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原創 南苑大王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5億美元,這是中國東部一個地級市一個招商引資項目就能拉來的投資。


5億美元,這是大部分中國地產20強,不需要總部決策,就能拍板拿出的土地拍賣保證金。


4月22日,5億美元,阿根廷堂堂一個國家拿不出來,第九次債務違約。


中誠信國際已經發布公告,將阿根廷政府主權信用級別由Bg-下調至CCg,成為首個在疫情中倒下的國家。

今天的阿根廷,似乎除了梅西,已經沒什麼能被人記住。誰還記得,這個國家也曾經是名副其實的“列強”。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1


奶與蜜之地

要說強國之本,不是鋼鐵也不是軍工,而是農業。


民以食為天,沒有第一產業,溫飽和發展的資本也無從談起。在《史記》中,漢朝的大敵冒頓單于,給比他強大的東胡,可以送寶馬、送女人,但土地免談的。

“土地,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阿根廷的國本,是一流的夢幻。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阿根廷擁有2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位居全球第八,它有著遼闊的草原、豐富的礦藏、雄偉的山脈、迷人的丘陵湖泊、優良的港灣、肥沃的河谷和多樣的氣候。

阿根廷不但盛產金銀石油、且沒有大型洪澇地震災害,位列全球四大宜耕地區,人均可耕地面積是美國的將近2倍,是流淌著奶與蜜之地。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圖片來自地球知識局)

面積高達70多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約四分之一的潘帕斯草原,簡直是農牧業發展的天堂,潘帕斯在印第安語中是沒有石頭的意思,阿根廷人自豪地宣稱,

“我們的平原從大西洋起,一犁頭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會碰到一塊石頭”,

肥沃的潘帕斯平原,到今天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量最少的地區。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2


夢幻開局


1536年,阿根廷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到19世紀的獨立風潮湧現時,西班牙早已日暮西山,給阿根廷的獨立營造了無比寬鬆的環境。

1880年代,在中國還處在晚清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艱難探索中時,阿根廷人輕鬆打敗西班牙獨立,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黃金年代。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阿根廷獨立後的第一批政府,被稱為“80代”領導人,80一代的帶領下,阿根廷大力發展農業和畜牧業,致力於農副產品的出口,大型牧場和鐵路紛紛興建,阿根廷的牛肉和穀物橫掃全球,被譽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


1885年以後,阿根廷的GDP持續年均增速8%以上,在中國甲午戰爭最飄搖的1895年,阿根廷正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

1908年,阿根廷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人均收入與德國比肩。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成為了國際化的“南美巴黎”,布市城區的平均工資,甚至比同時期的巴黎都高出25%,當時的歐洲移民十分糾結,到底是去紐約呢還是去布市呢?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1900年前後,阿根廷已經有1500萬歐洲移民及其後裔,成為南美唯一的白人為主國家,1912年,阿根廷決定開始實施普通男性無記名投票法選舉總統,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民主形式。

從獨立後的1880年到1913年,阿根廷的人口增加了五倍,識字率從2%增長到65%,公路里程從500公里增長到31000公里,遠超美國。

北有美利堅,南有阿根廷。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1914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已有150萬,是世界上十大都市,第一條地鐵也在這一年投入運營。


在當年金本位的時代,由於持續的貿易順差,阿根廷所積累的黃金讓當時的世界霸主英格蘭銀行都感到汗顏。

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電影中,富有的外國人的形象,基本全是阿根廷人。在歐洲的許多城市,當人們形容某人腰纏萬貫時,常說“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3


資源詛咒


然而,每年250萬噸以上的小麥和40萬噸以上的牛肉出口,固然帶來了巨量的外匯和增長,也帶來了一個當時人們無法發現的隱憂:所有的繁榮,都是靠賣資源換來的,這是一種“富足的矛盾”(Paradox of plenty),國家擁有大量的某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卻反而形成工業化低落、產業難以轉型、過度依賴單一經濟結構的窘境。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1920年代的阿根廷,7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農牧業,50%以上的增長來自於外資尤其是英國,資本家們廣投房地產、牛羊畜牧場、鐵路,來錢又快又穩,偏偏阿根廷土地肥沃到連化肥都不需要,對回報漫長又風險重重的基礎工業毫無興趣;


而阿根廷基層的勞工們,從事基礎性的工作即可獲得高額收入,對於創新創業的渴望更無從談起,再加上整個國家,西邊是雄偉的印第安山脈,東邊是一望無垠的大西洋,周圍也沒有強國,國防環境無比安全,從政府到企業,對化工、鋼鐵等這些工業體系的基礎都既不重視,更不迫切。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到今天我們都知道,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抗風險能力弱的缺點,一遇風吹草動,就會被成倍放大。


遺憾的是,這個深刻的理論要到70年後的1993年才能被美國經濟學家Auty發現,人們會把它稱之為“資源的詛咒”(Resource Curse)。

4


搖擺的探索


阿根廷是第一個受到資源詛咒的現代國家,單一經濟結構的風險很快暴露無遺。


1914年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動盪局勢和英國大舉撤資引發的蕭條撲面而來,阿根廷的農產品出口量和價格均處於暴跌狀態,整個國家面對全球經濟萎縮毫無招架之力。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這種時候,本應是整個國家深刻檢討、痛定思痛,完善工業結構、加大對外開放、創辦民族工業、激發創新精神的關鍵時刻,然而堅持自由民主教條的阿根廷政府依然對整個經濟放任自流,導致貧富差距快速擴大,社會不公顯著增加。終於,民粹爆發了,而阿根廷從英美弄來的猴版民主制度根本無力壓制。


關於這種情況,大王的偶像鶴公早就說過,

“應當採取行動的時候總會錯過時機,應當採取宏觀擴張政策的時候則採取緊縮政策,應當開放和進行國際合作的時候往往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應當壓縮社會福利、推動結構改革的時候卻步履艱難甚至反覆和倒退”。


“這些明顯的錯誤在事後看起來顯得可笑,但對當事人來說,實施正確的政策卻困難重重”。

這種情況下,阿根廷的民粹派激進公民聯盟(UCR)的伊波利托-伊裡戈延上臺了,他大力打擊外資控制部門,查封外國石油公司、全面補貼民族製造業、結果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導致外資飛速撤離,經濟一蹶不振,民粹派只能大規模增加財政赤字,將高福利作為維持選票的重要手段,


而這種政策有用嗎?偶像又說了,

民粹主義承諾改變了大眾的福利預期,加大了對政府的依賴,也放鬆了自己的奮鬥決心,是效果極其負面的腐蝕劑。

致命問題是,一旦大眾的福利預期得不到滿足,社會心理很快發生逆轉,並形成蔑視權威、拒絕變革和仇視成功者的強烈氛圍。

阿根廷即是如此,眼睜睜看著激進公民聯盟把局勢搞得一地雞毛,社會衝突不斷,在大地主、大農場主的支持下,軍政府上臺了。1930年,以烏里武魯將軍為首的軍人們策劃了一場政變,將民選政府踢下臺,軍政府代管國家。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烏里武魯上臺後,廢除了民粹派的勞工立法,解除所有的激進民主黨領導人在全國和各省的職務,重新恢復了自由主義,但阿根廷自19世紀確立了的憲法保證民選政府的權利,被軍隊的此番舉動徹底破壞。


資源國總是不缺運氣的,1940年代,阿根廷撿漏二戰,丟棄了那些好容易建立起來的初級食品加工等初級工業,大賣各種資源,GDP也能保持6%以上的增速。但這種高歌猛進和搜刮式出口導致fu敗滋生,引發社會不公和更大的動盪,再加上保守主義的思潮盛行,既然右派不行,1943年,左派性的軍政府通過再次Zheng變上臺。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庇隆將軍,又被稱為貝隆,他將以後影響阿根廷幾十年的政局,而他的妻子,即是有名的貝隆夫人後來被搬上了銀幕,麥當娜當年一曲《阿根廷,別我問哭泣》唱的如怨如訴。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貝隆上任後採取有利於工人階級的政策。他大規模擴大了加入工會的工人數量,幫助建立了勞工總同盟。他將此稱為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後被人稱為“ 貝隆主義”

然而軍人政府先天的不合法性造成阿根廷政局長期不穩,不僅破壞了國內發展的秩序,也使得幫助阿根廷起家的外資望而卻步。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貝隆為了滿足民族主義者和工人的需求,將能源、電信、鐵路、電力公司大量收歸國有,而工人們的罷工既然是合法權益,則動輒要求加薪30%、高休假、高工資,到最後,國Ying公司極度低下的效率和Fu敗需要用槍桿子去逼著工人上班,貝隆剛剛拉扯起來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名存實亡。


作為一個天選之國,阿根廷1950、1951年發生乾旱時,昔日“世界的糧倉和肉庫”竟然設立了“無肉日”,不得不從巴西進口小麥。

在這種情況下,阿根廷的中產只能接受比預期低得多的生活水平。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大城市,中產出身的大學生們甚至組成了城市游擊隊,還擊斃過退休的軍政府總統。

在此起彼伏的社會矛盾下,1955年,貝隆被又一場軍事政變推翻,流亡國外。阿根廷從此陷入了民選政府——右派軍政府——左派軍政府的惡性循環。

每當全球經濟蕭條,阿根廷資源出口生意萎縮,人民生活緊張,民粹政府就會以高福利收買選票上臺,然後大舉負債,使勁印鈔,增加赤字,以全民福利的方式寅吃卯糧;


而一旦吃到債臺高築,整個金融體系違約,民粹政府難以為繼,右派軍政府會在國外資本和大地主的支持下重新掌權,引入國際資本,大舉私有化,借入外債維持國家信用,再大舉售出售資源來償付外債,形成新一輪的財富重新分配,

而這種重新分配,一旦遭遇外部環境變化或引發極大的不公,又很快會激發人民的革命情緒,左派軍政府上臺,重新祭起貝隆主義的大旗,大搞工人權益,資產收歸國有,等到實在玩不下去,要麼讓給民選政府,要麼被右派直接推翻。

頻繁的政權更迭和左右搖擺,使得整個國民性徹底淪喪,正如鶴公所說

“改變其社會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眾都開始追求一夜暴富,人們寧願相信各種投機奇蹟,人類本性中的貪婪和健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正因阿根廷的國民性如此,因此一旦發生危機,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三座大山往往讓決策者鋌而走險,不惜發動戰爭來轉移矛盾。

1980年代,軍事強人加爾鐵裡擔任阿根廷總統,國內經濟嚴重惡化GDP大跌11%,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一度達到600%,民眾的抱怨聲此起彼伏,國內多次爆發大規模抗議。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為了轉移國內危機,加爾鐵裡決定將阿根廷民眾的目光轉移到馬島上,1982年4月2日,當時的軍人總統加爾鐵裡派兵佔領了阿根廷與英國有主權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企圖藉由戰爭帶來的民族主義情緒籠絡民心。


讓加爾鐵裡沒有想到的是,已經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國在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帶領下竟然真遠征2萬公里來打一個沒有多大價值的彈丸之地,甚至就連伊麗莎白二世的次子安德魯王子也親自上陣。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而讓加爾鐵裡更沒有想到的是,阿根廷其實是有機會贏得這一戰的,阿根廷空軍“天鷹”攻擊機命中了大量英艦,卻13顆都是啞彈,而超軍旗戰機用“飛魚”導彈先後擊沉了英軍的“謝菲爾德”號護衛艦和“大西洋運輸者”號運輸艦,但全國只有5枚飛魚。

阿根廷的天鷹攻擊機是美國的,超軍旗戰機和飛魚導彈則來自法國,戰爭開始後,阿根廷遭遇禁運,不但全世界買不到導彈,就連“飛魚”的雷達頻率,法國也告訴了英國。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阿根廷在馬島海戰以後,不但沒有人反思為什麼會打敗這一仗,為何軍事工業連個炸彈引信都造不出來,前腳還被民粹捧上天的加爾鐵裡隨即被人民拋棄,阿根廷除了收穫了世界盃的宿敵英格蘭,什麼也沒有得到。


唯一得到的是半世紀以來,阿根廷政府多達29次的更迭。每一個新政府上臺,都非常認真地想要將前任在這個國家留下的一切痕跡都抹除,然而在民粹思潮的影響下,阿根廷從來沒有靜下心來梳理、建設和打磨過自己的工業體系,經濟的發展一切依然是簡單的重複和搖擺。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5


債務當國


1980年代的馬島戰爭以後,拉美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阿根廷陷入長達10年的經濟和金融危機。1989年7月,通貨膨脹月率達到196%,短短一年,零售物價上升3610%,批發價格上升5061%;1989年至1990年,消費物價增長了20594%。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在這種情況下,阿根廷人逐漸意識到過去幾十年國家的頹勢以及民粹主義帶來的惡果,重新翻出新自由主義,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試圖全力擁抱市場,1990-1998年期間,梅內姆執政,阿根廷經濟得到了短暫的穩定,5000%的通脹一度降到0%,經濟增速高達6%。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然而,梅內姆總統的新自由主義奇蹟來自於大規模的出售國有企業和私有化,涵蓋了包括石油、交通、航空、電視等所有國民經濟命脈部門,一點點工業化的基礎被扔的乾淨。阿根廷人耐不住性子愛走極端的特性表現的淋漓盡致。


1995年,阿根廷國內10個最大的私人企業集團的收入總額佔本國200家大公司收入總額的56%,私有化固然雖然提高了短期的效率和活力,但不加選擇的私有化使得阿根廷政府本身的抗風險能力極大減弱,只能靠借債維持,又如當年的1914年一樣,一遇風吹草動,經濟打回原形。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梅內姆執政後期,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及1999年巴西金融動盪的外部衝擊的影響,阿根廷經濟再次步入衰退,赤字飛速增加,到2000年,阿根廷的外債已達1400億美元,而梅內姆之前賣了8年國企,才收入300億美元。


國企賣光了,經濟命脈都在外資手中,人民又不愛存錢,整個國家於是走上了負債生活的漫漫征途,2001年的債務危機中,阿根廷12天之內換了5任總統,創下950億美元的違約紀錄。迄今,阿根廷已經成為連續8次債務違約的國際知名“老賴”。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截至2019年底,阿根廷外債達2776.5億美元,佔GDP比重達73.8%,但外匯儲備僅為448.5億美元,外債和外匯儲備的比值高達6.18倍,遠超國際警戒線。在疫情的影響下,阿根廷54%的中小公司已經停業,每天的成本約為1.15億美元,近50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全國停擺再加債務壓頂,阿根廷又一次走到迷茫的十字路口。


6


百年孤獨


阿根廷有永遠的革命家切-格瓦拉,有拉美的文學的代表人物博爾赫斯,還有傳奇的女人貝隆夫人,是當年的世界列強,我們很難說他是一個平凡的國家,然而,一百多年來在左右中和民粹中的艱難掙扎,我們又很難將阿根廷稱為偉大。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從直接原因看,阿根廷缺乏一個穩定的 Zheng 局,從1930年代起動盪頻繁,經濟政策前後矛盾甚至反覆無常,私營部門長期孱弱,宏觀調控毫無長遠規劃,導致動輒發生民粹開歷史倒車;同時,過於依賴外資,也給經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因到處都是短期行為,產業發展無從談起,國家始終是一個賣牛肉賣穀物的資源出口國。


而從深層原因看,阿根廷是一個由外來移民和農場主組成的主體國家,國民性小富即安,缺乏真正的銳意進取精神和擔當意識,沒有抓住現代強國的核心命脈--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只有建立了工業體系,產生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吸引農業資本流向工業資本,吸納農業勞力變成工業人口,形成理性穩定的市民階層和國民意識,同時反哺自身的民族工業和軍事工業,造就真正的創新者和企業家,成為發展的中流砥柱。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而這個體系,投資大、週期長、回報差,靠民間是杯水車薪,靠外資是痴心妄想,只能依靠國家力量。這個體系,無論投資多大、等待多久、花費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在繁榮時代,它能富集資源,汲取全世界的紅利,在危機時刻,它能抵禦風浪,守時待機,不被節奏帶著走。


而阿根廷正因缺乏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定海神針,社會發展難以真正穩定,國民精神難以紮實沉澱,一遇危機就民粹叢生,外資也難以真正利用,誰上臺發展都是無根之萍,最終互相影響惡性循環,在世界風雲中只能隨波逐流、看人眼色、繁榮如夢幻泡影。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世界強國之林的競爭中,強者都是由鋼鐵鑄就,地球村從來是一片鋼鐵蒼穹。工業體系是進場門票、工業體系是說話籌碼、工業體系更是國民福祉所在。建立這個體系,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機遇其實寥寥可數,因為沒有這張門票,阿根廷一次次錯失歷史的機會。


可惜了,他本來是天空下的主要玩家。


早在1913年時,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就達到3797美元,比法囯和德囯都高,而1978年中國剛改革開放時,人均收入不到200美元,直到2012年,中國才達到4000美元,一回首就是百年。一百多年來,很多人阿根廷不知道自己曾經失去了什麼,正如很多中國人不知道自己曾經得到了什麼。


阿根廷,失去一百年的強國


地球是圓的,如果在中國挖穿地球,我們的對面就是阿根廷。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說,“我的故事從布宜諾斯埃利斯開始,對我而言它像水和空氣一樣永恆”,正如大王描寫世界強國的系列文章《鋼鐵蒼穹》。


無論什麼樣的蒼穹,守望相助都是人類共情,讓我們祝福阿根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