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步:脫貧戰場上的親兄弟

新華社記者 席敏

在疫情防控形勢剛剛好轉時,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茅坪鎮金興村村民,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跟著村裡的一對親兄弟,搞從未有過的荷花魚產業。

這對親兄弟,哥哥是今年50歲的金興村黨支部書記唐孝寬。弟弟是46歲的唐孝聯,曾長期在外省工作。今年春節過後,唐孝聯在哥哥的勸說下,留在村裡一起發展扶貧產業。

下定決心後,清晨到20公里外的縣城賣完牛奶的村民楊煥策,一回村就用黑色塑料袋提著5萬元找到這對親兄弟;妻子患病、曾是貧困戶的村民唐孝柱也從去年賣茄子和西瓜賺的錢裡拿出5萬元入了股。

消息一傳開,入股的村民越來越多。右手傷殘的脫貧戶張志松先是拿出5000元,回家反覆思忖,總覺得少了,又掏出15000元作為股金;一位年過七旬的村民拿出壓箱底的5000元,一把遞給了這對親兄弟。

村民的底氣,源自這幾年金興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曾是貧困村的金興村,過去的幾十年裡,家家戶戶都靠山間那幾畝零散的耕地養活一家人。膽子大一點的村民外出打工,可去掉一家人的開支後,一年到頭兜裡難餘下幾個錢。

在村民眼中,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後,金興村的山地、河流、耕地都似乎變了模樣。還是那座山,山裡卻多了油茶、獼猴桃,林下還有散養的土雞;還是那塊地,地裡卻多了牛蛙、特色蔬菜。

慢慢地,村民們的視野開闊了,腰包鼓起來了,膽子也大了。

一個月前,這對親兄弟只是給村民們描繪了一個致富場景。如今,這個令人嚮往的場景正從他們眼裡一點點地“長”出來——

湖南城步:脫貧戰場上的親兄弟

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茅坪鎮金興村,村民在種植蓮藕(4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湖南城步:脫貧戰場上的親兄弟

4月21日,金興村村民在選取藕苗。 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一道道高低不平的田埂砌上了堅固的堤壩,一汪汪水裡新栽下去的蓮藕已將芽尖伸出水面。穿村而過的河道被拾掇後,再也看不見漂浮的垃圾,這條越來越清澈的河流即將成為村裡的漂流體驗點。

離河道稍遠的地方,一群婦女彎腰將藕種埋入尺餘深的水中。將身後半箱藕種插下去後,全村200畝荷花魚養殖基地裡的蓮藕就全部種完了。

“藕尖要再冒出點”“藕種要朝著一個方向埋進去”……這對親兄弟中的弟弟唐孝聯站在一旁的田埂上,指導村民們種藕。

唐孝聯曾是武漢市一家外資企業的部門經理,年薪30多萬元。今年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不能及時返崗上班,他幾乎天天和村民們在一起聊如何脫貧致富。

聊久了,唐孝聯一咬牙,索性辭職留在了村裡。

唐孝聯說:“外來幹部都在幫助建設家鄉,我也實在坐不住了,就決定回家幫哥哥帶領大夥兒脫貧致富,打仗也得親兄弟呢。”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3月下旬,唐孝聯帶著幾名村民代表自費到廣西、江西等地考察荷花魚產業。回村介紹情況後,大家心動了。他索性和一名村民又折返江西,拜了一個有十餘年荷花魚養殖經驗的高手為師。

帶著技術回村的唐孝聯在村裡發表了半個小時的演講,和哥哥唐孝寬一起細說了依託荷花魚養殖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想法。最初,只有6戶村民響應,現在入股的村民已有60戶,還不斷有村民表達入股的願望。

有了村民的支持,唐孝聯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不到一個月,原本皮膚白皙的他已曬得黝黑,和身邊的村民沒有兩樣。

唐孝寬已在金興村擔任了三個年頭的村支部書記,他算了一筆細賬:一畝荷花魚的藕和魚,年純收益在4000元以上,等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起來,蓮藕、蓮子、荷花、荷葉都可以賣錢,“收益會越來越高,村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

2020年初,城步苗族自治縣實現“脫貧摘帽”,金興村1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還有12戶未脫貧。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邵陽市人防辦副調研員賀友濤說:“村民們視野開闊了,能人回村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就相當於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內容來源:新華網

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