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省油只是因為皮薄身輕嗎?

用戶62767736341

說日系車省油是因為車輕,車輕就會導致汽車不安全,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數據卻不這麼認為。

謊言之一:日系車比較輕

日系皮薄有三脆,雅閣天籟凱美瑞,這是很多人流傳的順口溜,日系車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偷工減料導致整車質量輕,所以達到了省油的效果。可事實並非如此,日系車輕的部位是車身蒙皮,也就是表面覆蓋的一層鐵皮,通常敲起來清脆清脆的,但是日系車的整車重量卻不輕,原因是主要結構沒有減重,比如車輛的大梁、大架、底盤等。對比小型車,本田飛度、大眾POLO和雪佛蘭賽歐,其中最省油的肯定是飛度,但飛度也是最重的。

對比緊湊型車,豐田卡羅拉、大眾朗逸和別克英朗,三款車屬於同一級別,其中最省油的是卡羅拉無疑,但是卡羅拉輕嗎?卡羅拉整備質量1265KG,比大眾朗逸重了55KG,比別克英朗重了45KG。

繼續來看中型車,本田雅閣、大眾邁騰和別克君威,最省油的同樣是日系的本田雅閣,雅閣是因為輕所以省油嗎?NO,雅閣的整備質量是1499KG,邁騰是1440KG,別克君威是1430KG,最省油的雅閣也是最重的。日此車因為輕所以省油的謊言不攻自破,其實省油主要在於發動機核心技術、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車輛空氣學設計、車輛底盤調校等。日系車之所以省油,犧牲掉的是行車的質感,所以日系車沒有德系和美系開起來穩重。

謊言之二:汽車越輕就越不安全

其實,汽車的重量和汽車的安全性沒有直接關係,高級跑車使用碳纖維車身,整車通常還不到1000KG,但是跑車就不安全了嗎?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安全這個概念,汽車安全是指的保護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但是真正能保護乘客安全的不是汽車的外殼,而是車輛框架的強度和安全設計。

目前所有車企都在追求汽車的輕量化,而有效保證乘客安全的就是潰縮吸能設計,打個比方,一個雞蛋在45°斜坡滾落,最後碰在鋼板上,雞蛋直接碎了,但是在終點放一個空的火柴盒,雞蛋會把火柴盒壓扁,但雞蛋本身完好無損,這就是潰縮信吸能理論,雞蛋就好比車內的乘客。

所以,我們沒必要在自欺欺人了,國產汽車現在已經發展很快,我們有信心超越合資車企,一味的貶低日系車只是不自信的表現。


車茶一味

民間有一條關於汽車油耗的經驗廣為流傳——省油就買日系車,問其原因,答曰:皮薄身輕,後面再跟上一句,就是有點不太安全。估計以技術著稱的日本工程師聽到這話會哭笑不得,更會欲哭無淚。汽車鐵皮薄厚對安全性能影響不大相信對於我們秋名山的老司機來說早已不必爭論,那日系車省油只是因為皮薄身輕這個命題應該作何解釋呢?

This is a long and long story~~~~~

首先,這樣的說法是個籠統的概念,日系也有不省油的車;非日系也有比日系更省油的車。之所以得出這樣的主觀印象,主要原因是舊時代的觀念殘留。如果為這個說法找個源頭——那便應該是《馬斯基法案》

一、Honda-CIVIC 節能技術的出現

上世紀五十年代,出於能源危機和對環保問題的考慮,1972年美國通過了當時最嚴苛的環保政策《馬斯基法案》,限制汽車尾氣排放在1975年必須達到1970年十分之一的排放標準,該法案對當時的北美汽車市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並且遭到了歐美幾乎的所有汽車生產商反對,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而當時的

本田宗一郎卻承諾他可以做到。

1974年,Honda推出了搭載了CVCC發動機的CIVIC(第一代),率先通過加州馬斯基法案,成為首款達到馬斯基法案規定標準的汽車,震驚歐美汽車業界。從此Honda先進的節能環保理念一直成為業界追逐、模仿的標杆,也在人們心中烙印了節油省錢的印象。

二、輕量化

2005期間,輕量化還沒有成為全球車企的一個主流發展目標和方向,只有日系車率先走了更輕、燃油效率更高的路線,所以相比同時代的其他車型,日系車從整體上看,皮薄身輕,跟之前超越時代的節油技術結合起來,便給大家留下了這樣的主觀印象,在輿論的層面日系車身輕節油成為大家的共識。

所以,日系車省油一部分的原因確實來自於輕量化(“車皮薄”),

此前,一個汽車網站曾做過實驗:將同級別的日系車與其他車系的車型使用外加配重的方式達到相同負重狀態,之後在相同的行駛環境下行駛相同的里程,最後測得的油耗還是日系車最低。由此證明節油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是發動機、變速箱的製造工藝與技術性能決定的所以,三大品牌的節能技術也不可忽視。

獨具特色的節能技術

對於那些節油的日系車型來說,其變速箱,發動機的整體配合及動力匹配更加優秀,變速箱會保證發動機處於一個合適的運轉區間,保證動力和油耗的平衡。

1. 馬自達的創馳藍天,在發動機技術上走向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自然吸氣發動機效率最大化。在不採用增壓技術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壓縮比,一臺2.0L的發動機,正常開油耗低至6升甚至更低是個什麼概念?

2. 本田稱之為VTEC+VTC技術的可變正時技術,不但能做到配氣相位的連續調節,還能在低負載情況下,通過VTEC系統切斷一側缸體的凸輪軸運轉,讓發動機轉為“直列3缸”模式運行,大大減低了油耗。同時通過分層燃燒技術的加入,發動機也變得更加高效。

3. 豐田則專研自然吸氣領域。此次發佈的全新直列四缸2.5L直噴發動機,被命名為“Dynamic Force Engin”,通過高速燃燒技術、可變控制系統,來減少排氣、冷卻、機械運轉等環節的能量損失,熱效率達到了40%之高。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要知道每提升1%的熱效率都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從現在的整體情況看,非日系車型的油耗水平已經比之前提升了很多,有的甚至超越了部分日系車的水平,同時碳纖維、鋁合金等車身材料的廣泛應用也證明輕量化已成為各個車企的發展方向,因此,日系車省油只是因為皮薄身輕作為一個偽命題也沒啥懸念了。最重要的,甭管是日系、美系、德系、還是其它系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省油大師,關鍵還在自身駕駛習慣上,一腳油門,一腳剎車,什麼高科技也省不下油。


值麼君

能不能有點常識再來說話呢!

皮薄,你家保險槓是鐵的嗎?

身輕,你怎麼不去看看日系車到底輕不輕呢?

選三個B級車,邁騰,雅閣,君越,都是20萬出頭的,你倒是看看車重啊?

哪個重自己還沒數嗎?

日系車省油是因為發動機變速箱搭配的更好,更成熟,並不是因為車子輕。

而且,現在德系並不是比日系耗油多,一樣省油。

質量好,油耗低,這是日系車賣點。

車子穩,動力強,操控性好,這是德系車的賣點。

下次提問的時候,你是不是又會問,德系車提速快是不是因為燒的是機油?


波波嘚車

首先舉個例,F1賽車的發動機排量只有1.6L,車身用的是碳纖維,車身基礎部分的重量只有30KG,整車重量也只有500~600KG,但其V6渦輪增壓超級發動機,通過一系列的調校和輔助系統,卻有著非常強大的動力輸出,發動機動輒就有破萬的轉速,怠速都有5000轉,百公里油耗在60~70L,所以不是車身輕就省油,發動機的調教有巨大影響。

再來說下家用車,油耗和排量是直接相關的,1.0排量的肯定比2.0的省油,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現在歐美系大力推行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一樣的車,油耗的總體水平實際上已經跟日系差不多了。

從車重上看,日系車與同級別德、美系車比,車身重量並不輕:飛度的整備質量是1058kg, POLO的整備質量是1060kg;卡羅拉的整備質量是1265kg,朗逸的整備質量是1210kg; 凱美瑞2.4是1450公斤,天籟的整備質量是1456kg,邁騰的整備質量是1440kg。

現在汽車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都是向車身輕量化發展,目前最高級的車身材料是碳纖維如各種高級跑車,然後是鋁合金,如寶馬7系,奧迪A8等。

日系車普遍自己掌握有有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發動機和油耗的平衡上較有優勢。而像德美系好多車輛都是買的日系的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就比不上日系,所以會出現豐田的4AT比通用的6AT還要平順的現象。

所以,日系車一是與德美系比在車重和省油的上的差距已沒那麼明顯,二是其省油是和其發動機技術(如創馳藍天、地球夢)先進,與變速箱匹配做得更好有關。


deker323

以前是日系車省油,現在是歐美車省油,只有小型車,日系車還有省油優勢,但是B級已上的車,現在省油B級車,日系連前5名都進不了,豪車主更是慘,日系渦輪增壓油耗更高,豐田1.2T凌派,更是高達8個油,思域1.2T,已不低7.5個油,比帕薩特1.4T,邁銳寶XL1.5油耗還高,所以日系堅持使用CVT,就是希望在油耗上領先其他車,但是現在日系全面敗退。


我上網來看看

這都是舊社會的智商了,能把車身做輕是真功夫,沒看見美國皮卡都在大幅度減重?大馬力低油耗拼的是綜合實力,發動機的燃油效率是決定性的因素,外觀造型形成的風阻,變速箱傳動效率,滾動阻力,輪胎等等都會影響到油耗!其實現在所謂的德國神車的車重,都已經減配到比日系車更輕的地步了!!!


洛陽東海64386361

當然不是啦!你說有這方面的原因,我承認,但要說都是這個原因,也不對,就算不喜歡,咱也得講真話啊,由於島國資源比較匱乏,從最初的造車理念就是要省油,節約資源,所以肯定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經過這麼多的年的發展,不說精益求精,也肯定提高了不少!車身輕薄應該也是為了省油的一部分,但日系車的安全性,肯定也減分不少!凡事有利就有弊啊!




小小電影先生


半路出遊

不是。日系除了日產這個牌子的車之外,其他牌子的車一點都不輕,甚至有幾個小眾牌子車重比一些德國車,美國車都重。日產確實是皮薄身輕,省油和這個有關係。但是一個日產品牌不能代表日系,對吧。日系車省油和日本人精密的製造技術和發動機優化有關,還和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以及ecu邏輯有關。


TS娟子

看看整車質量,再看看輪胎寬窄即可吧!1000kg的汽車與2000kg的,高速行駛遇到側風,感覺很不一樣;225cm的輪胎與195cm相比,剎車距離與穩定性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皮兒薄餡兒大輪胎窄,還說什麼碰撞五星,還說什麼省油,又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