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時出航,隔離6天后解散,島內輿論痛批臺海軍艦隊群聚感染

2020-04-21 03:18

崔明軒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海軍“敦睦艦隊”發生群聚感染,“磐石艦”上有24名官兵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島內輿論不斷要求檢討,民進黨當局的“口罩外交”也成為聲討目標。

臺海軍“磐石艦”確診24例新冠肺炎病例後,各縣市20日陸續公佈確診個案的足跡,共有30多個場點,分佈超過10個縣市。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國防部軍醫局”20日提供給“立委”的數據顯示,“敦睦艦隊”在來回帕勞的航程中,“磐石艦”上337名官兵中竟然有70人曾經向艦上醫官求診71次,且其中曾有5人發燒。臺海軍20日還發布新聞稿稱,“敦睦支隊”3月15日由帕勞離開後,至4月13日期滿30天,4月9日返抵高雄左營,9日至13日靠泊碼頭期間管制不得搭梯口,人員無法進出,但“其中兩艘主戰艦於4月12日至13日仍出港執行任務”,並未有官兵離艦。蔡英文20日召集“國防部”等單位開會,稱“‘不要隱匿’是我們這次面對疫情最重要的態度。該檢討的就檢討,該究責的也不能迴避”。

海軍的作為引起藍綠痛批。民進黨“立委”趙天麟20日在“立法院”稱,海軍“敦睦支隊”有無隱匿疫情,他不敢說,“但輕忽一定有”,尤其337名官兵中竟有70人看診71次,“但部長卻表示一切安好,這到底在幹嘛?”民進黨籍臺南市長黃偉哲稱,“磐石艦”在還沒有靠岸的時候就已經傳出有官兵確診,萬萬想不到船艦靠岸後官兵竟然還能夠四處走,“表示國防部確實需要檢討,請國軍自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還說,“國軍”這次成為防疫最大破口,艦上基層官兵也是受害者,而民進黨當局上下恐怕難辭其咎。首先,這次“敦睦艦隊”在疫情蔓延下還堅持出航,當初這項決定到底對不對?更重要的“漢光兵推”不是都決定停辦延後了嗎,“敦睦艦隊”為何非要出發不可?此外,為何可以停靠帕勞,這些決定是誰下的?當局必須對此檢討負責。

聯合新聞網分析認為,從時間上看,“磐石艦”3月15日即離開帕勞,若官兵在當地染疫,以14天的潛伏期計算,應在4月9日返抵高雄左營前發作,但該艦在左營繼續隔離了6天,才讓官兵解散下船;再隔兩天,有兩人自行就醫時查出確診。因此必須審慎清查軍艦人員的接觸足跡,不能全推給“境外輸入”。文章說,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先前宣佈連續兩天零確診時,全島歡慶,“誰料這也正是最初3名官兵得知確診的時刻,何其諷刺”。《中國時報》20日稱,防疫視同作戰,“敦睦艦隊”有24名官兵確診,形同戰線潰決,打了個大敗仗,“軍方可以說是輕忽在前,大意在後,前不該出航,後不該解散”。文章稱,“敦睦艦隊”3月出航之際正值全球疫情蔓延,在只能去帕勞一地、且僅停3天的情況下,軍中傳出本不想去,但“外交部”堅持“敦睦邦交”慣例不能斷,海軍高層只好同意出訪,“事後來看,敦睦出航竟賭出臺灣防疫大缺口,實在不值”。

海軍官兵感染也讓蔡英文的健康狀況受到關注。據中時電子報20日報道,“參謀總長”黃曙光15日親自主持“敦睦艦隊”結訓典禮,隔天赴官邸見蔡英文。對此,臺“總統府”稱,兩人座位間隔1.5米以上,且與會人員全程戴口罩、事先測量體溫。不少網友表達對軍方的不滿。有人稱,臺灣從農曆年後疫情開始暴發,其間沒有官兵休假,沒有接觸過任何人嗎?還有人說,“臺灣防疫被你們這一下,整鍋都翻了,鞠躬道歉有個屁用”。 

輿論則開始檢討“口罩外交”。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0日報道,臺“外交部長”吳釗燮3月18日宣佈臺美簽署共抗疫情聲明,臺灣將用每週捐給美國10萬個口罩換取美方為臺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外交部”上週宣佈第一批防護衣原料已經做成成品運抵臺灣。不過事實上,這筆30萬件防護衣的合約是在2月底就已敲定的,而且是“交易”而非“交換”。《中國時報》20日稱,18萬“國軍”一天只能分配到1.7萬片口罩,4月18日才改成每人一天一片,“一邊是國軍口罩不夠用,一邊是政府不斷送出上千萬片口罩拼外交”,早已種下軍隊染病的因素。資深媒體人徐宗懋20日以“政府糟蹋官兵 全民付出代價”為題撰文稱,為了防疫,部隊做了很多要求,卻沒有每天每人發口罩,結果每個官兵口罩要用好幾天,連長官也如此,“部隊要出操,滿身大汗,講話也會沾口水,一個口罩用三四天下來都是細菌,有多髒啊”。文章說,在民進黨當局飄飄然中,臺官兵過去3個月被迫戴著髒兮兮的口罩,徹底被糟蹋,“蔡政府輕忽和糟蹋三軍官兵的心態,終將讓部隊和全民付出慘重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