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寫字帖,字真的會變好看嘛?

中糧優選


不知題主所謂的寫是什麼意思。


寫,一般情況下就是抄錄和書寫。但對於書法,是不會用寫這個字的因為寫,是不可學好書法的,書法是靠練出來的。練也不是反覆的抄寫,而是對照字帖去臨摹練習,這樣才有希望學好書法。寫字不需要字帖,但練書法是需要字帖的。就是不需要字帖的練習,也是按照過去所學習的書法知識與知識來書寫的,是和我們的大眾化的日常書寫有著本質的區別的。長時間寫字也可能會使得自己的書寫水平有進步,但絕對不可能學好書法。書法的學習需要模本或字帖,而且是經典的優秀的書法字體。通過長時間的臨摹學習才能學好書法,寫出具有書法藝術氣韻的作品來,嚴格意義說我們日常書寫是算不上作品的,除非是書法家的日常書寫,但仍然比較少能夠稱得上作品,書法作品多是創作而成的。古代的經典書法作品有的是作品,有的叫帖,和現代人的書寫水平是不同的。

寫字帖,按照本意就是抄寫不是臨摹或對臨,寫字帖可以不用讀帖,而臨摹是需要讀帖的,就是在臨摹之前要對範字進行分析研究,掌握點畫形態位置,偏旁部首和結構組合方法、特點,以及用筆技法,取勢神韻等,都有分析到位,做到胸有成竹。然後按照讀帖所得在紙上進行對臨練習,直到能夠背臨下來。才算完成一個字的臨摹學習。這樣才能寫好書法或字。

如果就像學生抄課文那樣抄字帖,是不可能寫好字的,因為你不是在學寫字,而是抄文字內容。更嚴重的是在反覆重複自己的錯誤,如果不對照字帖檢查,來糾正錯誤的話,一旦養成習慣,積習難改。為以後的臨摹學習反而帶來了更大的副作用,得不償失。





翰墨書道


這可是不一定哦。

長時間寫字帖,大概率的事件是字好看了。

可是還有一個可能的結果是:對著寫的時候字很漂亮;可是自己一寫又原形畢露。

為什麼有這種風險呢?關鍵在於,臨寫字帖,時間長短是一個因素,但最關鍵的要點,還是要把帖讀進去,比如筆法,字體結構,章法結構,體會原帖的風格,味道,然後用自己的筆寫出來。

所以,要想寫字好看,臨帖是必須的,投入一定時間也是必須的,關鍵還要踏下心來把帖學透。



長劍不出鞘



但是,長時間的對著字帖練習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法,這樣容易疲勞,視覺疲勞審美疲勞,要保持激情不減是很難的事情。關鍵的還是要得法,得有效果。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是,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文書筆吏,寫字就是他們的飯碗,是他們一生都在堅持的工作,但是我們看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有幾個是從文書小吏寫出來的?所以僅靠量度的積累,未必能實現質的變化。

這裡要講一講悟性,書法中所講的悟性是開悟開化,並非就一定要是天賦異稟。就比方說臨摹,有的人只終於抓形,有的人同時能看到筆法,有的人還能從中總結風格,這就是悟性的差別。書法學習具有一定的基礎之後,怎麼學就要比學什麼更重要。點畫結構與結體是書法的基礎,個人基礎到底怎麼樣,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後再去選擇確定學習的方法。

針對提高個人書寫基礎的方法,主要分兩種:一是固強,二是克弱。比如自己的強項在於筆法嫻熟,結構基礎好,行氣也不錯,而缺點在於點畫粗糙,結體不美觀等等。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先固強的方法,讓優點變得更加突出,從而掩蓋一些不足。也可以重點抓克弱,彌補書法的短板。雖然最終是殊途同歸,但效率大不一樣,要針對個人的實際靈活處理。

書法的學習,臨帖是最重要的方法手段,看帖學書法絕對不會錯,但十年讀一帖的做法究竟有沒有必要值得商榷。依據我個人的實踐體會,硬筆書法臨一本字帖,一般不超過半年,主要是看線條結構與結體,硬筆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深挖細掘,書法自學有時也要堅持“大行不顧細謹”,取走你最需要的東西。最艱難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融塑自己的書寫風格,這個是需要貨比三家、博採眾長的,人生短暫,還是要追求一個效率。


抱庸妄談。(挺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當然可以。這一點都不用懷疑。

練字的學習方法有多種,老師直接傳授,自學,還有通過網絡媒體學習等。不管是那一種,都離不開臨帖。


學習書法,首先要對文字存有恭敬之心。字不敬,心先病。只有心存敬畏,心正,筆才能正。給你推薦幾本易於初學的字帖。顏真卿多寶塔碑。這是顏真卿四十多歲時的代表名作,作品遒勁有力,雍容大度,用筆工整,結構嚴謹。是初學者練習筆力,增強控筆能力的最佳範本。

柳公權玄秘塔碑,是柳公權的顛巔峰之作。筋強骨健,結構完美,所謂心正筆正的最好詮釋。

歐陽詢九成宮,則被譽為楷書的極則,作品秀麗清勁,剛健挺拔,如玉樹臨風,凜然而不可犯。


其實可以學習的古代經典字帖很多,關鍵的不是學習他人的字形。而是在字形中找到他們的書寫方法。學會了他人的用筆方法,字形則隨己之意,生成於無形之中。



子衿書法


一、無數古人和今人的學書經歷證明:學習書法(毛筆字或硬筆字)最正確的、最便捷的途徑就是臨摹書法名家的經典法帖。

二、字帖在書法史上有四種存在形式——

a形式:”書法真跡“——字帖原本是指書法名家的親筆書寫、流傳下來的真跡。這種字帖真實地傳達了原作者的“筆法”、“字法”、“章法”、“意境”的所有細節,是後人學習書法的珍貴資料,例如去年在日本展出的《祭侄文稿》即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真跡。

b形式:”書法摹本“——名家書法“真跡”是極其珍貴的,不要說後人,即便是與“名家”同時代的人也是很難見到的,於是產生了書法真跡的“摹寫本”,例如現代人見到的《蘭亭序》即是唐代流傳下來的摹寫本(唐代能見到《蘭亭序》摹寫本的也只限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幾位重臣)。

c形式:”碑刻拓片“——為了擴大名家書法的”閱讀面“,滿足普通人學習書法的需要,古人把名家的字刻在木板或石板、石碑上,上墨拓印,製成字帖(歷史上著名碑刻的原拓片是珍貴的文物)

d形式:”現代印刷“字帖——現代人把名家真跡或碑刻影印而成的字帖(影印技術為現代人學習書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三、學習書法為什麼要臨習字帖?

a、入門的需要——掌握筆法

是不是掌握筆法是判斷一個學習書法的人是否已經入門的標準。臨帖是學習筆法的便捷門道。

b、快速進步的需要——節省時間

掌握筆法(入門)以後,就要學習字法、章法、意境等書法要素,這些東西是很抽象、很難懂的,只要反覆認真臨習、體悟才能掌握,如果不臨帖要弄懂這些東西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歲月。

c、綜合提高的需要

臨帖不僅能學習技法,還能從字帖中學習與書法相關的知識,提升眼界、格局。

四、怎樣臨帖?

a、選字帖

我們臨帖的目的是學習書法名家筆法、字法、章法等,因此書法名家的經典墨跡本是首選,選不到墨跡本再退而求其次,選用碑刻本。

b、選有代表性的單字——少而精

為便於學習筆法、字法,要選出有代表性單字來重點臨習,選字要少而精。

c、選字組、選片段——循序漸進

學習章法要循序漸進,根據學習目標選字組、選片段穩紮穩打、步步過關,要精選多練,精益求精。

d、臨創結合——走出字帖

臨帖後期,要臨創結合,鼓足勇氣、大膽嘗試、邊臨邊創、學以致用,最終走出字帖。

願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神州書畫研習社




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帖,然後長時間的堅持和專一是最重要的,每天不需寫太多,三五字即可,寫像為止,只要練過的字,一定要熟記,日常用到時,必須以臨帖的字書寫。



希望你能靜下心來,堅持臨寫兩三個月,效果能讓你自己都感覺驚訝。祝你成功。🙏🙏



肆工齋


建議不要描紅,把字帖放一邊,一邊看一邊臨摹,練習自己的觀察力和掌控力,這樣假以時日真能讓你的字變漂亮。字帖不要隨便選,自己到書店挑一本自己特別喜歡的,這樣練起來才有動力,才能堅持下去。



書法有路勤為徑


剛練習龐中華的偏旁部首,剛學沒多久,希望自己再接再厲



一一向前衝85851440


書法入門,不臨帖真不行。就算毛澤東這樣的天才級人物,也是通過臨帖入門的。有人問,最早的那個人臨誰?我的回答是,今天不是那個時點,即使是那個時點,他也臨,臨萬物,臨心靈。

只有臨,才能知道用筆與結構的一般規則。由於漢字是用毛筆書寫的,所以筆法非常豐富,複雜,又由於漢字不是字母文字,所以結構更是包羅萬象,僅是主部首就有201個,附形部首99個(2009年版)。漢字總量超過9萬個,去除異體字、俗寫字也有不少於8萬個, 3000個漢字才能覆蓋現代漢語日常用字的99%。所以,即使掌握一般結構的規律,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學習。

臨帖也是有要領的,也有質量和效率的問題。下面結合筆者個人的經驗談幾點供大家參考:

1,把帖豎起來,有個支架,與視線垂直,這樣字不會變形。

把帖豎起來,有個支架

2,臨帖的要領,好的帖裡都會有說明,儘量按照說明去一步步實踐。

3,一般不要臨完整的原帖,可以先臨寫那些書法教程,其中有歸納好的基本規範,然後再臨原帖。

4,由簡入難。一般而言,橫畫豎畫比較容易掌握,撇捺點畫比較難掌握,最難掌握的是各類轉折勾挑,因為它們往往有角度、弧度、長短、粗細的同步變化,筆法變化要求也最多。草書也是連續弧線或者折線比較多的字難掌握。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字有時反而不難,相反,一些筆畫少的獨體字卻不容易寫好,特別是楷書裡的“之”、“也”等。因為它們往往在筆畫之間的角度和銜接上要求甚高,稍不注意,就會很難看。

5,在完全寫像一個字之後,試試背臨,再去糾正,直到基本一致,換下一個字。除非總是寫不像。

6,每週複習一次。

7,不一定每天都練,但最好每天寫45分鐘,實在做不到,間隔一天寫一次,每次不能少於40分鐘。一次最多不要超過兩個45分鐘,除非上癮了,那願意多久就多久。

8,有些字很不好看或者看不清楚筆畫筆順,可以不寫,有些異體字,很不常用,一開始可以不寫。

風格不同的臨習對象,筆法和結構也有顯著區別。臨帖的目的是將各種形式感的狀態納入到自身的系統中進行反覆糅合,最終形成統一的、協調的、屬於自己的筆法和結構系統。儘管人們已經發現,寫字的特徵有著明顯的原發性(也就是與生俱來的習慣性特徵),但是,經過訓練,會有明顯的變化。所以,對於將書法作為一種專業乃至職業的人而言,臨帖往往是永續的而不是僅僅在入門階段的。經典碑帖的養分可以說取之不盡,但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必須臨習。人們在選擇碑帖的時候往往有著巨大的差異性,特別是在入門以後的自主選擇時,選帖往往是體現其性格、審美傾向甚至價值觀。


書法功課


長時間臨摹字帖,是學習書法很好的途徑。選擇合適的字帖很重要,規劃自己學習的順序也很重要。只要長期堅持,讓自己的字變得更漂亮,那是肯定的。

初學書法者,可以先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帖,建議從楷書開始學起,如顏真卿、歐陽詢等。然後漸漸再練篆書、隸書等。有專家建議按照中國文字的發展順序去一一習練。我覺得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臨摹字帖,不代表就是簡單的照著描摹,臨帖必須先讀帖,先研究作者的筆意章法、用筆手法、結字規律,分析作者的創作規律和構字意圖。

精讀字帖以後,才開始對臨,對臨的過程中不斷的印證讀帖的理解,修正自己的筆法。

對臨之後,可以開始嘗試背臨,背臨的過程中,逐漸加深自己對原帖的理解,熟悉原帖的規律。

最後,可以嘗試意臨,在自己對原帖理解的基礎上,可以延續原帖的風格,去發揮創作。

練習書法非常適於的調養身心、修身養性。只要持之以恆,加上正確的方法,肯定是會讓你的字越來越漂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