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渐散,股票资产重回视野,你准备好了吗?

阴霾渐散,股票资产重回视野,你准备好了吗?

5月20日,中美双方就经贸问题发布联合声明,贸易谈判达成初步一致,中美贸易战风险出现阶段性缓和。再加上A股纳入MSCI开闸(6月1日)进入倒计时,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疑虑:最近是否是购买股票的好时机。

不急,一起去看看。

震荡中收正,股票投资重回视野

关心股市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今年2月份以来,随着美股波动性加剧,海外市场分歧开始加大,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调整。在此期间,贸易战、汇率战、地缘冲突频发,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率纷纷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所降低。

一季度的震荡调整使得很多投资者年初期待的行情落空,部分投资者开始对后市产生怀疑。但是,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大背景之下,以配置股票资产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仍是十分有效的方式。这一点从成熟市场现阶段的表现可见一斑,虽然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期间都出现明显回调行情,但截至5月18日,全球主要指数大部分均收正。

A股回暖,是否到入市良机?

在震荡、怀疑中收正,很考验人性的投资。面对市场的波动、变化,投资者应该秉持怎样的投资心态,又当如何布局投资策略?现阶段,究竟是不是投资A股的好时机?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与2017年GDP增速持平,内需增长平稳。物价方面,中国PPI数据显示,4月同比上涨3.4%,为近7个月来首次增幅扩大,4月CPI数据则同比上涨1.8%,增速回落,但季节性回落因素占主导地位,总体上目前通胀形势无忧。

另外,政策层面上,近期资管新规落地较预期松动;在贸易摩擦等复杂外部环境下,央行进行结构性降准,显示出决策层对去杠杆节奏的合理掌控。整体来看,2018年经济开局良好,通胀温和,进出口数据较为强韧,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且没有失速风险。

外部风险方面,5月20日中美双方就经贸问题发布联合声明,贸易谈判达成初步一致,中美贸易战风险出现阶段性缓和,未来将演变成长期的拉锯战,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下降。

同时,美元、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新兴国家的冲击、原油上涨带来的通胀担忧仍在,但总体上外部风险边际效应已经减弱,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回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目前A股市场估值仍大体处于历史底部。上证综指、中证5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绝对市盈率PE(TTM)均处于历史(2010年至今)中位线以下,上证50、沪深300、深证成指则略高于历史中位线。A股纳入MSCI开闸进入倒计时,6月1日A股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被动配置带来的直接增量资金虽然规模有限,但将带动更多海外主动配置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布局A股,促进A股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估值体系的国际化,长期来看有助于促进A股实现价值投资。

中国A股市场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当前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在价值的发现和传导上往往相对迟缓,但不代表机会就会被掩盖或者埋没。随着A股纳入MSCI开闸时间的临近以及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持续表现,A股下一阶段的回暖行情可期。

现阶段,政府已不再强调经济增速,中国经济正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加速和去杠杆有序进行,此时,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的新转型阶段,逐步崛起为全球龙头。

伴随A股的国际化,核心资产被全球资金配置和价值重估的趋势刚刚开始。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真正的核心资产强调的是基本面、业绩、盈利能力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而非强调大市值,这与“漂亮50”等风格偏向明显的趋势化投资风格是有显著差异的。

债券违约潮对A股影响几何?

近期债券违约潮袭来,今年已有20余只债券出现违约,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相关主体,涉及行业除了传统意义上认为违约风险高的强周期行业,也有壁垒较低、龙头集中的消费行业。

债务违约往往首先伴随了公司基本面的恶化,现金流和资产质量持续变差,过度依赖外部现金流。目前除相关股票大跌外,高杠杆型企业股票也遭受市场资金的担忧。政府坚定推进主动去杠杆是为了营造更为健康的市场环境,也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此大环境下,A股盈利结构的变化愈加明显,当下我们更应当优先配置核心资产,选择A股具有内在核心增长动能、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博取确定性的收益。在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趋势下,建议大家以业绩为核心,重点关注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药、芯片、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