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愈:中美兩國基礎教育最本質區別 就是“考”生vs.“學”生

本文節選自《素質教育在美國》系列叢書的《代總序》,略有增刪) 作者:黃全愈

黃全愈:中美兩國基礎教育最本質區別 就是“考”生vs.“學”生

黃全愈,旅美教育學家,邁阿密大學教授

再來個20年,素質教育仍然是基礎

新加坡《聯合早報》1998年10月4日引用斯坦福大學Provost(大學二把手)Dr·Michele Marincovich的話:“亞洲一些國家如中國至今仍缺乏自由與開放式的追問風氣 (free and open inquiry)。我們相信,必須等到亞洲地區普遍存在著學術自由風氣,以及能夠進行自由與開放式的追問後,才能有一流學府出現。”因此,她認為亞洲大學(特別提及中國)需要20年才能趕上世界知名大學。

十多年後,在2010年南京舉行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斯坦福大學校長漢尼斯博士說:“中國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最快需要20年。”

斯坦福大學的校領導們是否患數字“失憶症”?1998年就說需要20年,十多年過去了,還說再需要“20年”。更恐怖的是,他還說:慢則50年……

又是一本算了幾個“20年”都算不清的糊塗賬!

中國人說的“三歲看老”,“百年樹人”,顯然是誇張的文學描述。作為科學論述,為什麼斯坦福前後兩位校領導都以“20年”說事?若然不是信口開河,這“20年”的依據從何而來?

這裡有兩種算法:第一種,學前3-4年,再加上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共約20年。

另一種算法:據說,德國憲法明文規定,不允許教授6歲前的孩子任何學科知識。雖然美國憲法沒有這個規定,但美國文化也不屑於讓6歲前的孩子學習任何學科知識。這兩個收割了人類大多數諾貝爾科學獎的國家,把義務教育定為12-13年。以美國為例,小學6年(或5年)、初中2年(或3年)、高中4年。加上大學4年,一共是16年,再加上研究生教育,大致20年。

我傾向第一種算法,因為即使不教授任何學科知識的學前教育,也是一種孩子社會化的情商教育。

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曾表示:“建成幾所世界知名大學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為了這個“20年”,我曾給《南方週末》寫了一篇文章《一流學生從哪裡來》,主旨是與許校長商榷:建成幾所世界知名大學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嗎?我們先假設這個理論是成立的,然後按照這個假設往下推:要辦世界一流大學,中國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或者說,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具備什麼條件?而中國最難實現的條件又是什麼?如果世界一流大學至少必須具備四個一流:一流設施、一流管理、一流師資、一流學生;那麼,中國最大的困難是“培養出一流學生”。因為中國可以通過舉國體制在財力上向北大清華傾斜若干年,並進行世界範圍的“重獎之下出勇夫”的人才招攬,完全可能在十年內,甚至更短時間,實現前三個“一流”。至於“一流學生”,則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從K-12(學前教育到基礎教育)就開始紮紮實實地推行素質教育,否則北大清華不可能獲得一流生源。沒有一流生源,北大清華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在4年內培養出一流大學生,進而在短期內培育出一流研究生。高校的三個職能是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學生,怎麼能算是世界一流大學呢?

一棟大廈能建多高,取決於它的基礎有多牢固,而不是它的屋頂有多尖。沒有20年時間去奠定基礎,去培養具有“自由與開放式追問風氣(斯坦福校領導語)”之學生,教授們只能在“高處不勝寒”的空中樓閣裡坐而論道。試想,從小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批判思維、質疑精神、探索意識、實踐能力,我們能奢望他們上大學後肩負起中國崛起的重任嗎?反之,那些在美國K-12中嗷嗷待哺並被培養了“自由與開放式追問風氣”之“童子功”的生猛學生上了大學,教授們不想被追得“四處逃竄、狼狽不堪”都難……

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這個基礎是“搬”不來的 ,必須自己經年累月地去夯實、去奠定。

中、美兩國基礎教育的最本質區別,說到底,就是兩個字的差別:“考”生vs.“學”生。知識有兩類:人類已知,人類未知。“考生——exam-taker”是在重複證實已知世界中徘徊不前;“學生——learning explorer(我杜撰的英語概念)”是去不斷地探索未知世界。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有333個諾貝爾科學獎得主,而占人類約四分之一比例的中華民族直至2015年底才有一人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原因。

“錢老之問”:為什麼大學裡出不了大師?這就是回答!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舉國體制可以在短期內實現“前三個一流”,如果我們也用舉國體制在100間高中裡專門為北大清華培養生源,北大清華能否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大學生?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種“速成武功”有點“邪派”——高中生的成長模式已基本定型,此時才開始實施素質教育,已鞭長莫及,難以大器晚成。那麼,不選高中,而選K-12的100所完小和完中呢?讓我們來分析我的“三腳架理論”。先請看下圖:

黃全愈:中美兩國基礎教育最本質區別 就是“考”生vs.“學”生

許多人認為,教育是三位一體的,即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所謂“三位一體”是指這“三位”因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相輔相成而為“一體”。

但我認為,教育是四位一體的,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請看下圖:

黃全愈:中美兩國基礎教育最本質區別 就是“考”生vs.“學”生

這個“四位一體”是個立體結構:首先是“三點成一面”;然後,再在這個面上凸現一個“點”:類似照相機的“三腳架”。因此,這個“四位一體”的理論,我叫作“三腳架理論”。這“三個腳”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再由這三個腳支撐起一個“中心”——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起點,也是素質教育的歸宿。因此,素質教育的四位一體應該一體到“自我教育”上,即三個支撐點的教育應圍繞自我教育來設計、來開展。既然素質教育的起點是人,歸宿也是人,這個“人”就是素質教育的終極受體。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或是社會教育) 起不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有什麼效果?都反應在教育的終極受體上。

既然是“四位一體”,許多時候“四位”難以截然分開,於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也可以說,支撐教育受體的三個“點”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如果只在為北大清華提供生源的100所完小和完中裡實施素質教育,但學生們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與素質教育完全背道而馳,尖銳對立衝突的應試教育,這種“閉門造車”的結果不言而喻。

前幾年,Miami大學女足教練曾叫我在中國幫招收一兩個女足運動員(為此,我還專門給孫雯打過電話),他們以為,中國女足仍所向披靡。其實,美國女足的人口達500萬,而中國還不到1000人。中國實行舉國體制,把少數人集中起來踢球;美國走“從娃娃抓起”的“群眾路線”,到處都是女孩兒踢球。“脫離群眾”的中國女足已陷危局。同理,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給北大清華輸送一流生源,中國必須從基礎著手,花二三十年,徹底改變一代人以考為本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批判思維、質疑精神、探索意識、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改變人才的素質。這就是所謂的“最快20年”。換句話說,真的動了基礎教育,就是“20年”,否則50年,甚至更長,更久……

素質教育是從根本上去發掘人的素質,育化人的素質,昇華人的素質……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變成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大國”之時,就是中華民族騰飛之日!

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的基礎,才是撐起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樑!

【意猶未盡?想閱讀更多教育好文,加入“教育名人談”,您將獲取更多名家關於教育的獨特看法,以及最新的教育熱點行業研究報告,提升自己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

本號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通過私信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