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漸散,股票資產重回視野,你準備好了嗎?

陰霾漸散,股票資產重回視野,你準備好了嗎?

5月20日,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發佈聯合聲明,貿易談判達成初步一致,中美貿易戰風險出現階段性緩和。再加上A股納入MSCI開閘(6月1日)進入倒計時,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疑慮:最近是否是購買股票的好時機。

不急,一起去看看。

震盪中收正,股票投資重回視野

關心股市的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2月份以來,隨著美股波動性加劇,海外市場分歧開始加大,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指數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震盪調整。在此期間,貿易戰、匯率戰、地緣衝突頻發,各類資產價格波動率紛紛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也有所降低。

一季度的震盪調整使得很多投資者年初期待的行情落空,部分投資者開始對後市產生懷疑。但是,在全球經濟強勁復甦的大背景之下,以配置股票資產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仍是十分有效的方式。這一點從成熟市場現階段的表現可見一斑,雖然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大,期間都出現明顯回調行情,但截至5月18日,全球主要指數大部分均收正。

A股回暖,是否到入市良機?

在震盪、懷疑中收正,很考驗人性的投資。面對市場的波動、變化,投資者應該秉持怎樣的投資心態,又當如何佈局投資策略?現階段,究竟是不是投資A股的好時機?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與2017年GDP增速持平,內需增長平穩。物價方面,中國PPI數據顯示,4月同比上漲3.4%,為近7個月來首次增幅擴大,4月CPI數據則同比上漲1.8%,增速回落,但季節性回落因素占主導地位,總體上目前通脹形勢無憂。

另外,政策層面上,近期資管新規落地較預期鬆動;在貿易摩擦等複雜外部環境下,央行進行結構性降準,顯示出決策層對去槓桿節奏的合理掌控。整體來看,2018年經濟開局良好,通脹溫和,進出口數據較為強韌,呈現穩中趨緩的態勢,且沒有失速風險。

外部風險方面,5月20日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發佈聯合聲明,貿易談判達成初步一致,中美貿易戰風險出現階段性緩和,未來將演變成長期的拉鋸戰,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大下降。

同時,美元、美債收益率上行對新興國家的衝擊、原油上漲帶來的通脹擔憂仍在,但總體上外部風險邊際效應已經減弱,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回升。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大體處於歷史底部。上證綜指、中證50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絕對市盈率PE(TTM)均處於歷史(2010年至今)中位線以下,上證50、滬深300、深證成指則略高於歷史中位線。A股納入MSCI開閘進入倒計時,6月1日A股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被動配置帶來的直接增量資金雖然規模有限,但將帶動更多海外主動配置資金通過滬深港通佈局A股,促進A股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估值體系的國際化,長期來看有助於促進A股實現價值投資。

中國A股市場作為一個典型的新興市場,當前以散戶投資者為主,在價值的發現和傳導上往往相對遲緩,但不代表機會就會被掩蓋或者埋沒。隨著A股納入MSCI開閘時間的臨近以及上市公司一季報的持續表現,A股下一階段的回暖行情可期。

現階段,政府已不再強調經濟增速,中國經濟正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加速和去槓桿有序進行,此時,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才能適應中國經濟的新轉型階段,逐步崛起為全球龍頭。

伴隨A股的國際化,核心資產被全球資金配置和價值重估的趨勢剛剛開始。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真正的核心資產強調的是基本面、業績、盈利能力各個方面都在中國具有核心競爭力,而非強調大市值,這與“漂亮50”等風格偏向明顯的趨勢化投資風格是有顯著差異的。

債券違約潮對A股影響幾何?

近期債券違約潮襲來,今年已有20餘隻債券出現違約,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及行業除了傳統意義上認為違約風險高的強週期行業,也有壁壘較低、龍頭集中的消費行業。

債務違約往往首先伴隨了公司基本面的惡化,現金流和資產質量持續變差,過度依賴外部現金流。目前除相關股票大跌外,高槓杆型企業股票也遭受市場資金的擔憂。政府堅定推進主動去槓桿是為了營造更為健康的市場環境,也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在此大環境下,A股盈利結構的變化愈加明顯,當下我們更應當優先配置核心資產,選擇A股具有內在核心增長動能、兼具成長性與確定性的企業,在經濟結構轉型中博取確定性的收益。在製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趨勢下,建議大家以業績為核心,重點關注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創新藥、芯片、新能源汽車等板塊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