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自从第三天日记里回忆起那首爱看戏的意大利国王的儿歌,打油押韵的写作毛病就又犯了。


本来昨日是想就刚过一半的时间节点做个文章的,无奈an韵的词语就像潮水般汹涌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早牛雨兄在文章后留言,说此文不易,其实我觉得是毛不易。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毛不易:和我毛关系)


就像小学时迷恋唱歌,精美的笔记本抄满了各种歌词,当然流行歌曲居多,跟谁说话总是满脑子的歌词在组织语言。


后来初中高中学古诗词,就像发现了宝藏,那种通篇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韵律之美深深吸引了我。其中两篇真的让人叹为观止,至今通篇背诵,毫不费力。


其一便是诗仙李白的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老师用其无限的才华和豪迈的气概,抒写了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求,抒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反抗心声。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行文杂言相间,不受律束,笔随兴致,体制解放,堪称绝世佳作。每每诵读,总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终于熟读并背诵,此后作文也总效仿之,导致每每考试的命题作文被老师点名批评跑题于千里之外。


其二便是清朝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余韵》中最后一段套曲——《哀江南》。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一段儿:


山松野草带花挑,

猛抬头秣陵重到。

残军留废垒,

瘦马卧空壕;

村郭萧条,

城对着夕阳道。


不过瘾,再来一段儿: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风流觉,

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凤凰台栖枭鸟。


通篇ao韵贯穿全文,我数了数,全篇50个ao韵汉字中只重复了两个“消”字,一个“目断魂消”,一个“容易冰消”,其余48个ao韵汉字无一重复。直叹汉字文化之博大精深!


从此便在打油的路上迷失了自我。当初高中同桌语文课代表,如今专职教小学生语文的会娟老师,课堂上语文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有感情地朗读她的满分作文,她却在摘抄着我的打油诗!


打油诗写多了会发现,打油押韵其实就是一个文字游戏,它并不能对文章的立意和表达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为了押韵而押韵的表达反而显得别扭而呆板,尤其是押韵出现重复汉字的时候,总是绞尽脑汁想将其替换,无奈没有孔老师的满腹才华,只好妥协作罢。


今天霞霞姐发来微信,怕我封闭隔离太过苦闷,便给我布置了个任务让我解解闷。我外甥恒嘉小同学的作业,让我帮忙编一编。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于是便随性来了一篇,全文如下:


雨过天晴,疫后重生


下雨了,

雨水打湿了我的窗户,

妈妈说:

那是春雨在滋润万物。


雨停了,

我却还不能离开小屋,

爸爸说,

外边还有可怕的病毒。


记忆里,

老家的小河始终在潺潺地欢呼,

见不到我的小黄狗该多么孤独;

照片里,

满山的桃花将春天的芬芳吐露,

我和姐姐的笑脸多得数不胜数。


可今年的春天,

我看不到新漭圆里的小路,

只能看到小鸟在天上飞舞;

我听不到春泉冒出的咕嘟,

只能在手机里倾听花儿的倾诉。


但我相信雨过终会天晴,

没有谁能阻挡春天的脚步,

雨后的彩虹会更加引人注目;

我同样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

重生的人们才会更加珍惜幸福。


发过去之后,受到霞霞姐称赞的同时,受到了疑似跑题的质疑,于是便又发过来一张照片,并将题目用红线标出,强调要注意审题。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题目要求模仿课文中诗的写法,把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而因为疫情,整天蜗居在家上网课的小朋友们哪有机会走出家门观察雨后春景?于是鼓励霞霞姐教育恒嘉万不可照本宣科,务必标新立异。


结果并未如我所愿,最终交的作业还是靠着对春天的想象进行了描写。小学生嘛,也不能太过苛求,想想我当初小学写作文简直让卫老师抓狂,让描写日出的景象,我甚至对日出这个词语都一知半解,通篇表述为:日出什么时候出来,日出快要出来了,日出终于出来了,日出出来后我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我的封闭隔离日记(第八天)——春雨贵如油,没事儿爱打油

恒嘉小朋友是想把日出带回家吗?


多希望能穿越时空,回到小学,像夏洛那样左手掐许巍,吊打周杰伦,右手握班花,惊艳班主任。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