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應該如何看待希特勒?

講師培訓師

希特勒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這一點必須承認。但是我不得不說希特勒是個瘋子。

什麼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邪惡勢力都是傻子的政治正確就走一邊去吧。

希特勒不是一個好人,但是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是一個瘋子,至少也是一個有夢想的瘋子。

希特勒出身於奧地利布勞瑙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普通的海關職員,沒有什麼人脈。

希特勒早年熱愛藝術事業,不過被維也納藝術學院拒絕了。一戰中在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服役,服役期間表現出色,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巴斯青達戰役,獲得了多枚勳章。

一戰後,有著強烈小資情調的希特勒貸款買了一輛車,當時的他非常貧窮,不過還是靠貸款把車買了下來。

改變希特勒命運的是納粹黨,當希特勒加入納粹黨時,他是第96位黨員,第7位主席團委員。納粹黨不是希特勒建立的,但是希特勒是納粹黨最寶貴的財富,當時納粹黨在德國的受歡迎程度(獲得的選票)還不如德國共產黨。

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當時的納粹黨沒有什麼實力,幾乎就是一群想搞事的無業遊民組成的政黨。他遊離於德國各黨派之前,與主張復辟威廉二世的保皇派保持著曖昧的關係,在政治上一直幹投機倒把的事情。不過看好的人挺多,特別是1929年金融危機之後。

當時德國國內很多社會上流人士都很希望有一個強力政黨能夠振興德國,而希特勒得到了它們的認可,即使後來魏瑪共和國已經在振興經濟上取得了成效,但是還是被納粹黨取代。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德軍將領都說希特勒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天才了。因為希特勒能夠身居那個位置確實是靠那張嘴。

希特勒具體幹過哪些壞事呢?總的來說主要就是國家層面的金融詐騙,這個在德國有很多史料就不談了。


貞觀防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德國受到嚴厲的制裁,割讓領土,丟失海外殖民地,鉅額賠款的重壓,並在之後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在內憂外患之下,魏瑪共和國難以將擔當拯救德國及民眾的重任,而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扭轉了德國的困境,並在三年裡,創造了“經濟奇蹟”,成為世界前茅的經濟大國。

在希特勒獨裁初期,德國出現了“經濟奇蹟”,納粹黨也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接納和支持,希特勒也受到全國上下的狂熱崇拜。

那麼,為什麼希特勒會得到德國民眾強烈的擁戴的崇拜?

希特勒有很強的個人魅力,演講出色,能鼓舞和煽動民心。但是,這還不足以令希特勒控制眾生。除開希特勒本身的出色以外,雲石君認為還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使其得到萬眾擁戴。

第一、一戰後,德國嚴重的內憂下,使得民眾需要一個救世主來帶領德國走出困境,走向崛起,而希特勒符合民眾的心理需求。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迅猛發展,到一戰前夕,德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是歐陸的霸主。德國實現這種成就,只用了短短三四十年。可想而知,德國民眾對於國家的迅速崛起的自豪感。

一戰後,德國戰敗了,受到英法美等國的嚴厲制裁,割讓領土,丟失海外殖民地,鉅額賠款,德國一下子灰暗了。再加上1929-1933年席捲歐洲的經濟危機,更是讓身陷困境的德國如履薄冰。工業生產水平倒退,工業產量大幅下降,失業率嚴重,民不聊生,社會階級矛盾愈演愈烈。

一戰前和一戰後,德國的現實落差太大,民眾心生憤恨,極度渴望能恢復一戰前美好的生活。可是,魏瑪政府又無力改變德國的現狀,挽救德國,拉昇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而且,還有來自法國為首的強大外部壓力。在內憂外患之下,魏瑪政府越來越不得民心。

而希特勒的出現,讓德國民眾看到了俾斯麥一樣的救世主。如果怨聲載道太過強烈,只有出現一種更大更強的聲音才能將其覆蓋。在人人自危的局面下,需要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告訴人們:他們的困難是暫時的,他們的未來是有希望的。而希特勒的出現,正符合民眾的心意。而希特勒也深諳人民的心理,對症下藥,展現出自己的超凡個人魅力,來增強民眾對國家的認同,對他個人的超級崇拜,進而實現中央集權。

第二、一戰後,德國受到英法美的強烈制裁,而且戰後仍面臨強烈的外部壓力。德國要實現中央集權,才能有效抵禦外敵。希特勒的個人獨裁形成,民眾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愈演愈烈。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是歐洲的地緣中樞,十字路口,交通貿易樞紐。憑藉有利的地緣區位,在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加持下,德國實現了崛起。與此同時,也有來自四方的外部壓制,特別是法國和俄國的。

一戰後,戰敗的德國國力大衰,而周圍又有各國的虎狼環視,外部威脅空前強大。而戰後的德國遭受經濟重創,國家資源又短缺,只能依賴大量外債和經濟援助來促進工業發展。

這種及其被動的地位,不能避免遭受他國的強烈壓制。而此種局面下,德國必須儘可能地整合國內社會資源集中用於對外博弈,體現在政治上就是極端中央集權。通過這種方式來集中各方力量,增強民眾的凝聚力,有效的應對外部衝突。

中國便是最好的例子。在漫長的農耕時代,歷代王朝便是藉助高度的中央集權,有效整合內部資源,來應對強大的遊牧軍事勢力。

在強大的外部威脅壓力下,希特勒和納粹便是用極端中央集權,來保證國家的安全。而希特勒的個人獨裁也應運而生。

第三、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信息傳播速度加強,傳播範圍加大,推動了民眾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

有一句很文藝的句子,“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是通訊不發達的寫照。我們也會經常從影視作品裡看到,“飛鴿傳書”、“八百里加急”,前方戰事緊急,後方卻還在歌舞昇平,要過很長的時間統治者們才能知道發生的大事。就拿“八百里加急”來說,按照每隔20公里一個驛站,八百里就有40個驛站,要換40匹馬,才能在一天裡將信息帶到目的地。先不說所耗的人力物力,雖然已經竭盡全力做到最快,但是,消息的滯後性還是會影響到統治者的決策等。另外,最高領袖的權威也會在層層信息傳達中削弱,很難令民眾產生強烈的個人崇拜。

而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了信息傳媒業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時代信息滯後的局面。有限電報、電話、收音機等的發明,電影、廣播行業的興起和普及,大大提升了信息傳播速度,加大了信息傳播的覆蓋面。而在信息傳媒的幫助下,希特勒可以有效的在全民中展示自己的個人風採,激發群眾的愛國情懷等。也讓民眾覺得希特勒並不是一個虛無的神,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著神力的人,對希特勒的崇拜之情也就更加強烈。

總之,希特勒這樣的政治強人,是中央集權極端化的產物,是當時嚴重的內憂外患國情下,民眾的選擇。在技術的加持下,民眾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也愈演愈烈。

不過,這種個人崇拜是極度瘋狂的,過激的。俗話說“過猶不及”,當德國人民陷入盲目的個人崇拜及極端的愛國主義中,他們著了魔,在幾年後便發動了第二次戰爭。

雖然,德國依靠納粹主義和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在短時期扭轉了國家局勢,並擴軍備戰,對外擴張。不過,在納粹黨執政最初,還遠不是英法的對手。以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來講,它應該加大對納粹德國的壓制才對,更何況是和德國有著緊密地緣關係和長期糾葛的法國。可是,英法對納粹的崛起和擴張的態度為何如此消極?


雲石君

對於希特勒這個人呢?小時候聽老師們講,這就是一個戰爭狂魔法西斯頭子附近窮奢極欲,大造宮殿,而且還四處殺人,殺人不眨眼。反正是能有什麼壞的詞基本上都往他身上加。最後讚美,一看歷史書和二戰戰士的時候我都以為希特勒是一個妖魔,最後,看歷史書,我才發現我好像理解錯了。

希特勒殺人是多,可他殺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由理由的。他殺猶太人是因為猶太人掌握著德國過於龐大的經濟命脈,是一群典型的商人,商人逐利而猶太人又不是本土的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對於猶太人而言,只要你有利益,他就會幫你。而希特勒本身又是一個狂熱的愛國主義分子,雖然他也不是什麼德國人。所以對於出賣國家經濟和物資的猶太人。希特勒是深惡痛絕的。再加上希特勒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所以對於猶太人希特勒痛下殺手。

第二,對於德軍殺害平民和戰俘的事情。這一點,很多都是德國黨衛軍做的事對於德國國防軍而言。他們反倒有更高的追求理想和信仰。所以亂殺平民這件事很少發生在他們身上。而相較於日本侵略者以及某些國家的軍隊而言,這一個特性,又給希特勒本身加了不少分。而希特勒本身又是一個介於納粹黨衛軍和德國國防軍之間的一個平衡人物。他曾經親手逮捕過自己黨衛軍的頭目,在德國軍界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一個國家的元首,能夠使黨衛軍和國防軍共同聽從他的命令的人,你說他渾身都沒有優點,這一點是肯定不可能的。

希特勒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他為整個德意志設立的理想藍圖又是那麼的美好。忽悠整個國家的人民為她出生入死,可以換成另一種說法就是他能夠使整個國家,為他而戰。這樣的人格魅力又是怎麼塑造而成的呢?平那些小手段。只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而希特勒卻又是一個集。個人崇拜於一身的一代指帝王能夠做到這一點,希特勒本身又有什麼秘密而言呢?要知道,希特勒本身就是一個平民能夠憑藉著演講的天才,一步爬到那個地位。這個真的是達到了一種神的級別。

這個時代不缺人才,缺的是能夠善於利用人才的領導。實際上當時個國家人才輩出,而為什麼希特勒的大軍能夠橫掃整個歐洲,甚至讓世界都為之犯怵。一方面是德國國防軍出色的表現以及他們勇敢,大無畏的精神。另一方面嘛,就是憑藉的德國前期人才上的巔峰配置,使得整個世界都不敢擋其鋒芒,而如此眾多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德國教育底蘊的維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希特勒這個站在整個德國領導最巔峰人物的首肯,才能夠使這些人才得到重用。這個又未洗頭的加上了一個特色,那就是善用人才,雖然後期由於戰場上的失利,導致系統論腦子犯渾,撤下來一批人才,但是不可否認,希特勒前期的知人善用,使得德意志能夠在二戰前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德國能夠迅速擺脫經濟危機,也是拜希特勒所賜,別和我說搞什麼小手段,也別和我說希特勒的手段多麼不光彩。我就想問如果換,你坐在那個位置上你是否有能力帶著整個國家走出經濟大危機這個大陰影呢。看看,剛剛卸任的奧巴馬在看看胡佛。你就會發現在這個難題上。需要多大的才能,手段和勇氣才能做得到。

但是成者王,敗者寇,希特勒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全世界看到他錯得如此純粹,如此徹底,希特勒將整個德意志利害關係與自己的理想綁在了一起。使得整個國家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鬥,去努力,去走向滅亡。而他自己的狂妄自大,也是最後斷送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希特勒無疑是將種族主義,使實踐到了極致。

希特勒有才能有魄力有膽識,但是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他的驕傲自大,他的不切實際。他所犯的錯誤,使得所有跟隨他的人,都身心俱疲,倒在了追尋自己理想的路上。

最後,我只想說一句如果歷史能再重來那個當初派發給希特勒任務的軍官。會不會把手裡的任務單給收回去。我想對於他而言也許是當時的她而已他會把任務單好不猶豫地交代希特勒手裡,“去吧,去監視納粹黨吧。”


漩渦鳴人yy

從兩方面看,

第一,從政治上。作為一戰戰敗國,德國遭到國際聯盟內各大國尤其是法國掠奪性的懲罰。但是在施特雷澤曼、塞克特等人一系列靈活巧妙的周旋下,德國逐漸走出困境,經濟逐漸復甦、軍備漸漸恢復、外交困局逐漸被打破。到1929年,德國綜合國力基本超過一戰前的水平,西部邊境基本消除了法國的威脅,只有東部東普魯士還在波蘭控制範圍內,但是德國保留了修正東部邊界的自由,只是因為軍備還在恢復中,所以問題暫時尚未解決。就在這個時候,德國的激進主義勢力抬頭,施特雷澤曼被迫下臺。希特勒上臺後繼承施特雷澤曼的外交遺產,主張以和平擴張的形式實現德國的和平崛起,根本意圖是:實現德國與奧地利合併、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收復東普魯士並打通但澤走廊;掌控匈牙利、羅馬尼亞以及巴爾幹半島諸國為僕從國;與國聯中的英國、意大利、日本等國結盟,以抗衡美國、法國、蘇聯。

此後數年,希特勒基本實現了除與英國結盟、收復東普魯士之外的全部目的。除希臘和南斯拉夫為武力征服外,其餘各國均靠巧妙的外交斡旋而實現。希特勒深知同英國結盟的重要性,徹底德國實現西部的穩定就不能忽略英國的同盟。幾經努力,英德簽訂海軍同盟,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權,英國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陸軍優勢。德國由此實現了自俾斯麥政府以來夢寐以求的成果。英國卻也因為德國的東擴政策以及蘇聯在東歐的坐大,從而產生了禍水東引的策略。

後來德國背棄慕尼黑協定、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陳兵德波邊境企圖武力解決東普魯士問題時,英國完全意識到了希特勒戰爭狂人的本性,無論是張伯倫還是丘吉爾都不會再考慮同德國結盟。希特勒陷入徐圖緩進和武力行動、兩線作戰、以少敵眾的選擇中。他選擇了後者,迅速向波蘭發起攻擊。

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已經不可能和英國結盟,只能尋求與蘇聯結盟。但是與蘇聯結盟,德國必然單獨在西方對抗美英法陣營,蘇聯則一步步不費吹灰之力摘取勝利果實。德國的科學技術與地理位置和蘇聯的人口優勢相結合必然撬動全球戰略格局。但是,由於蘇德在意識形態、社會結構、國家制度方面巨大的差異以及希特勒內心深處對共產主義、斯拉夫民族的極端仇視極大的限制了希特勒的戰略眼光。因此希特勒不顧蘇德兩國的共同利益,不惜違反大國策略的基本原則,在對英之戰相持不下之際同時向蘇聯開戰。

第二,軍事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在波蘭戰役中的大顯神威,南北兩路鐵甲洪流橫掃千軍如卷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即全面擊潰波蘭軍隊主力。裝甲部隊的巨大戰果和輕微的代價深深震撼了希特勒。然而在西線戰役中希特勒卻又被裝甲部隊的狂飆突進攪得坐立不安,直接出面干預,以至於幾近覆滅的40萬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剋死裡逃生。希特勒為此懊悔不已,從此又將裝甲部隊奉若神明,用兵種戰術左右軍事戰略,用軍事戰略左右國家戰略,從而形成了德軍裝甲兵的傳奇,更導致了國家的災難。

希特勒的這種軍備理念短時間內釋放出極大的威懾力,但同時卻深深挫傷了德國的戰爭潛力,在戰火連綿不絕的大背景下,過於追求武器的精密及數量,無異於資源的浪費。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戰爭潛力越來越小,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差。

如果沒有戰爭,希特勒這些缺陷可以被掩蓋,相反可以通過不斷的虛張聲勢和敲詐威懾不戰而勝。


世紀戰爭大揭秘

希特勒有很多張臉譜,或許他有偽善的一面,但是作為20世紀最大的罪惡組織納粹黨頭子,作為種族大屠殺的始作俑者,希特勒應該被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他的案翻不了。

希特勒起碼有三種形象:

一、不成功的藝術家

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一個海關公務員家庭。希特勒的父親脾氣暴躁常年酗酒,他對小希特勒的期望很簡單,好好學習將來能繼承自己的小公務員職位就可以了。遺憾的是,希特勒並不是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少年。父親和母親的矛盾以及父親暴躁的脾氣,都給童年的希特勒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他性格逐漸變得孤僻、敏感、多疑。在長大一些時,希特勒萌生了成為一個畫家的夢想。他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

數次不顧家裡反對投考奧地利的藝術院校。但是,希特勒的畫作水平有限,終究沒能考中,直到了一戰時國家開始徵兵。在後來成為德國元首之後,希特勒也常常作畫,他的油畫作品還有少數流傳,常常拍出數百萬英鎊的高價。

二、天才的演說家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的軍備壓縮嚴重,德國國防軍甚至成為了一支警察力量。作為奧地利人的希特勒自然沒機會繼續留在軍隊中,他給軍隊做了一個刺探政黨情報的密探。直到他參加了一個叫作“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集會之後,希特勒發現了自己新的天賦。比起那些政客令人昏昏沉沉的發言,

希特勒演講有激情,有氣勢,利用大量的口號以及手勢動作,很有演說魅力,常常引得現場觀眾驚叫狂呼。

希特勒在加入這個所謂國社黨之後開始改組這個黨。在一場不成功的軍事暴動之後,希特勒潛心思考如何奪得政權。1929年爆發的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讓整個德國的經濟走向了崩潰,經濟亂了套,自然人心思變希。特勒在出獄之後便立刻組織納粹黨參與競選活動。他給納粹黨設計了黨徽和統一的制服,並且以工人階級、中下層階級的代表自詡,給所有的人許諾:“如果你們選我上臺,我會讓你們人人吃得上面包,再也沒有人失業,讓每個家庭有一臺車子”。靠著煽動性的口號,和希特勒的演講天才,納粹黨收穫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者,直到成長為魏瑪共和國的第一大政黨。

三、一個有些運氣的賭徒

希特勒是個非常喜歡冒險的人,在希特勒掌管德國權柄後不久,希特勒曾經試圖試探英法對德國的態度。在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萊茵河被劃定為非武裝區,這是法國人的嚴正要求,也是德國人的民族恥辱。在自己的國家內不得駐紮本國軍隊?哪個國家會真的服氣!希特勒在1936年開始秘密擴軍備戰,開始重新武裝德國國防軍。與此同時,希特勒派出了一支小小部隊前往萊茵河,他想要看看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舉動,這是明確違反《凡爾賽條約》的舉動,也是希特勒的一次軍事冒險。但是當這支規模不大的德軍到達萊茵河後,德軍受到當地的德意志人的熱烈歡迎,而英國對此保持緘默,法國人倒是抗議了兩下,卻沒什麼後續舉動。希特勒賭贏了,也大大增長了他的野心。

1939年9月,希特勒閃擊波蘭,很快滅亡了波蘭。希特勒這時候對英法提出了和平倡議,但是遭到了拒絕,於是希特勒決心立刻進攻西歐。但是希特勒的命令卻遭到了國防軍的統帥反對,很多人認為,德軍實力不足,原材料不足如果攻打歐洲,尤其是攻打法國,一定會重演一戰的悲劇甚至是亡國。希特勒當然不聽,他決心賭一把大的,命令德軍向比利時、法國進攻。

一開始德軍的進攻計劃是一戰時施裡芬計劃的相似版本,希特勒對這個方案不置可否。這時,一位名叫曼施坦因的新任軍長大膽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的計劃是,德軍的主要力量應放在左翼比利時方向,通過佔領比利時迅速進攻法國北部,而不是在右翼。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將擔任主要突擊力量的裝甲集群巧妙通過地勢險峻、被普遍認為裝甲部隊無法行軍的阿登山區,從而繞過重兵防守的“馬奇諾防線”,直插盟軍防守薄弱地帶。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的一條捷徑,可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繫,分割合圍英法盟軍,迅速滅亡法國。

同時這個方案也有非常大的風險性,英法聯軍在右翼組成了強大的兵團,兵力百萬可以一舉擊垮德軍右翼攻入德國本土。但是希特勒對迅速擊潰法國的目標是在心動,決心賭一把。於是他完全使用了曼施坦因的計劃,德軍在隨後的進攻行動中進展出奇的順利,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軍大敗虧輸,盟軍累計損失超過了200萬人。法國政府直接宣佈了投降,希特勒再次獲得了賭局的勝利。

人從來都是複雜而多變的,尤其是希特勒這種更為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但是無比確定的一點是,希特勒這個戰爭販子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惡棍、魔鬼,崇拜他要麼是沒腦子要麼就是別有用心。


歷史風雲錄

《凡爾賽條約》作為人類歷史上最不公平的條約,該條約在簽訂之時,就遭到了德國、美國以及中國的激烈反對。因為在當時,德國是向西方和談而非直接投降,而《凡爾賽條約》的內容無疑充斥著對德國“戰敗投降”的懲罰,而希特勒也正是因為這場絕對不公平的“和談條約”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圖為凡爾賽條約簽訂現場

圖為德國元首希特勒

眾所周知,英法為了安撫德國,已經默認了德國對萊茵河畔的收回以及武裝力量的重組,與此同時,《慕尼黑協定》的簽署也代表了英法對德國最大的讓步。此外,美國以及很多《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國都放棄了對德國所需支付的賠償,所以說,希特勒發動戰爭已經不是對英法的報復而是對世界的野心了。

圖為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

此外,由於希特勒而被屠殺的猶太人幾乎沒有一人曾參與到對德國的經濟腐蝕當中,因為,從戰敗的德國賺的盆缽滿盈猶太資本家早已跑到了美國。也就是說,希特勒對無辜猶太人的屠殺只是好無厘頭的宣洩,毫無所謂的“審判”猶太人罪行可言,所以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希特勒扔是一個拿復仇為藉口的戰爭罪人。


軍事新觀察

【希特勒是三流畫家中的超級大壞蛋,任何崇拜他、熱衷穿納粹軍裝的人都是無知神經病!】

希特勒的生平簡介,我就不多說了,大家上歷史課都學過,網上和書上也都有。關於希特勒的這個人,東旭是這樣評價的:三流畫家中的超級大壞蛋,禍害世界,最終不得好死!

希特勒早年並不極端,只是有些懷才不遇,但是在他的心底有成名的野心!畫家沒有做成後,希特勒開始投身政治。期間,希特勒確實看了很多書,然後結合之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感悟、個人的野心和一戰後當時德國民眾的失落、不滿情緒,搞出了一套蠱惑人心的法西斯主義。加入政黨後,希特勒把自己的演說優勢發揮了出來,靠街頭政治起家,迷惑了很多人,最終成為了那個把德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帶入災難深淵的人!

對於希特勒,東旭只有憎惡!各個國家的歷史,也把他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然而,在21世紀,竟然有人公然崇拜希特勒,模仿納粹,我認為這都是無知和極端錯誤的。有些80後、90後、00後認為,二戰期間德國的軍裝很酷,於是在cosplay活動中身著納粹服裝,自認為很帥!東旭認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得體。

二戰期間的日軍和德軍,都是犯下嚴重罪行的侵略者!我們不能允許“精日”穿著日軍服裝沐猴而冠,同樣也要堅決反對身著二戰德國軍裝尤其是納粹標誌cosplay行為,我們要牢記本民族的歷史傷痛,也要銘記別的民族的歷史傷痛!


軍事觀察員東旭

希特勒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狂熱的種族主義者。給世界和德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可以說是個反人類罪犯。

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有德國特有的社會因素做基礎。仇富是很多社會的普遍現象。由於猶太人掌管了比較多的社會財富,仇富和種族仇視結合在一起,更容易被民族主義者接受利用。

希特勒在德國進行了打土豪 也實行了種族滅絕。這和德國人對一戰失敗的仇恨結合。而仇恨和戰爭懲罰有關。戰爭懲罰和經濟危機一起,讓德國人更相信陰謀論。陰謀論加上仇恨,生成報復心態。五毛憤青也是這種心態。

二戰的爆發和希特勒對形勢的誤判有關。波蘭在一戰前本來是不存在的。德國肯定想滅亡波蘭,恢復一戰前的德國疆域。

但是波蘭是英法在一戰的主要成果。滅亡波蘭就是否定英法對歐洲的政治安排。就是挑戰英法權威。這觸及到了英法的底線。戰爭就是唯一的選擇了。希特勒吞併波蘭的原因很奇怪,他認為德國很快就要和英法發生戰爭。為了做好戰爭準備,必須消滅波蘭。

為了準備戰爭,反倒導致了戰爭。

希特勒對內實行種族清洗,對外貿然發動戰爭。是一個不合格的國家領導人。國家應該由政治家管理。

德國在一戰後很絕望。絕望導致瘋狂。很多國民都瘋狂。

所以狗急了要跳牆。


天明遙遙山海關

刀叔觀點:養虎為患,能讓希特勒肆虐的還是這些西方國家。

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僅僅二十年之後,便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希特勒指揮德軍突南突北,忽東忽西的所向披靡,以一己之力就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那麼希特勒憑的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已無從化解,而德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

當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後,納粹黨便掌握了德國政權,至1933年的11月,法西斯主義在世界上已經惡性發展到了23個國家,而半年之後就猛增至30個國家,納粹黨也迅速膨脹為德國的第一大黨,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雖然中國政府曾向國聯求助,但卻並未得到國聯的任何援助,這是因為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的是綏靖政策,他們幻想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法西斯更加的肆無忌憚了。日本的侵華戰爭,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而德國也於1936年7月17日,公開支持西班牙內戰,而親法西斯分子佛朗哥的國民軍,在納粹德國、意大利等國的支持下,最終獲得了勝利,這也標誌著納粹佔據了上風。

1938年3月,野心膨脹的希特勒吞併了奧地利,隨後希特勒又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國人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於1938年9月,在德國的慕尼黑開會,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況下,強行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了德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

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令希特勒看出了他們的懦弱,於是在第二年便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德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因此而大增,希特勒也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

此時蘇聯已經看出了英、法等國企圖將德國這個禍水東引,出於對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蘇聯與德國於1939年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而這一條約也進一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 ,德國開始向東閃擊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迫割讓大片土地,但澤地區被劃歸了波蘭。

這個通往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使位於“走廊”之東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孤島”,因此德國人一直對失去但澤和“走廊”地區耿耿於懷,希特勒上臺後更是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為此,德軍共集中了62個師、160萬軍隊、2800輛坦克、2000架飛機、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組成了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群。波德戰爭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波軍傷亡20萬人,被俘40餘萬人,德軍陣亡1.06萬人,傷3.3萬人,失蹤3400人。

隨後德軍開始向北入侵挪威和丹麥。1940年4月9日當地時間04:15分,德軍發動了入侵丹麥的威瑟堡行動,在戰略上,丹麥不那麼重要,而丹麥的弱小陸軍沒做什麼抵抗,在德軍沒打幾發子彈的情況下就立刻投降了。

而挪威對德國就非常重要了,因為挪威漫長的海岸線,是德軍出動U型潛水艇攻擊英國北大西洋的戰略要地。

因此,入侵挪威任務由法爾肯霍特率領的第21集團軍負責,其下轄部隊有:德軍第163步兵師、德軍第69步兵師、德軍第169步兵師、德軍第181步兵師、德軍第214步兵師、德軍第3山地師。雖然盟軍的部隊也於1940年5月14日開始在挪威各處抵達,但因主要港口已經控制在了德軍手上,最終被迫撤離,1940年6月8日挪威淪陷。此次作戰耗費德國兩個月的時間,挪威是二戰中遭德國侵略後支撐第二久的國家,第一是蘇聯。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軍繞過被法國人視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以A、B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向西南開始橫掃西歐。

德軍將主攻方向選在了左翼的A集團軍群,利用其強大的裝甲部隊,迅速突破了英法聯軍的防線,殘存的英法聯軍被迫從敦刻爾克逃亡英國。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1940年6月21日,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向德國投降。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準備向西渡過英吉利海峽的"海獅計劃",並將德軍擴建至180個陸軍師。

1941年4月6日 ,德軍向南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德國入侵南斯拉夫也被稱作"四月戰爭",此時南斯拉夫軍隊共有2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及32個獨立旅可以作戰,他們將這些軍隊被編成3個集團軍及海岸防衛軍。而入侵的德軍則由第1裝甲集團軍、第51裝甲軍及第56裝甲軍組成,德軍在12天進攻中的損失十分輕微,僅有558人傷亡,其中151人陣亡、392人受傷及15人失蹤。雖然南斯拉夫軍隊已經盡力抵抗了,但結果仍然一樣,南斯拉夫隨後被德國、匈牙利、意大利及保加利亞瓜分,大部分地區被德國佔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事先擬訂好的“巴巴羅薩”計劃,向東入侵蘇聯。

這是在歐洲戰場的局勢明朗之後,希特勒為了打敗他最大的敵人而發動的終極之戰,可以說,希特勒幾乎是押上了他的全部家底。此次德軍共出動了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並組建了由霍普納、古德里安、霍特和克萊斯特率領的四個裝甲集群,在希特勒“列寧格勒第一、頓涅茨克平原第二、莫斯科第三”的命令下,德軍兵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蘇德戰爭正式打響。

戰爭開始時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總兵力:德國900萬、蘇聯1700萬,初期直接作戰兵力:德國156個師又2個旅、500萬(含軸心國及僕從國軍隊)人、坦克3800輛、火炮4.3萬門、作戰飛機1830架。蘇聯170個師又2個旅、730萬人、新型坦克1475輛、火炮6萬門、新型飛機1540架及大量的舊式飛機。

據統計,在1941年至1945年的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共發生著名戰役100餘次,其中以列寧格勒會戰、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和柏林戰役等五大戰役最為慘烈。1945年5月2日下午3時,當蘇聯紅旗插上了柏林國會大廈後,德軍停止了抵抗,這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結束。

通過一番梳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的軍事力量被限制在十萬人之內,本來已經很難有所作為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希特勒卻能指揮德軍突南突北,忽東忽西,以一己之力就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其實就是西方大國的養虎為患。最終傷人所造成的,這與今天的一些國家何其相似。


刀墓手札

希特勒在德國的支持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對於希特勒在國內執政不存在倒行逆施的指責。一戰的失敗讓德國面臨空前的懲罰,德國經濟蕭條,百姓民不聊生。可以說希特勒就是德國人的希望,甚至在上世紀20年代他就是德國的大救星。希特勒上臺後廢除了所有一戰的相關條約,並以黃金作為儲備,這讓英國十分不滿。但張伯倫的綏靖給了德國喘息的機會,1930年德國舉辦了奧運會,德國民眾的自信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膨脹。猶太人控制了德國的主要經濟命脈,反猶太是希特勒的一個策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獲得經濟來源,所以德國在希特勒上臺後經濟發展迅猛,國力空前強盛。希特勒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理想的領導者,他體恤民情,經常會去百姓勞作的工地進行演說,他是一個出色演說家,演說前都會在鏡子面前認真練習。他的同僚如希姆萊、戈林等人都是既忠心又很有才華的人,如果希特勒沒有強大的個人魅力和寬闊的胸懷是無法籠絡住那麼多天才的將軍和優秀科學家的心。在一部德國三十年代的紀錄片裡,描述希特勒及其政要坐飛機去一處工地視察,飛機下人山人海,這絕不是擺拍,綿延數十公里擠滿了想一睹元首風采的百姓,從人們激動的表情能看出來,他們對於希特勒是真心的熱愛。所有的人包括希特勒都進行了簡短演說,每個人的發言都不超過五分鐘,演講會場氣氛熱烈,效率非常高。希特勒說,從今往後,德國絕不允許有歧視體力勞動者的行為,絕不允許不勞而獲,絕不允許壓迫和欺詐。在另一部記錄片裡記錄了希特勒視察坦克工廠,當坦克成群結隊的開過來的時候,希特勒激動的揮舞雙拳,大喊:“就是這個,要的就是這個!”在二戰爆發前,希特勒認為一戰的失敗是由於德國內部的無能和軟弱造成,他宣揚德國人是源自高貴的雅利安血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在他看來其他非純正白種血統都是劣等的。即使盟國日本人在他眼裡也不值一提,他曾不止一次形容日本人是小短腿、眯眯眼,與他們結盟真是恥辱。這說明了希特勒具有鮮明的種族歧視個性,因此對於猶太人的大屠殺就不難理解。當然,希特勒也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當時強烈要求古德里安必須拿下莫斯科,否則會發生潰敗,為此他對古德里安說,你們再堅持一下,你們需要的坦克、大炮還有飛機會持續增援,但是古德里安撤退了,憤怒的希特勒撤銷了古德里安的職務。這個問題很多人說古德里安是對的,其實不然,德軍缺乏最後一口氣的堅持才導致慘敗,而且幾乎是戰略上的失敗,要知道當年志願軍寧可凍死也要堅守陣地,否則憑什麼打敗美軍?希特勒曾十分精準的判斷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但是手下將軍們認為盟軍會在加來登陸,因此德國錯誤的從諾曼底調離部隊去增援加來,否則盟國很難成功在諾曼底登陸。德軍的戰鬥力十分強悍,士兵們出生入死表達了對元首的忠誠,當蘇軍攻克柏林時,希特勒及其隨從自殺,無數德軍寧可戰死也不投降,這證明希特勒威望之高是自始至終的。如何準確評判希特勒還需要歷史繼續見證,他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是其一生最大的汙點,除此之外,站在德國和世界歷史上看希特勒是為了國家生存而敢於挑戰美英霸權而戰,也是為了歐洲統一而戰,如今的歐盟不正是當年希特勒為之努力的目標嗎?歐洲國家的出路只有自強、自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與美國為伴不過是與狼共舞,教訓是深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