:壓力很大 很難按計劃完工

在防護網拆除中,對於居民反映的問題,街辦、社區怎麼說呢?

張家堡街道一名包片幹部說,他最近一個月很少去單位,基本泡在二府莊小區裡,入戶做居民工作,希望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能順利推進。

這名工作人員說,因為要統一裝外立面保溫層,所以要拆掉防護網,之後1樓、2樓統一安裝防護網,3樓以上安裝反攀爬刺;要重新做樓頂防水工程,所以需要拆掉太陽能熱水器,做好之後不建議再裝太陽能熱水器,影響防水,而且小區通了天然氣,安裝熱水器,使用起來更方便。

街道工作人員正在入戶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並已將群眾的訴求向區住建局彙報。目前已將樓梯木製扶手換為不鏽鋼扶手,牆體正在粉帥,改造下水管道、綠化、停車位、單元防盜門均在改造計劃之內,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這名工作人員說,街道壓力很大,比如,不少居民的廚房隨著防護網伸出來,有的屬於違建,有的防護網部分放置著花盆等不少物品,居民工作非常難做。“目前比較欠缺的是,每一棟樓沒有具體的改造方案,拿不出令居民為之嚮往的地方。”

街道擔心,根據目前的情況,不能按照計劃完工。

自強路街道三改一通指揮部工作人員宜偉說,老舊小區改造,拆除防護網的確是最難開展的工作,經常有業主說拆了防護網自家安全無法保證。拿向榮小區來說,最近幾天給樓側安裝了實物展示新型防攀爬設施等,“我們安了防攀爬實物,還給居民說設施使用時會通電,樓體外還會裝監控,盜賊不可能實施盜竊。”

另外,街道多次組織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入戶入家宣傳改造內容和防護網危害、多媒體播放防護網危害的新聞、組織居民參觀改造小區、張貼介紹防護網危害的海報、設置改造政策諮詢點、組織戶外改造政策宣講會,目前小區11號樓已經進入改造實施階段,在拆除防護網的同時還順手幫居民把家中年久損壞的窗戶鎖釦順道修理了。

社區:希望有明確政策 以便於做群眾工作

長樂社區主任蔡女士說,長樂小區2019年9月選舉了樓長,春節前業委會換屆,在換屆會上,社區給大家做了“鋪墊”,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春節後施工隊進駐。

居民提出疑問,防護網拆除後還裝不裝?幾樓以上安裝?為什麼不安裝了?小區水管比較老舊,可否一起改造?

關於水管改造的建議,社區已彙報長安區包抓單位。答覆是,根據每棟樓情況,可以考慮讓施工隊在後期加入該項目,但費用居民自付。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蔡女士說,希望有明確政策、具體方案,這樣面對居民提出的問題時,社區才知道如何做居民工作,如何宣傳。對於居民提出的問題,長安區包抓單位區扶貧辦、區住建局舊改辦、業主代表、律師、民警將會來社區開會協商。

對於未經同意防護網被拆掉一事,蓮湖區蓮一社區工作人員馬女士表示,目前,2號樓一樓以上的防護網也全部拆除,因為2號樓年代新,只是重新粉刷真石漆與其他樓外觀保持一致,不做樓頂和加保溫層處理。

2號樓這戶業主她知道,對於拆防護網他們會和業主電話或者上門溝通,同意後才會把樓號報給生產經理,這一戶她沒有報給施工方,怎麼業主的防護網被拆是施工方的問題。123三棟樓一開始的確不在改造範圍,但是整個小區都要改造,為了不讓全部住戶享受兩個政策,就針對三棟樓在外觀是與其他樓改造一致。

一線工作者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 必須考慮“老年群體”特殊性

西安一家社區主任所服務的小區中,就有涉及改造的老舊小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這項工作進行了半個多月後,這位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亂,進度慢,居民難配合。”

讓這位主任擔心的,便是這樣一個惠民工程如果因信息公示不充分、改造施工各單位配合不到位、改造流程不順暢等原因導致“好事最終沒有得到群眾認可”,這是各級政府、施工企業和居民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這位工作多年的社區主任直言,改造工作目前所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和拆防護網、樓頂太陽能有很大的關係,這也與華商報記者近日來連續走訪的收集到的情況基本相同。

這位社區主任分析,目前住在老舊小區的居民大都五六十歲甚至年齡更大,老年人觀念和年輕人不一樣,他們省吃儉用慣了,家裡的東西能省一分是一分,“現在要拆他們防護網,能容易嗎?”

防護網之於這些家庭,一方面有防盜、防高空墜落的安全作用,因為老舊小區一般既缺乏門禁、攝像頭等安防硬件,也缺乏較為完備的物業服務,“居民對防護網有更多安全依賴。”另一方面,老舊小區房屋面積普遍較小,有些居民通過裝防護網把灶臺延伸出去,或在防護網上放置東西,多多少少擴大空間,“所以對拆這個更在意。”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因此,“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必須要考慮這一群體的特殊性。老年人有時候很固執,他們雖然都清楚政府改造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提升大家的居住環境,大家也贊同給房屋座保暖層,給房頂做防水,但一旦涉及拆除自家防護網或太陽能熱水器,處於上述因素,“意見比較大,做思想工作很難,進度也很慢。”社區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這需要更多耐心,在改造開始前也需要更多地宣傳,讓大家充分知情,感到被充分尊重。

必須做好公示再開工 把改造每一做紮實

這位社區主任坦言,“老舊小區改造”對於基層來說也是頭一次遇到,很陌生。“開幹之前,我覺得兩個月時間足夠,覺得流程、各方面的配合一定會很到位的。但是幹了兩週發現,現實並不是那樣,不少工作事實上並不到位。”

目前,該工作已在西安各區鋪開,呈“遍地開花”之勢,每個小區的改造涉及多方面,但職能部門人少,各部門相互銜接、協調並不順暢。“延安也做這方面改造,政府出面把很多流程,施工單位、職能部門都協調到位了。當然,他們的數量肯定也比西安少不少。”

“但我們的改造,感覺就是各忙各的。”比如拆下來防護網等垃圾的清運,按理說產生的垃圾應迅速清理,但僅是垃圾清運就要多道手續、層層審核,有時候城管還要到現場看,耽誤時間,如果能特事特辦迅速清理,小區不因改造而亂七八糟,“居民看著舒心,也能感受到政府改造的效率和誠意。”

這位主任說,如果垃圾堆著不清理,“大家看著心裡更煩,氣更大。”採訪中,記者觀察到也確有拆掉的防護網等垃圾堆在小區內數日的情況。

“改造涉及的項目多,今天我還問施工方,能不能倒排工期,但施工隊說不行,因為很多事情沒有統籌。”這位社區主任說,工程隊的人手也不夠,他們也在到處跑,有時候也乾得很生氣,但往往還讓大家感覺怠工。

這位社區主任說,她所轄改造的小區已讓暫停了防護網的拆除,先做其他如違建拆除等改造工作。如果防護網拆完下一步又不能及時跟上,再耽擱一段時間,“大家意見更大,後面的工作更難幹。”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而且,夏天即將來臨,但目前改造進度並不樂觀,如果入夏前防護網、空調機拆裝(有些小區會再給部分樓層統一裝防護網)和樓體保溫層鋪設工作不能完成,“大熱天居民用不了空調怎麼辦?夏天有時要開窗睡,沒有防護網很擔心安全啊。”

這位社區主任說,目前社區已開始對改造項目逐項核對,和施工方仔細溝通、完善方案,並要求施工隊做出改造效果圖,且效果圖呈現必須和改造後基本一致後,再拿出去給居民公示,相當於給居民的承諾。“達到這一點再開工,否則急於進場、開工,結果只能是亂,居民意見越來越大。”

公示也必須到位,比如保暖層用什麼材料,材料用多厚,也要公示,“既然咱是給居民服務的工程,就應該讓居民明明白白。”只有把細節做好,把每一步走紮實,惠民的工程才能最終得到居民的稱讚。

建議先完善安防再拆防護網 讓居民“舒心”不“鬧心”

採訪中,這位社區主任多次提到,建議施工流程做作相應調整:先完善小區的安防設施後,再拆防護網。

“把門禁、攝像頭等安防措施都做好了,讓居民充分感受安全、舒心,我們再提出拆防護網,我相信居民工作一定更好做,那時候肯定理解、支持,個別違建情況也更好處理。”

這個建議,記者在採訪雁塔區陽光小區的改造問題時,也有居民提出過。但據瞭解,防護網的拆除和外牆樓頂保溫層的安裝、粉刷是“老舊小區改造”立竿見影的效果。

能否實現“先完善安防再拆防護網”,這位社區還專門和負責外牆施工的工隊商量過,但施工隊並不願意這麼做。

首先,不同環節的施工由不同施工隊完成,負責樓體的(拆防護網、裝保溫層、外牆粉刷)不願操負責安防施的心。

第二,如果先裝安防系統再拆防護網,萬一拆網、裝保溫層和粉刷外牆過程中對新的安防系統造成損壞,無形中又增加了成本和麻煩,施工隊肯定也不願意,“說白了,還是之前的統籌、協調沒到位。”

採訪即將結束時,這位主任說,他們社區在小區中威信很高,也希望通過這次老舊小區改造,讓社區和各職能部門的在居民中口碑更好,更獲信任。只有這樣,未來更多的工作才能好開展,而不是反之。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華商報記者聯繫到另一位工作經驗豐富的社區主任,這位社區主任說,她們轄區也將開始老舊小區改造,她說,老舊小區改造是為了居民舒心,而不是鬧心。她建議,可以先安裝監控、升級門禁系統,然後拆除防護網,讓居民先安心;另外,高層可以在房屋內安裝隱形防護網,來解決安全問題。

居民反映強烈 這個問題必須重視

西安市一街道辦幹部在和華商報記者說到“老舊小區”改造目前所呈現的問題時,先長長地嘆了幾口氣。和記者走訪瞭解到的情況基本相同,他們轄區被列入改造的“老舊小區”目前也正在經歷防護網、空調外機拆除、移位的工期,“每天都會接到不少投訴,和其他同事聊,也會接到不少投訴。”

據瞭解,這位幹部所在的區從復工後“老舊小區”改造鋪開,按計劃在今年11月結束。“事前並沒有和群眾充分溝通,施工隊就進場拆防護網,拆了居民想自己再安上也不行,如果換成你,肯定也不願意吧。”

這位幹部分析,居民意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拆除防護網事前不溝通或溝通不充分,突然快速的施工讓居民心理難以接受;工作銜接不充分,防護網拆除後的居家安全如何保障,拆除後是否統一再安裝等,尚沒有明確計劃。這也反映出在事前制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計劃時,並沒有把居民可能產生的意見充分考慮進去。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如果只是一兩戶居民的意見倒問題不大,“但當大家普遍對這種情況有意見時,就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

改造已經鋪開,截至目前,記者沒有看到暫停的跡象,未來的工作該如何改進才能讓這個惠民工程順利進展,多方順氣。這位幹部建議,從牽頭部門到施工單位,工作還得做的再多一些,再紮實一些。

在進入每個小區施工前,首先要充分宣講,把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相關的政策讓居民都明明白白,“這畢竟是改善大家生活環境的好事,相信工作中絕大多數居民會支持。”

同時,建議根據各小區不同的狀況,相關單位、施工方和居民充分溝通,爭取有一個多方能接受的改造流程後再施工。即使是拆除防護網,也要讓居民明白為什麼要拆,拆了以後怎麼改造外牆,外牆改造後幹什麼,如何去保障居民未來生活的安全等信息,讓居民心裡明白,才能更理解、配合相關工作的展開。

改造經驗借鑑

自強路街道:自制宣傳海報 多次上門溝通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有哪些較好的經驗可以借鑑呢?幾位基層工作人員說了他們的辦法。

自強路街道三改一通指揮部工作人員宜偉說,拆防護網溝通工作他們做了很多,以向榮小區12號樓為例,逐家入戶他們去了三次,召開了兩次座談會,還電話溝通三次。

4月14日,華商報記者在小區看到,有工人正在11號樓拆除防護網,宜偉說,“11號樓入戶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有些居民不理解,上門六七次才做通工作。”

宜偉說,和居民做溝通他們主要從為什麼要拆防護網,拆掉之後安全怎麼保證,拆除防護網和未完成其他安防措施之間安全問題怎麼辦?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都和居民說清楚了工作也就開展了。

街道自制了為什麼要拆掉防護網的宣傳海報,從多個方面說明防護網不安全:房屋外牆維修改造的時候需要增設保溫層,從施工角度來說拆除防護網才能進行外立面改造;防護網經過吹風日曬,有些已經嚴重鏽蝕,承載力已經下降,如果掉下去會砸傷居民,存在安全隱患;窗戶是發生火災後重要的逃生通道,但是由於防護網的存在,導致消防人員無法通過消防梯及時救出被困人員,導致悲劇發生;防護網內堆放的各種東西容易成為著火點,發生火災,繼而快速向樓上蔓延,存在消防隱患;防護網的存在成為犯罪分子入室盜竊的階梯,更容易攀爬防護網進行盜竊;防護網影響城市美化和小區整體環境。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至於防護網拆除以後安全問題怎麼辦,街道會給居民解釋,改造後每棟樓單元門新裝門禁系統,極大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性;會在全小區統一規劃、科學、合理的增設攝像頭,無死角、全覆蓋,治安防控能力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在一樓和二樓之間、頂樓和樓頂之間安裝電子圍欄,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法分子通過攀爬進行入戶盜竊;改造完成後,也將要求物業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做好日常巡查檢查。居民實在覺得沒有防護網,家裡有小孩不安全,還可以在室內安裝隱形防盜網。

防護網拆了新的安防措施還沒到位,這段時間怎麼辦,自強路街道的做法是,由施工單位和物業將聘請專業保安人員,對小區進行實時巡防,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成立小區安全巡邏隊,群防群控,招募小區黨員、熱心人士、居民和志願者共同參與到維護小區安全中來;實施施工人員實名制,加強施工人員管理;施工期間,要求物業履行職責,從嚴抓好管理工作。

蓮一社區:指揮部裡設議事會,有問題隨時溝通

北寧坊和蓮湖路6號院在此次老舊小區改造中連片改造,兩個小區都沒有物業,只有簡單的居民自治組織。關於拆防護網,社區安排人員和每一戶業主多次溝通,沒有同意的不動,一戶一戶做工作,業主同意後會把名單報給施工方的項目經理,之後由施工方聯繫業主進行拆除。

蓮一社區工作人員馬女士說,有的業主態度堅決不同意拆除,只能先擱置,等待後續解決。“ 有居民說要拆可以,賠償成千上萬元。”還有業主反映防盜網突出樓體日常可以晾曬衣物,拆掉防護網沒地曬衣物了,嚴重影響生活,他們對於居民要求的晾曬等個性需求已經上報街道,看是否能解決。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2號樓一樓以上的防護網全部拆除了,6號樓已經拆了八九成,今天已經開始拆除10號樓的防護網。”馬女士說,可以說拆除防護網的工作一直在有序推進中,他們會給業主說明之後會安裝電子圍欄、遠紅外裝置,安裝單元門禁,在大門設人臉識別,引入物業公司加強管理,一樓沒有防護網業主不習慣,也就沒有拆除,等新的防護網製作完,才會拆掉舊的,立即安裝新的,不留空當期。針對目前這段就防護拆掉的時間,他們也要求施工方組織安保人員在小區內巡邏保證居民財產安全。

“我們給施工的項目方要求買上瓜果放至居民議事會,只要居民在改造中有問題都能來議事會說。”馬女士說,北寧坊老舊小區指揮部裡設了居民議事會,社區工作人員也有一間辦公室,隨時幫助溝通解決問題,議事會天天都在開,居民和施工方可以面對面溝通。

住建部門回應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由西安各級住建部門牽頭,對於上述現狀、原因和一線工作者提出的改進建議,住建部門如何回應?

西安市住建局:負責宏觀 具體事宜由各區縣推進

4月15日,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住建局瞭解到,老舊小區改造,市住建局負責宏觀方面的推進,防護網、太陽能熱水器的事情較具體,由各區縣住建部門負責推進。

未央區住建局:每拆一個防護網送一個紗窗鎖釦 每個小區先改造一棟“樣板樓”

4月15日,華商報記者從未央區住建局瞭解到,根據西安市住建局的政策,是應拆盡拆,防護網一方面影響外立面保溫層的施工,一方面影響小區房屋形象。防護網拆除後,1樓、2樓統一安裝防護網,2樓以上安裝反攀爬設備、電子監控設備。目前每拆一戶防護網,給這一戶贈送一個紗窗鎖釦。部分群眾不願意,街辦工作人員和包抓幹部正在入戶做工作,希望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改造後,保溫層也有了,小區房屋外觀也美觀了。“我們目前在每一個小區先改造一棟樓,做成‘樣板’,讓居民先看,讓居民放心。”

安裝監控、升級門禁系統等,都在改造範圍內,但從工序看,需要放在外立面改造之後,先改造外立面,再安裝監控、升級門禁系統,施工時更方便,如果反過來,施工難進行。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長安區住建局舊改辦:目前的政策超大防護網必須拆

4月15日,長安區住建局舊改辦工作人員說,居民反映防護網的情況確實比較多,目前正在開會討論。目前的政策是,超大防護網必須拆,突出部分本身屬於違建。防護網拆除後,1樓統一裝平網,2樓以上不保留,2樓以上裝反攀爬設備、電子監控設備,將實現監控全覆蓋。

新城區住建局: 防護網應拆盡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新城區住建局市政建設管理科負責人表示,區上嚴格執行市上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一層改造後繼續安裝防護網,二層以上不設防護網,一層和二層之間裝防攀爬裝置,安裝紅外線、監控等設施。另外還會為老舊小區設置單元門及大門門禁,從其他方面加強安防,改造中針對防護網是應拆盡拆。

該負責人表示,從施工標準上來看,不拆防護網,節能改造時會造成無法施工或達不到施工標準,鋪設保溫層時會產生縫隙或空洞,影響保溫效果,也會在下雨時漏水造成保溫層脫落。新城區在拆除防護網的同時,會給居民送防盜卡扣,有了卡扣從外面無法開窗。拆掉後新安防未到位時會由街道社區施工三方面成立巡邏組,加強安防。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至於具體小區出現的具體問題會按照一區一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對於外開窗居民自己裝的防護網肯定突出建築外立面,新的防護網可以變成內置型防護網,老舊小區改造本身就是民生工程,居民的利益肯定要考慮到位,涉及的街道辦會持續推進此項工作開展。

蓮湖區住建局:居民的反映會想辦法解決

蓮湖區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收到一些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反映防護網拆除的問題,對此他們也將問題記錄下來,探討是否能解決。

拆除防護網不是為了拆而拆的問題,老舊小區改造畢竟是民生工程,改造就是為了解決居民居住中更多實際問題。實際改造中,不拆除防護網不利於施工,居民普遍關心的安全問題,也會用其他的安全措施來保障,比如門禁、監控、防攀爬措施等。

老舊小區改造實行的“一區一策”並不是一刀切,對於新發現的其他問題也會由所在街道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

華商報記者 任婷 李婧 馮強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調查:不少居民拒拆防護網,惠民工程落地時為何“水土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