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任何便宜是白佔的,總有一天你要為此付出代價。

01

佔人便宜

是世上最賠本的事情


看過一個蠢驢的故事。


商隊裡有一頭驢,給商人馱貨。


有一天,驢馱著鹽過河,一不小心跌入河中。等驢被商隊裡的人救上來的時候,鹽已經化了不少,驢感覺背上的貨輕多了,自以為佔了便宜,暗暗高興。


第二天,驢馱著鹽繼續趕路。又要過河的時候,它想,上次不小心落水,馱的貨就輕了許多,這次何不故意往水裡掉,讓貨再輕一點?


於是,它咕咚一聲,跌入水中。被人救起來以後,鹽又化去不少,驢又輕鬆了一些,暗自得意。


第三天,這頭驢馱了一包棉花。驢還想再輕點,又使小聰明,故意往水裡掉。


它哪裡知道,棉花是吸水的,結果驢馱著沉重的溼棉花趕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寓言故事蘊含了一個流傳千古的道理:佔小便宜者,往往吃大虧。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為人處世上喜歡耍小聰明、貪小便宜,並不比上面的這頭蠢驢聰明多少。


想必大家還記得下面這條新聞,想想真是覺得不可思議。


30歲的無錫男子楊某,長期乘坐火車往返於無錫和上海之間,但購買的車票多為上海站至上海西站、無錫站至無錫新區站的短途票。


第一次逃票得逞,楊某自以為佔了便宜,於是便抱著僥倖心理一次次故伎重演。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共逃票480餘次,涉案金額近2萬元。


楊某佔這個便宜是因為經濟困難嗎?


不是,他研究生畢業,在上海當工程師,工作好,收入高。但他竟然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棄法律規則、顏面公德於不顧,可謂撿了小便宜,丟掉的是人品、損害的是前途。


蒙牛乳業集團的創始人牛根生回憶說:“母親囑咐我的兩句話讓我終生難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另一句是‘吃虧是福,佔便宜是禍’。”


佔人便宜,看似聰明,實則愚蠢。把別人當成傻瓜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依靠佔便宜,發不了家,成不了氣候,反而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佔便宜是世界上最賠本的事情,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02

真正精明的人

從不因小失大


臺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集團總裁何飛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力不可使盡,勢不可用絕,在精打細算之餘,應該給對方留餘地。讓自己的貪婪恣意橫行,讓自己的‘聰明’無線上綱,一旦跨越了對手的紅線,一切算計都會變成鏡花水月。”


何飛鵬的這段感悟,來源於一個同事曾經說的一句話。


那時公司正在洽談一樁生意,而他是談判代表,標的是一本創辦很久的刊物。創辦人因年事已高,不想再做。


這本刊物是何飛鵬感興趣的類型,而且與集團內的現有產品有互補效果,所以他使出渾身解數以期談成生意。


對手是個單純、善良的經營者,而且真心誠意想賣掉這本刊物,因此談判尚算順利,最後只剩價錢。


而何飛鵬則費盡心思,希望用最低的價錢讓公司得到最大的效益。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同事開玩笑地對他說:“你不要把人家欺負得太過分!”


聽了這話,何飛鵬當場愣住。


在確定自己正在做“趕盡殺絕”的事後,他決定放手,就此與對方簽約,達成協議。


沒想到這位看來單純、善良的對手在知道何飛鵬不再殺價之後,緩緩地告訴他:“還好你自動停手,否則我已下定決心,如果你再得寸進尺,我就不談了,不論你出多少價錢,我都不賣給你了!”


李嘉誠說:“讓利給人,就是為自己鋪路。”


真正精明的商人,都有互利共贏的思維,他們懂得給人讓利,寧願自己少賺點,也要維護對方應得的利益。


而喜歡佔便宜的商人,則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竭力壓縮對方的利潤空間,自己吃肉恨不得連湯都不給對方喝,結果往往達不到目的。


如果何飛鵬不聽從同事的建議,而是繼續殺價,恐怕他最後會因小失大,什麼都得不到。


其實,做人和經商是一個道理,互惠原則是成年人社交的核心。


不佔便宜、懂得吃虧,才是真正的精明,才會贏得更多的人氣,也才能走得更遠。


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03

不佔便宜是教養

人情來往是修養


《菜根譚》中說:“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是需要禮尚往來的。只有不佔人便宜,關係才能穩固,感情才能長遠。


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是如此,親戚之間也是這樣。一味佔便宜的人,只會虧欠人情、葬送感情。


在我老家,有這樣一對錶兄弟,表哥劉書全是一個大公司的客戶總監,收入較豐厚;表弟程海濤是一個事業單位的科員,手頭不是那麼寬裕。


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是一起吃飯,還是一起為長輩買禮物,從來都是劉書全買單。


別人勸程海濤也應該表示一下,可他說:“他有的是錢,我這麼窮,我還付錢呀!”


不但如此,程海濤去劉書全家時,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佔為己有。


一次,劉書全買了一輛新車,那輛舊車便想賣掉。


程海濤得知後便說:“反正你也不開了,這輛車就給我吧!”


劉書全說:“那也不能白給你,你拿2萬吧,我賣給別人起碼得4萬。”


程海濤嬉皮笑臉地說:“我先欠著,有錢了再給你。”


說完,要過鑰匙就把車開走了,遲遲不提給錢的事。


半年後,程海濤買了套新房子,裝修的錢不夠,就找表哥借。


劉書全提醒他說:“上次買車的錢你還沒給呢,這次再借啥時候能還?”


程海濤一聽臉拉了下來:“你那麼有錢,怎麼這麼小氣呀,跟催債鬼似的!”


劉書全也惱了,說:“就算我收入高點,可那也是我辛辛苦苦賺來的!”


兩人鬧得不歡而散,從此劉書全不再和程海濤來往。


《胡雪巖》中有句話說:“何謂‘半吊子’?半吊子就是,只佔得了便宜而吃不了虧的人。”


“半吊子”只關注自己的需要,只想著佔人便宜而不肯付出,以不斷消耗他人為樂,從不考慮對方的情緒和感受。


程海濤就是典型的“半吊子”,你看他佔起便宜來沒臉沒皮,一副“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活該”的嘴臉。


他把消耗表哥看得理所當然,絲毫不考慮對方的利益和心情,給人添堵,惹人生厭,雖然佔了些便宜,卻把表兄弟的感情整沒了。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來往是修養。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這一點,只是一味地想佔便宜,就是在消耗人情,就是在透支對方對你的信任,得到的是蠅頭小利,失去的是自己的信譽和尊嚴。


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04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看過兩個有關馬未都的故事:


一次,馬未都跟幾個朋友到鄉下旅遊,晚上住宿到一位老人家裡。


吃飯時,老人家裡的一張小炕桌引起了馬未都的注意,憑多年的收藏經驗,他斷定這是個古物。


於是,他試探地詢問老人是否可轉讓給他,並開出了不菲的價格。老人歡天喜地地答應了。


之後,馬未都回到北京又請專家鑑定,結果發現,自己給老人的價格偏低了,馬未都因此心裡非常不安。


身邊的朋友都勸他:“交易不就是一個願買一個願賣,更何況,你給他的價格也可以了。”


馬未都卻嚴肅地說:“老人不懂行情,我如果不把錢彌補上,這和欺詐他人有什麼區別呢?我會不安心的……”


最後,馬未都派人把一筆錢送到老人手裡。


還有一次,一個小販要賣一件文物,幾個買家都知道小販剛入行不大懂得行情,為人又比較好說話,所以都只是出了一個特別低的價格。


然而,在場的馬未都卻還是很意外地給出了一個高價,給小販讓出了很大一部分利潤。


有人不理解,如果這樣收藏,還能收藏到什麼東西啊?


馬未都解釋說,你要反過來想,小販們肯定都是願意跟“冤大頭”做生意,這樣賺得多。


正是這種不佔人便宜的厚道,讓馬未都在收藏界有口皆碑,小販們手裡有好定西,都願意找馬未都交易,他的收藏事業蒸蒸日上。


在《曾國藩家書》中,曾國藩提出了“九不交”,其中一條就是“好佔便宜者不交”。


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好佔便宜的人,自私自利,缺乏尊嚴,誰都瞧不起,人緣當然不會好。


而厚道的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他們寧可吃虧,也不佔小便宜;寧可付出,也不辜負人心;不會為了金錢,泯滅了自己的良心;不會為了利益,欺騙了他人的信任。


做人,算盤不能打得太響,看似佔了小便宜,卻丟掉了大格局。


厚道的人,看似吃了虧,實則贏得了人心,也為自己積累了福報,人生的路自然會越走越寬。


有一句說得好:“人生在世如長河入海,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而是百川聚來的泓沛。”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任何便宜是白佔的,總有一天你要為此付出代價。


佔便宜是世上最虧本的社交,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